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华尔街”兴衰
2009-01-19李烨
李 烨
金融风暴让华尔街的财富光环黯然失色——现代的未必就是先进的。这让我们想起了一个世纪以前坐落在山西平遥和太谷寻常巷陌间的中国“华尔街”。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处于风暴眼的就是纽约那条不足500 米的华尔街。有人说,华尔街正随着这场风暴的蔓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潮起潮落,兴衰离合,总是世间常态,这幕风云大剧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一百多年前,在地球另一端,中国山西省境内,那条掌控当时全中国金融业命脉的“清代华尔街”。
那时,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比较大的金融机构,其总部大抵都设在平遥和太谷的寻常巷陌间。正是在这些并不起眼的房屋瓦舍里,山西商人创造了百年的传奇基业。
榆次常家——对俄贸易第一世家
在徐珂的《清稗类钞》中,称山西榆次常家“有资产百数十万两”。
从乾隆年间始,常氏以大德玉商号的名义在恰克图经营对俄贸易。随着业务的发展和资本积累的增加,后增设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独慎玉四商号,形成了常氏的“玉”字连号。此外,独慎玉商号还在莫斯科设立了分店。
正如《山西外贸志》所说:“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的众多山西商号中,经营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常家。常氏一门,从乾隆时从事此项贸易开始,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沿袭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本省的外贸世家。”
大盛魁——巨型“跨国公司”
大盛魁的创始人本是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的随军小贩,但发展到后来,却成为专营对蒙、对俄贸易的“跨国公司”,商号极盛时有员工数千人,其资产据说可用50 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乌兰巴托到北京的道路。
大盛魁还拥有现今董事会运作模式的雏形,其财东大会实质上就是最早形式的股东大会,堪称亚洲股份制企业的鼻祖。它由掌柜来负责管理,财东不参与经营,因此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上,比当下众多大型企业做得更为彻底。这与我们现在所称道的职业经理人制极为相似。它的内部最早上演了经理人同股东间的权力斗争,也最早采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管理层持股,对各掌柜采取分红激励措施。
日升昌——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
票号是清代出现的一种金融机构,而开办最早的票号是日升昌票号,其财东是山西平遥县达蒲村李氏。票号产生以前,商人外出采购和贸易全要靠现银支付,在外地赚了钱捎寄老家也得靠专门的镖局把现银运送回去,不仅开支很大,费时误事,而且经常发生差错。这就迫使外出经商的山西商人不得不寻求新的办法。这时,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应运而生了。
日升昌票号在专营汇兑、存放款业务中获得了巨大利润。据说从道光到同治50 余年的时间内,财东李氏从日升昌票号的分红竟超过200 万两白银。受日升昌票号成功的鼓舞,山西商人纷纷设立或改营票号,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商业贸易的发展。在此后将近一个世纪里,山西票号基本垄断了当时清朝的汇兑业务。1893 年至1910 年间,山西票号达到了鼎盛时期,许多票号每股红利都能分到近2 万两白银,其分支机构也遍及国内外,营业领域非常广泛,并由此获得了“汇通天下”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山西票号虽然带有家族色彩,但其经营方式和管理已相当现代化,其中有些金融理念,百年后才在西方的华尔街出现。
日升昌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票号业,被今人称为“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票号的繁荣,把晋商的辉煌推向了一个顶峰。
合盛元——海外设庄第一家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掠夺中国的同时,大量外国金融资本也纷纷渗透进来,先后在中国设立了东方汇理银行、道胜银行、德华银行、汇丰银行等机构。它们在华经营各种银行业务,甚至发行纸币,企图操纵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这种局面引起了中国民族商人的义愤和反思,山西商人便是最早的行动者。
1907 年6 月10 日,在日本神户荣町三丁目,一家银行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令许多人颇感吃惊的是,这家名为“合盛元”的银行,竟来自中国的山西。日本官方的材料显示,合盛元银行的老板就是山西祁县的合盛元票号,总经理名叫贺洪如,该银行专门从事国际汇兑和借贷业务。一时间,合盛元业务蒸蒸日上。它大量承揽日本与上海、天津的国际汇兑,为中国商人在日本购买火柴、海菜、杂货等提供服务,年汇兑业务在2000 万两白银以上,利润非常可观。
以合盛元在海外设立银行为肇始,山西票号在海外的分支数量也逐渐增多,从而开创了中国金融机构走向世界的新纪元。永泰裕票号和宝丰隆票号都曾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设过分号。此外,很多票号在俄罗斯、日本、朝鲜都有分号,有些票号早在19 世纪就开始炒卖外汇,有的总经理还亲自到莫斯科去交易。有资料表明,仅在俄罗斯、朝鲜、日本三国,就有山西票号十余家;而在新加坡、英国伦敦,以及美国纽约、旧金山等地,也都曾出现过山西票号的身影,真可谓“生意兴隆通四海”了。
尽管山西票号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遗憾的是,由于清末以来政治和经济的动荡,加上现代银行的出现和竞争,山西票号逐渐走向衰落,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显赫百年的山西票号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