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与对策
2009-01-18王晓燕
王晓燕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已步人信息化社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图书馆职能的不断扩大和加强,无疑对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对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中存在的问作出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人力资源管理
一、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现状
1.馆员英语水平低
图书馆有很多重要资料都是英文版的,如果馆员普遍英语水平较低,就无法熟练查阅国外文献,对于大量的信息,无法汇集、加工、整合。显然,这块“短板”的存在,制约了读者服务的深层次化和个性化。另外随着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外来留学生和外国教师不断增加,外来读者的到来势必为图书馆馆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诸如与他们进行交流、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不懂得英语口语恐怕无法胜任此项工作。
2.馆员缺乏搜集图书情报知识的综合技能
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馆员,因为某种原因过渡到图书馆工作,原来从事的工作与图书馆工作毫不相关,对图书情报知识的缺乏,必然导致他们很难应对图书馆的一些业务。随着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领域发生了变化,要求馆员在大量的信息中发现知识,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评估、价值判断。综合技能也要求馆员具有较强的管理知识、人际交流技能和与用户积极交流的能力,这对高校图书馆馆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顾客处理能力差
据很多同学反映,在图书馆借书总是要排队等很久,给大家带来很多麻烦。图书馆的顾客——同学们借书的时间多集中在午饭前和晚饭前两个时间,而图书馆可以办理借书业务的电脑只有两台,面对突然一涌而来的顾客流,图书馆顾客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虽然高效图书馆是非盈利机构,但是提高其服务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可谓是一个大学学术水平的的象征,高素质的“顾客”对图书馆必然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能满足老师与同学们需要,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同学们的求知热情。
二、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优劣互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通过人才的合理流动,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也是经济而有效的重要方法。不同的岗位对馆员知识技能要求程度也不相同。如果馆员本身知识缺陷不影响其工作职能,即在工作分工中做到了扬长避短,就不再称其为“短板”。根据馆员知识结构之间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优点,提高图书馆群体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因此图书馆领导如果能根据馆员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结合全馆群体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有序性和系统性进行选才,那么不仅能节省大量不必要的培训资金,而且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大家的信心,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人员绩效考核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作为知识宝库的图书馆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做好图书馆员的管理。虽然图书馆不是赢利机构,不需要竞争,但是馆员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那么势必会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影响员工整体的积极度,同时造成图书馆服务水平下降。因此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度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如果激励惩罚措施对个人的影响过小,对图书馆服务工作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力度过大将会对图书馆现有的工作管理带来影响。所以图书馆员工的绩效考核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
馆员的绩效考核应该分为外部考核与内部考核两种。外部考核主要是针对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分为清洁卫生,图书借还,电子资源,开放时间,管理制度五部分,实行总分十分制,每部分各占两份,由同学通过网上系统来打分,就像教师评教系统一样;内部考核是针对员工个人的,由同事来打分,最后对于绩效分数高的员工,将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绩效分数低的员工无惩罚,但如果多次在绩效考核中表现较差,则会被辞退。
3.要有团队的意识
一个团队的实力和竞争力往往不是取决于个人能力较强的几个人,而是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也就是说,图书馆的每一个职工都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都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个人的命运是与所在的团队发展密切联系的,所以要竭力创造“长短互补”的环境,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往往由于某些原因,难免会造成一些相互不和谐、不合作的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团队意识,相互包容,尽量减少工作中的摩擦。
4.弹性工作制,提高顾客处理能力
图书管的工作人员并不少,但是由于馆员吃饭时间与同学借书时间有很大冲突,所以应该实行弹性工作制,馆员可以自由选择休息时间,但中午至少保证有三名馆员在前台服务,在员工自愿的情况下不足三人,则安排员工轮流值班。同时应该增加相应的基础设施,如可以借还书的电脑等,以确保顾客处理能力确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亚军,木桶理论的启示———说说图书馆团队与个人,贵图学刊,2007
[2]胡可东,谈图书馆的弹性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3]丁枝秀,再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