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任务驱动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09-01-19徐华
徐华
“任务驱动法”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学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任务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从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来,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专业技能课教学中的作用。它比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法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任务的设计、要求更加细化、更加明确,既便于教师把握,也便于学生把握,从而使专业课的教和学在效率上有很大提高。
1 准确提出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前提是要提出任务,任务提出的是否可行,是否具体,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提出的任务必须是具体的、可行的、容易操作的和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做到有效地备课,必须仔细地研究教材、学生,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每节课的具体任务,指出任务完成的具体程度、完成的时间要求等。另外,若课程的内容是一项十分庞大的任务,还可以把它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然后逐个完成,最后完成总任务。
如在“电力拖动”中进行“按钮和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测”的实训时,这是一个比较繁琐的电路,安装与检测要需8小时的时间。如果将这样一个大任务,不加细化地布置给学生的话,很多学生可能面对如此复杂的电路会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先做什么,多长时间做到什么程度,这样课堂的教和学肯定效率低下,最后教学的效果可能很差。笔者把这一庞大的任务分解细化成一个个小的任务,来使学生完成。具体分解为:1)完成电源电路的安装与检测及时间要求;2)完成主电路的安装与检测及具体的时间要求;3)完成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测及具体的时间要求;4)完成按钮的接线及具体的时间要求;5)完成对整个电路的检测及具体的时间与要求;6)完成人为设置的故障及时间要求;7)完成通电试车实验及时间要求。这样就把一项大任务分成7个小任务,每项任务都有具体的质量要求和时间要求,学生在什么时间完成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心中非常清楚,杜绝无目的性和效率的低下。采用这种教学法,90%的学生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教得有趣,学生学得有劲。
2 任务教学法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在学生完成各项任务的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做”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学生快速、准确完成任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措施。如何才能完成有效的指导呢?
2.1 适时即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指导,要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教师的介入不能过早,否则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也不能介入过晚,否则会使学生陷入困境或危险之中。如“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Δ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当学生对已经安装好的Y-Δ转换部分进行检测时,通过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太清楚如何检测,这时笔者并没有把检测的方法立即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几分钟后,笔者详细讲解检测的方法,特别强调检测的思路,并作演示。这样通过思考、观察、练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该部分的检测方法。同时也体现了适时指导的重要。
2.2 适当在学生实训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不管不问也不能包办代替。
2.3 指导要因人而异对学习好的学生应多从方法上进行指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应在如何做的方面多进行指导。
2.4 指导要具有针对性如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中,完成按钮部分接线的任务时,适时和适度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拿着按钮盒,对着复杂繁琐的电路一筹莫展,笔者知道该做指导了,但是立即就进行指导,就会使学生失去独立自主思考的机会。于是笔者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一段时间,看怎样接线,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指导。此时可与学生一起分析电路,并在黑板上画出按钮的接线图,重点讲清按钮接线图是如何画出的,这样学生在理解掌握按钮接线图的画法后再进行实际按钮的接线就容易多了。
在进行“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Δ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时,Y-Δ转换部分是一个难点,当时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困难而不会接。笔者根据电路图和学生一起分析接线的特点,如哪条线该怎样接,并作适当的演示,使学生迅速掌握这部分的接线方法,使实训得以顺利进行,完成规定时间内的任务。这样做既没有限制学生的思考,也没有让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耽误太多的时间,使课程的任务非常顺利地继续进行下去。
3 如何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测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的不同,同一任务完成的时间不同或者完成的时间太长,一节课下来留下的时间不是很多,这样就给总结性的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的感觉是很多情况下时间不够用。为此笔者采用检测与指导同步进行的方法,即在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同时渗透对学生完成进度、完成质量的检测,这样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 “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存在 的几个问题与思考
由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同样的任务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而有的学生费了很多的精力也难完成,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在确定任务的时候也应该因人而异,既要顾及整体也要顾及差异。要注意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班级人数多,教师有时很难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为此应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和学习小组长的作用。教师在课前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以4~5人为宜,分组原则是好、中、差相结合,每组指定成绩好的学生为组长,教师课前可特别指导一下各位组长,使各小组长首先掌握该部分的内容。这样在实训时,小组长当好老师的助手,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帮助本组同学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则巡回指导,以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和一些共性的问题。
45分钟的课堂时间太短,留给教师作总结性检测的时间太少,有时甚至没有,因此在任务驱动法教学法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检测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