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词与唐诗
2009-01-18孙宗英钱建状
孙宗英 钱建状
在宋词与唐诗的关系史上,山谷词至今仍是不被人重视的一环。它不如周邦彦的“多用唐人诗栝入律,混然天成”(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也比不上辛弃疾的“运用唐人诗句,如淮阴将兵,不以数限”(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加上它内容驳杂,“妙脱蹊径,迥出慧心”的佳篇雅制之中,又夹杂有“亵诨不可名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山谷词》)的俚词淫句。在这种印象之下,似乎很难将山谷与唐诗联系起来。但细读《山谷词》(马兴荣、祝振玉校注本),不难发现,在现存180余首词作中,借鉴唐诗有92首128处之多,占词作的一半。借鉴方法多样,取材唐诗范围亦跨初、盛、中、晚四期,所借鉴诗人达39人之多。也就是说,山谷词对唐诗的受容,是一个客观存在。漠视或忽视这一现象,无疑不利于从更深层次把握山谷的独特之处,也不利于从整体上理解唐诗与宋词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 字面之借鉴
山谷词借鉴唐诗之方法大略可分为四个方面:字面借鉴、句意借鉴、诗篇借鉴、援引故实。每个方面下又分若干小类,概括说来,有截取、增损、袭用、化用、集句等。具体分析如下:
字面借鉴,是指宋词在词汇方面对唐诗的引用。具体又分为截取唐诗字面、熔铸唐诗字面两种。此为较浅层次的借鉴,在宋人词作中普遍出现。黄庭坚熟读经史子集,学问渊博,其诗文创作中留下大量的字面借鉴的痕迹是很自然的事,其词体创作亦不例外。截取字面有自一诗句中截取两字面、自两诗句中截取两字面和自一诗句中截取一字面三种,其中以第三种数量最多,共19处,前两种各有5处。此举数例典型之处证之:1. 《定风波》(准拟阶前摘荔枝):“碧甃朱阑情不浅。”按:白居易七律《答微之见寄》:“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山谷词“碧甃”、“朱阑”两词显是截取自乐天一诗句而成,并稍加改动。2. 《昼夜乐》(夜深记得临歧语):“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县君相与。”按:“腰金拖紫”谓位居高官。白居易七绝《哭从弟》:“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山谷词中“腰金”、“拖紫”两词系截取白诗后句而来。3. 《水龙吟》(早秋明月新圆):“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随天仗。”按:杜甫五律《重过何氏五首》:“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山谷词中“绿沉”、“金锁”二词,系截取杜甫两诗句而来。4.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我为灵芝仙草,不为绛唇丹脸。”按:刘希夷五古《相和歌辞•采桑》:“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山谷词中“绛唇”、“丹脸”两词系截取刘希夷两诗句而来,并更“红脸”为“丹脸”。5. 《惜余欢》(四时美景):“歌阑旋烧绛蜡。”按:白居易五古《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柳眼黄丝颣,花房绛蜡珠。”此处“绛蜡”即红烛。山谷词中“绛蜡”一词系截取自此。6. 《蓦山溪》(山明水秀):“泻珠玑、琅琅皎皎。”按:杜牧五古《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此篇以自见志》:“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又方干七律《赠孙百篇》:“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玑续向笔头生。”“珠玑”,比喻诗文之美。山谷词中“珠玑”一词系截取自此两处而来。
再来看熔铸唐诗字面。熔铸字面意为从唐诗中撷取一新词汇或把唐诗诗句浓缩成一新词汇。此种方法使用不多,山谷词中仅3处:1. 《惜余欢》(四时美景):“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此句中“香鸭”一词由孙鲂《夜坐》残句:“划多灰杂苍虬迹,坐久烟消宝鸭香。”中化出。2. 《定风波》(陶陶兀兀,人生梦里槐安国):“醉看檐雨森银竹。”此句中“森银竹”一词,喻檐雨之形状。李白五古《宿湖》:“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山谷即由此句熔铸而成。3. 《好女儿》(春去几时还):“梨雪乱西园”。白居易五古《落花》:“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梨雪”一词即由此熔铸而来。
二、 句意之借鉴
