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不唯学术,锐意争鸣
2009-01-20谢奕秋
谢奕秋
颁奖辞
如该网站自我介绍中所说,它是“为中国政府官员和海内外学者提供一个信息库、一间阅览室、一个交流站”。与天益学术网等诸多冠以学术名号的社科类网站相比,选举网可谓“不唯学术,锐意争鸣”,其读者之间互动性强,往往主文一本正经的官腔或自我标榜,被几篇跟帖调戏得体无完肤。
“中国选举与治理”是一家致力于探索和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中英文网站,由中国人民大学比较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与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选举项目于2002年创建。从其选稿情况看,兼具即时新闻评述和对中外选举、治理制度的理论探讨,而该网站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几乎每篇被推荐的主文之后都有大量注册用户的跟帖,且观点新颖尖锐,立场出奇地一致,不会出现天涯网一类大型综合论坛上口水、板砖漫天飞的场景,也不劳网友挥刀自宫、削足适履以将回帖发出。
在中国特殊的网络环境下,“中国选举与治理”能保留这样的言论空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它的美方背景。说起来,卡特中心1982年在亚特兰大创立,主攻“解决国际冲突,推动民主和人权,帮助消灭贫困、饥饿和疾病”等课题。近些年来,卡特中心与中国民政部合作实施了特种教育、村民选举等项目,效果不错,卡特本人曾宣称“中国农村选举完全自由”。具体到涉及敏感题材的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因为卡特1978年的建交决定使中共—定程度上有了领导改革开放的和平环境、技术转让和资金来源,所以有关部门对这样一位“亲华”前总统在中国的NGO项目总要给点面子,何况,该网站创立者刘亚伟也不是等闲之辈,学贯中西,知所进退。
选举与治理网没有商业压力,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在“征地拆迁”这个三级目录下面,关于唐福珍的时评就达20条之多;在网站内页推荐阅读的文章中,既有冷门的顾准、林昭等“知识分子最爱”,也有杨尚昆、李瑞环、罗瑞卿等当代前政要的轶事,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新闻媒体的空白。值得玩味的还有它评述国际热点的角度,例如吴稼祥的文章《哪种暴力害了菲律宾?》,转到选举网上时标题变成了《<环球时报>对民主的恐惧》。
选举网自称是“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有个栏目是“学术与争鸣”,在它的二级目录“学术论文”库中,洛克、齐泽克、孙中山等历史人物是常被提到的字眼,“学人文集”则搜罗约200位名家的作品,但这些文库的阅读率显然赶不上另两个二级目录“百家争鸣”和“观察与思考”里面的人气。同样,在平行的几大栏目中,包括“人大聚焦”、“党的建设”、“制度创新”、“法律法规”等都存在比较多的官样文章,反倒是“国外选举与治理”和“图书资料”因对接了国外信息资源而显得生机勃勃。
与天益学术网等诸多冠以学术名号的社科类网站相比,选举网可谓“不唯学术,锐意争鸣”,其读者之间互动性强,往往主文一本正经的官腔或自我标榜,被几篇跟帖调戏得体无完肤。学术要靠时评帮衬人气,这或许是网络阅读时代的傳播规律,但作为选举网的拳头产品,“中国选举”和“中国治理”这两个栏目做得非常专业细致,能够让你在烦腻时评的脑残体之后,恢复对于真问题研究的尊敬。
倘若你是一个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人,徜徉在这个具有不羁浪漫气息的小站,你会有一种周身解脱、相见恨晚的感觉,正如该网站自我介绍中说,它是“为中国政府官员和海内外学者提供一个信息库、一间阅览室、一个交流站”,“欢迎各位关心中国政治改革的仁人志士上网‘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