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短波
2009-01-19
全国森林防火规划正式颁布实施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计资司获悉,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了《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森林防火规划。编制并实施好《规划》,将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森林防火综合能力,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规划》提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护森林资源,以防为主、防救并举、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科学分类、加强火源管理,以科技为先导、宣传教育优先,资源共享、政府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地方政府责任制、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加强与其他林业建设工程相结合等8项原则。
《规划》在设计上分建设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大幅提高森林防火装备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扑救能力,实现火灾防控现代化、管理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化,使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1%以下的总目标。
《规划》在布局上按照森林资源分布、气候、地理等因子,将全国区划为东北、西南、西北、东南、中部和华北6个森林防火建设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划定20个重点治理片,同时对重点治理片区以外有森林火险等级的区域还划分了一般治理区。
《规划》要求必须全面加强森林防火的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程、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林火阻隔系统、通信与信息指挥系统、森林航空消防系统、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及装备、物资储备库、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和火案勘查系统、科技支撑系统、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还明确要求要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齐抓共管、认真执行部门分工负责制,健全机构、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管理水平,强化机制、积极拓展建设资金渠道,加强科研、提高森林防火科技水平,严格管理、认真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分级实施、加强监督和评估,积极探索、创新森林防火机制,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等9项保障措施。
(文/邢章萍)
首批“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揭晓
值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成立一周年之际,10月19日,“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授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等2家单位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命名为全国首批“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北宅村、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等26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
“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创建活动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组织,每年开展一次。首批命名的“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和“全国生态文化村”,是在31个省市自治区80家申报单位中,通过省级生态文化主管部门审核,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的。
记者获悉,“全国生态文化村”的遴选标准:一是生态环境良好。村屯林木覆盖率相对比较高,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二是生态文化繁荣。在民居建筑、庭院设施、文物古迹、生态景观、历史典故等方面独具特色。三是生态产业兴旺。积极发展立体种植、养殖业,发展乡村旅游、观光休闲、花卉苗木等生态产业。四是人与自然和谐。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连续10年内未发生森林火灾和林权纠纷。五是示范作用突出。村民对生态文化村创建活动知晓率达90%以上,支持率达80%以上。
开展“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和“全国生态文化村”创建活动,有利于深入发掘我国民间生态文化资源,保护和弘扬我国农村独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生态文化传统,加快和完善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有利于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文/邢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