句意之借鉴,是指宋词对唐诗句意的袭用和模仿。这种借鉴方法不再限于个别的词汇,而是扩展到整个诗句,比字面借鉴更深入一层。从这个层次上的借鉴更可看出唐诗对宋词的影响所在。在山谷词中,句意之借鉴又有增损字句、化用句意、袭用成句、合集成句四种情况。
(一) 增损字句。增损字句是指取材唐诗整句,不易其文意、语序,仅增减或更动一、 二字者,其中有增字、减字和改易三种情况。如《醉落魄》(陶陶兀兀,人生无累何由得):“日高春睡平生足。”山谷词此句系袭用李廓五律《长安少年行》中“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诗句,加“平生”二字而成。减字的情况虽然很少,和增字一样都只有1处,但运用得很典型,也很成功。《西江月》(断送一生唯有):“断送一生唯有,破除万事无过。”这两句分别出自韩愈《遣兴》诗“断送一生唯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和《赠郑兵曹》诗“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万事无过酒”,而各减一字“酒”。陈师道认为,黄庭坚与韩愈原诗相比,“才去一字,遂为切对,而语益峻”(《后山居士诗话》),对这种减字借鉴的方式表示了肯定。袁文《瓮牖闲评》卷五也有相同的看法:“黄太史《西江月》词云:‘断送一生唯有,破除万事无过,此皆韩退之诗也。太史集之,乃天生一联。陈无己以为切对,而语益峻,盖其服膺如此。”
和增减字句相比,改易字句的情况稍微多些,共5处,此仅举典型两例说明之:1.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只恐花深里,红雾湿人衣。”按:王维五古《阙题二首》其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谷词后句显系袭用王诗句,易“空翠”为“红雾”。2. 《玉楼春》(黄金捍拨春风手):“梅花破萼便春回,似有黄鹂鸣翠柳。”按:杜甫七绝《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山谷词后句显系袭用杜诗,易“两个”为“似有”。
(二) 化用句意。化用句意是指取材唐诗片段,不易其句意,而另造新句,或引申句意,反用句意,而另造新句者。其中引申句意和反用句意的情况比较少,各2处,袭其句意而另造新句的情况最多,共47处,亦是山谷词借鉴唐诗所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此举数例以证之:1. 《念奴娇》(断虹霁雨):“山染修眉新绿。”按:王建七绝《江陵使至汝州》:“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又韩愈七古《南山诗》:“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章碣七律《雨》:“霁来还有风流事,重染南山一遍青。”山谷词句显系自此类诗句中化出。2. 《惜余欢》(四时美景):“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按:温庭筠七古《鸡鸣埭曲》:“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又刘禹锡七绝《阙下口号呈柳仪曹》:“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山谷词句显系化用温、刘诗句而来,比喻时间流逝。3. 《念奴娇》(断虹霁雨):“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按:韩愈七古《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山谷词句系袭用韩诗句意而易其语。此种方法所用次数之多远远超出其他方法,归其原因,当与山谷诗歌理论提倡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说有密切关系。“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山谷诗歌意在强调对古人作品的学习和借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化”、“化用”。这种诗歌理论也深深地影响了其词的创作。
(三) 袭用成句。所谓袭用成句,是指袭用唐诗一首之成句,又不全首引用者。此方法在山谷词中共8处:1. 《促拍满路花》(秋风吹渭水):“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用贾岛《江上忆吴处士》原句;2. 《南乡子》(落帽晚风回):“未必秋香一夜衰”用郑谷《十月菊》中原句。3. 《鹧鸪天》(紫菊黄花风露寒):“十年一觉扬州梦”用杜牧《遣怀》中原句;4. 《定风波》(自断此生休问天):“自断此生休问天”用杜甫《曲江三章》其三的原句;5. 《鹧鸪天》(紫菊黄花风露寒):“为报时人洗眼看”用章孝标《及第后寄广陵故人》原句;6. 《鹧鸪天》(塞雁初来秋影寒):“但将酩酊酬佳节”用杜牧《九日齐安登高》原句。7. 《阮郎归》(贫家春到也骚骚):“老夫不出长蓬蒿”用杜甫《秋雨叹》之三原句。8. 《鹧鸪天》(紫菊黄花风露寒):“且看欲尽花经眼”用杜甫《曲江》原句。
