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字字体演化之辨析
2009-01-20刘国欣
刘国欣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曾中断,与一脉相承的汉字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笔者循着“汉字七体”,即“甲金篆隶草楷行”发展变化的足迹,对汉字字体的演化进行了辨析。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是殷商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墟甲骨文是至今发现古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因其多为图画文字演变而成,象形程度较高,且一字多体、大小参差、笔画不定。奏刀坚狠,使线条短细尖直,由具象向抽象转变,体现了沉静细腻、直率爽利、朴拙疏淡之美。1898年,甲骨文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被发现,加上其他地方的零星采集,单字有5000个左右,可辨释不足2000字,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看出应用文字的雏形。
二、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应用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先秦称铜为金,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当时的冶炼技术十分发达,商周青铜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由于金文先刻后铸,线条丰满厚实流畅,结构严整疏朗。钟鼎铭文字数不等,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象形程度高、装饰味浓,显示古老的文字面貌。西周著名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三、篆书
篆书分大篆、小篆。大篆世称“籀文”,是西周后期产生并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钟鼎文、周宣王时的石鼓文和六国的文字即是大篆。战国时期的竹简、秦木牍和秦简,留下先祖的众多墨迹。大篆继承金文发展而来,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使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凝练生动,结体方正匀整、古朴典雅、舒展大方,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也叫秦篆、玉筋篆。秦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由宰相李斯在史籀(西周史官)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取消其他六国异体字,偏旁作了改换归并,添加曲折,笔势匀圆齐整,形体偏长规正,是古体变今体的重要里程碑。小篆流行到西汉末年,因其字体优美,官方印章一直采用。今存泰山刻石即为小篆代表作。
四、隶书
篆书作为秦代官方文字书写速度慢,由此,秦始皇采用程邈整理出的隶书加以推行。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是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由无角变成有角,形体向两边撑开成扁方形,称为“隶变”,以趋约易。易读性和书写速度大为提高,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有秦隶和汉隶之分,秦隶之后出现了“蚕头燕尾”的波折之笔。通常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至此已经是姿致成熟,因字方正厚实、静中有动,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战国后随着毛笔驾驭能力的提高和笔法的积淀,从古隶中提取成系统的笔法程式,隶草楷行相继问世。
五、草书
草书由篆书、古隶、八分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章草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今草在章草的基础上演变并趋于简捷。与汉隶对应的草书叫章草,与楷书对应的草书叫个草。而后,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和极具表现力的狂草在唐朝达到顶峰,“颠张狂素”是其代表。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风驰电掣、流动畅达之美,极具韵律感和艺术感染力。
六、楷书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始于东汉,沿用至今。初期“楷书”,含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有稳重宁静之感。横画长、直画短,结体略宽,工整秀丽,在传世的魏晋碑帖中,锺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乐毅论》可为代表。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备尽法度可作楷模,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喜爱。因个人书写方式、涵养、性格差异而有不同风格,楷书在唐朝达到鼎盛。
七、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史书盛传为汉代刘德升所创。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加入草书的特点,保存楷书的成分多,就叫楷行;比较接近草书的,则叫草行。它笔断意连,书写流畅,易识好写,实用性强,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传至今日仍是日常使用的字体。
另外,还有横细竖粗、规范稳定、醒目易读的“宋体字”。它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根据雕版的木头纹理和印刷特性由楷书变化而来,行用千余年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