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2009-01-20曾令兰
曾令兰
所谓“双差生”,即思想品德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这类学生稍不重视,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和不幸。因此,做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抓好“双差生”的教育转让工作呢?文章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尊重与理解相结合
尊重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尊重的自然延伸,只有尊重,才能理解。“双差生”与其他同龄学生一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要求尊重是对自我的积极肯定,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但由于他们思想和学习上的表现差,往往得不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尊重。因此产生要求尊重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这种矛盾使他们内心产生一种很深的痛苦,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破罐子破摔。因此,应特别尊重他们、信任他们。
(一)尊重学生人格和独立自主性
初中生开始步入青春期,在心理上感觉自己已经长大,因而,他们要求像成人那样独立自主,不愿意大人对他们进行过多地干预。这是他们心理和生理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我们应多找机会与他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和改进的,只要努力了,也可以成为优秀学生。
(二)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通往知识的桥梁,是成才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双差生”的兴趣和爱好极为广泛,对他们的兴趣爱好要尊重,不要随意横加干涉和指责,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学习和玩的关系,同时积极组织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下健康成长。
二、说服教育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说服教育与严格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耐心仔细的说服教育和严格要求可转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使他们奋发向上,在转化“双差生”的过程中,由于“双差生”逆反心理、对抗心理和无理想心理特别强,如果采取硬碰硬的批评教育方式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走向极端。因此,在“双差生”的转化过程中,首先,坚持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如果他们犯了错误,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与他们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以及这个错误将会造成的后果,使他们从道理上懂得所犯错误的厉害关系,从思想上认识其危害性,从而下决心改正错误。其次,宽容和理解他们的言行,心平气和,有的放矢地批评教育。再次,在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并有悔改之意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他们会心悦诚服,从而下决心改正错误和缺点。最后,鼓励和提出希望,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兴趣。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双差生之所以“后进”是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学习环境密切相关的。为此,对“双差生”进行转化工作要特别鼓励和注意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有了学习上的兴趣就会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把学习当作生活的大事,一旦学习上去了,其他所谓的“差”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培养“典型”
“双差生”中往往有威信较高的学生,在这种学生身上要多下功夫,当其有所转机时,要有意识地当众表扬,逐渐改变他在同学中的形象,然后发挥他的特长和优势,让他看到自己的优点。这时,可以让他在班上担任一个小干部或做一份具体工作,并且协助和鼓励他做好,以增强自信心。
四、抓好“闪光点”
学生言行出现某种积极向上的迹象,就意味着“闪光点”的出现,抓住这个“闪光点”,就抓住了转化差生的机会。有些双差生,在校挨老师批评、在家受父母的谩骂,有时没有做错事也会被人误解,有了进步也得不到承认,这就加重了他们自暴自弃的思想包袱。因此,在教学中只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认识到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
“双差生”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和家长耐心。出现反复时,首先要分析原因,指出问题和不足,不能认为后进生一犯错误就不可救药,从而放弃对他们的教育,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其次是严肃批评教育,并讲明道理和后果。
坚持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是转化差生的最佳途径。当然,其工作具有艰巨性、长期性,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转化一个“双差生”,不亚于培养一个优秀学生,由此社会将会为减少一个渣滓而承认教师的辛勤工作,家庭也将为免除因孩子犯错误而带来的痛苦而感谢教师,这不也是教师职业的伟大而崇高的表现吗?
总之,抓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大家在教学实际中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洪湖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