(四) 合集成句。“凡袭用唐诗二首以上之成句,不论是否同为一人之作,其在一阕词中若已占相当比例者,即归入此类。”(王伟勇《宋词与唐诗之对应研究》)这种方法即为集句词,所用不多。这是因为山谷生活的时代,集句词受集句诗风气的影响,刚刚兴起不久。还因为集句词的特殊性,所写词句必须来源于前人作品,不能有太大的改易,又要拼凑出一首完整的新词,难度较高。山谷集句词共2首:其一为《菩萨蛮》: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著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半烟”句来自郑谷《柳》:“半烟半雨溪桥畔,映红映桃山路中。”“渔翁”句来自韩偓《醉著》:“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疏懒”句来自杜甫《西郊》:“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春风”句来自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江山”句来自杜甫《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此意”句来自杜甫《可惜》:“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问我”句、“君行”句由于年代久远,唐诗亡佚颇多,暂未详出处。然据本篇其他词句皆为整句引用唐诗,未加任何改动,且题下小序中称“为集句……效荆公作”,考荆公所作集句词,能检索出原诗的词句皆系整句引用,故推知山谷此词系“整引”之方法。
其二为《南乡子》:
黄菊满东篱,与客携壶上翠微。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不用登临恨落晖。满酌不须辞。莫待无花空折枝。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节去蜂愁蝶不知。
“黄菊”句来自司空图七律《五十》:“漉酒有巾无黍釀,负他黄菊满东篱”,减去“负他”两字而集入词中。“与客”句集自杜牧七律《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已是”句来自李商隐七律《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山谷把李诗两句加以“化用”而集入词中。“不用”句集自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一作恨)落晖。”“满酌”句集自于武陵五绝《劝酒》:“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莫待”句集自无名氏《杂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寂寞”句来自白居易五律《偶作》:“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黄词此句,自白诗此两句“化用”而来。“节去”句集自郑谷七绝《十日菊》:“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
自以上诗句索源可知:集句词中,“与客”、“不用”、“满酌”、“莫待”、“节去”五句,系以“整引”方式入词;“黄菊”一句,系以“减字”方式入词;至若“已是”、“寂寞”两句,则系“化用”前人诗句,而予以集入词中。与上首《菩萨蛮》全系“整引”的方式有所不同,也反映了山谷在创作集句词时不拘一格的特色。
三、 诗篇之借鉴
与前两种相比,诗篇借鉴所涉及唐诗的范围更宽泛,涉及整首诗。“凡取材唐诗,而化用或剪裁全首句意;或袭用全首句意,中夹其他词句者,即就唐诗予以‘栝入词,定义为诗篇之借鉴。”(王伟勇《宋词与唐诗之对应研究》)但也是因为借鉴的范围较宽,涉及整首唐诗,故不如前两种灵巧活泼,应用广泛,隐括词在山谷词中所占比例比较小,仅2首。分别为:
其一:《鹧鸪天》: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环绕折残枝。自然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无闲事,即芳期,菊花须插满头归。宜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
按:此词上片系隐括郑谷七绝《十日菊》诗。录如下:“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山谷词变更一二词而已,这属于局部隐括唐诗。
其二:《诉衷情》: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政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净,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按:此词隐括唐德诚禅师《拨棹歌六首》其二:“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另外,山谷在小序中说道:“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也可证此词系借鉴之作。这属于整首隐括唐诗。
