APP下载

勇闯科学险峰的拓荒人

2009-01-20刘云飞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9年1期
关键词:震级物理学预警

刘云飞 徐 铨

地震科学家还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预报地震的理论和方法,这种追求是几千年来人类认识自然、掌握自身命运努力的延续,要想让这种努力在地震灾害中见到曙光,真需要难以计量的时间和投入。而“地震预警假说”的作者吕子东先生则为我们带来了黎明前的曙光。

现有知识框架无法接受

吕子东,1940年出生在浙江象山港畔的一个小山村。1959年到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后曾师从喻德渊先生等导师,学习地质力学和天体物理学,期间跟随唐敖庆先生攻读分子轨道理论。到了毕业,此时行囊中已有“中微子的快子假说”,“地球史的自然序”及“物理学的时空观等多篇提纲和初稿。其后几年他把初稿中的难题切实梳理了多次。为了有充足的理论计算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改行搞地方科普工作。如今作为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专门从事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其后出版多本专著,特别是2007年9月公开发表的《地震预警假说》,它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依据,世界上还无人提出过。

吕子东先生的《地震预警假说》建立了两个可以重复检验的物理学空间模型。为解决地震的能量从哪里来,地壳板块之间为什么有相对运动,地球磁场为什么向西漂移。地球的内核为什么有加速运动,吕子东先生建立了地球内部的动力学空间模型,在理论上得到了5项可供地表实验室检验的物理学数据,也得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种(也仅有两种)可测量的第一推动力和它的波长值。发生在地下的从数千米到数百千米的地震活动,就是这2种可测量的第一推动力造成的;为解决“准时、准地、准级别”的地震预报,吕子东先生建立了一个可供地表实验室(包括近地应用卫星)测量第一推动力的运动学空间模型,也就是在孕震期可以用现有仪器和设备在地表测量第一推动力变化过程的4组数据,它包括:在孕震期出现的地球磁北极的纬度漂移,漂移量值与震级正相关;中子干涉仪在孕震期的计数率与本底的差值同震级正相关;宽带状地磁变率的走向与震中对应的纬度正相关,其垂直分量与震中位置正相关,量值大小与震级正相关:与地面引力波波长值相一致的,经岩石圈分子运动耦合后产生的甚低频超低频无线电波和极低频声波,与震中的地理位置正相关,强度最大值与发震时间正相关,也与震级正相关。

吕子东先生构筑的地球内部空间的动力学模型,却是“现有知识框架”无法接受的,是和当今已公认的科学理论(包括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大统一的标准理论,地学理论,天体物理学理论,几何学空间理论,及宇宙论等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相冲突的,甚至在“现有知识框架”内连“质疑标准”都找不到。

整个系统工程只能由实验来检验

据吕子东介绍,“地震预警”的实验检验共有9大块组成。这些搞基础科学研究的实验,是需要国家立项花大钱的实验。早在2005年(在第二次相对论研讨会上),就有与会记者向他提出过:“如果没有实验的检验,如果国内没有这一类设备,如果国外对此不感兴趣,这样的理论可靠吗?”吕子东回答很干脆:“20世纪的两大科学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就是靠‘借来的实验才诞生的,‘地震预警假说的实验只不过多‘借了9大块。”“如果国内没有这一类设备,国外有兴趣吗?”吕子东的回答同样很干脆:“他们会非常乐意”。例如9大块中有一组地面引力波波长值和地核表面的反引力波波长值,前者可用美国的LIGO引力探测仪(投资2.92亿美元)和日本的“卡姆兰德实验”装置(投资0.26亿美元)。后者可用《c·O·w实验》的“中子干涉仪”,他们曾经得到过这一类数据,并且他们很清楚这些设备是地球村居民的纳税款,何况这些数据背后潜藏着甚大的功利;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存在着边界条件的实验谁不想做?测量“大统一理论”的4个物理学数据谁不想做?何况其中的一个数据还和“可控核聚变”相联结;“庞加莱空间物理学模型”的5方面测量数据谁不想去重复检验?毕竟“庞加莱猜想”的最终证明已经向人类展示出了一个清晰的新世界,只要“地震预警假说”经过严密的认证,实验的重复检验是明摆着无需担心的事。

吕子东的理论能否经得起全部实验的验证,尚有时日。这项工作的启示在于,从认识的根源处探索“现有知识框架”的局限性,力图从整体上打开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视野。

猜你喜欢

震级物理学预警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动物身上的物理学(下)
金融系统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其统计物理性质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和多特征参数的预警震级估算
新震级标度ML和MS(BB)在西藏测震台网的试用
IASPEI宽频带面波震级与传统面波震级的对比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