四、 援引唐诗人故实
用典为古代文学作品之共同特色,而宋词援引唐人故实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宋词中大量运用唐代诗人故实,亦有作品成一故实者,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白居易《琵琶行》等,借以抒发相类似的情怀。这亦是唐诗影响宋词的一个重要体现。山谷词中援引唐人故实共26处,典故种类涉及13种,分别为:1. 写离别,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典。“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题作《渭城曲》,且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而其末句可反复重叠歌唱,故又称《阳关三叠》,或《阳关曲》。山谷词中,《青玉案》(烟中一线来时路):“第四阳关云不度。”及《青玉案》(行人欲上来时路):“但听阳关第三句。”均用此典。2. 写羁旅飘零,老去情怀,用杜甫典。有如下两处:(1) 《减字木兰花》(巫山县追怀老杜):巫山古县,老杜淹留情始见。拨闷题诗,千古神交世不知。云阳台下,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此词整首为用典,较集中地展示了山谷对杜甫的推崇与敬仰。杜甫有《拨闷》诗:“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销愁定几巡。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已办清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又有《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索居犹寂寞,相遇益愁辛。”《云山》:“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2) 《蝶恋花》(海角芳菲留不住):“致君事业安排取……黑发便逢尧舜主。”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3. 写诗才、酒量用李白典。山谷词中,《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及《玉楼春》(翰林本是神仙谪):“翰林本是神仙谪,落帽风流倾坐席。”均用此典。4. 借咏柳写男女情爱之回忆及期待,用韩翃典。如《玉楼春》(风开冰面鱼纹皱):“忆得章台人姓柳。”5. 写男女情约及憧憬,用裴《传奇》中裴航故实。如《满庭芳》(风力驱寒):“丹山路稳,长伴彩鸾归。”6. 有关白居易典,具体说来有下列三种:(1) 赋琵琶,或写迁谪、身世之感,用白居易贬谪江州作琵琶行之典。如《品令》(败叶霜天晓):“记取江州司马,座中最老”和《忆帝京》(薄妆小靥闲情素):“慢撚复轻拢,切切如私语”以及《桃源忆故人》(碧天露洗春容净):“花上密烟飘尽,花底莺声嫩”,均用此典。(2) 用《长恨歌》典。如《调笑令》并诗:“海上神仙字太真,昭阳殿里称心人。犹思一曲霓裳舞,散作中原胡马尘。方士归来说风度,梨花一枝春带雨。分钗半钿愁杀人,上皇倚阑独无语。 无语,恨如许。方士归时肠断处,梨花一枝春带雨,半钿分钗亲付。天长地久相思苦,渺渺鲸波无路。”(3) 用白居易日常生活典。孟棨《本事诗》“事感第二”:“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山谷词中,《采桑子》(虚堂密候参同火):“不要樊姬与小蛮”用此典。又《醉落魄》(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家里乐天,村里谢安石。”为泛用白居易典。7. 叙写少女美貌,用杜牧典。如《蓦山溪》(鸳鸯翡翠):“俜俜袅袅,恰近十三余……寻芳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晚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8. 用“画图凌烟阁”典。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画开国功臣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尉迟敬德等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用此典多是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或是对友人前途的期许,如:《水龙吟》(早秋明月新圆):“封侯万里,写凌烟像。”《满庭芳》(北苑春风):“功合上凌烟。”9. 用“樱桃宴”典。樱桃宴,指科举时代庆贺进士及第而举行的樱桃宴,始于唐僖宗时。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载:“新进士尤重樱桃宴。乾符四年,永宁刘公第二子覃及第……于是独置是宴,大会公卿。”山谷词中,《下水船》(总领神仙侣):“几曲笙歌,樱桃艳里欢聚”及《贺圣朝》(脱霜披茜初登第):“樱桃荣宴玉墀游”为用此典。10. 用“汉上襟”典。唐段成式、温庭筠、余知古有《汉上题襟集》十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为三人唱和诗集。此借用为题诗。如《喝火令》(见晚情如旧):“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11. 用司空图休休亭典。唐司空图有休休亭。《旧唐书》司空图本传:为耐辱居士歌,题于东北楹曰:“咄咄,休休休,莫莫莫,伎俩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休休休,莫莫莫,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若曰尔何能,答云耐辱莫。”山谷词中,《玉楼春》(庾郎三九常安乐):“万事休休休莫莫”用此典。12. 用唐传奇故事典。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东平淳于棼梦至大槐安国,国王招为驸马,命为南柯太守。荣耀显赫,极一时之盛。梦觉,寻梦中出入之处,乃宅南槐树下蚁穴。此喻人生如梦,富贵无常。山谷词《醉落魄》(陶陶兀兀,人生梦里槐安国):“人生梦里槐安国”及《西江月》(月侧金盆堕水):“蚁穴梦魂人世”用此典。13. 写醉中逍遥之境,用王绩《醉乡记》典。王绩《醉乡记》:“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醉落魄》(陶陶兀兀,醉乡路远归不得):“醉乡路远归不得。”《逍遥乐》(春意渐归芳草):“休休,醉乡歧路,华胥蓬岛。”均用此典。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谷词在借鉴唐诗方面有以下特点:
第一、 借鉴唐诗之方法多样。山谷词对唐诗的借鉴共用了四种方法:字面借鉴、句意借鉴、诗篇借鉴和援引唐诗故实。在山谷词中,随处可见有意无意之中信手拈来的唐诗字面,亦不乏自觉而有意识地对唐诗的化用栝和集句。可以说,山谷词对唐诗的借鉴做到了多样化、全面化并有着由浅入深的层次性。唐诗已是山谷词创作时取法的一座艺术宝库。抹煞山谷词与唐诗之间的联系就是违背了山谷词的实际情况,不利于正确考察山谷词的艺术渊源,更无法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山谷词独特的艺术风貌。
第二、 借鉴唐诗之次数众多。总体统计山谷词借鉴唐诗之次数,结果如下:字面之借鉴共32处,其中截取字面29处,熔铸字面3处;句意之借鉴共68处,其中增损字句7处,化用句意51处,袭用成句8处,合集成句2处;诗篇之借鉴共2处;援引故实共26处。句意之借鉴所用次数最多,为字面借鉴的2倍,援引故实的2倍,诗篇借鉴的33倍,占总体借鉴方法的56%之多,而其中化用句意一项尤为突出,占总体借鉴方法的近40%。这种借鉴方法恰好与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歌理论相契合。山谷在有意无意中以江西诗法入词,同时也“把江西诗派特有的新俏瘦劲的作风带进词的领域,丰富了词的美学风格。这种新俏瘦劲的作风显示出由北宋词的‘软语向南宋词的‘硬语转变的契机”(周裕锴《试论黄庭坚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第三、 借鉴唐代之诗人分布广泛。山谷词中所借鉴的唐代诗人,从初唐王勃至晚唐温庭筠,代不乏人,借鉴对象广泛,充分体现出山谷创作时善于继承、转益多师之特点。具体分析这些诗人的分布情况:其中初唐(618—712):王勃2次,刘希夷1次,王绩2次,郑愔1次,苏味道1次。共5人7次;盛唐(713—762):李白13次,杜甫29次,岑参2次,王维5次。共4人49次;中唐(763—826):韩愈9次,柳宗元1次,顾况1次,白居易17次,卢仝3次,张祜1次,李端1次,王建1次,韦应物1次。共9人35次;晚唐(827—906):李商隐7次,杜牧9次,温庭筠3次,李廓1次,孙鲂1次,郑谷6次,裴说1次,黄滔1次,许浑1次,鱼玄机1次,杜荀鹤1次,陆龟蒙1次,方干2次,司空图2次,章孝标2次,章碣1次,薛能1次,朱庆馀1次,曹唐1次,赵嘏1次,李咸用1次。共21人45次。以个人借鉴次数而论,杜甫29次位居第一,高出位居第二的白居易(17次)一大截,更是远超其他诗人,由此可以看出山谷对杜甫的推崇与效仿。山谷的“宗杜”情结一以贯之,不仅在他诗歌创作中大力宣扬,亦鲜明地体现在其词创作中。以时代的整体借鉴而论,晚唐21人,人数最多,中唐9人次之,初唐、盛唐又其次。这是因为中晚唐诗歌本来就有一部分作品“向着词的意境与词藻移动”(闻一多《唐诗杂论》),所以北宋人填词,尤爱化用晚唐诗。山谷词代表了当时词坛的风气,又带有自己一贯的“宗杜”的特色。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