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情境教学与想象能力

2009-01-18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作文

李 丽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应该具有诗一般的创造能力和优美意境。这是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期盼。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材的一些文学名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力量,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语文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往往先让学生感受形象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体验边促使内部语言积极活动,有利于人的左、右脑半球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力量。

我试着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探求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想象力的培养

(一)设置阅读情境,优化阅读心理

科学证明,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心境呈现某种一致性时,那么阅读理解效果好。在这里,应注意阅读情境和阅读者心境的和谐,唯有如此,才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提醒我们语文教师,阅读课堂上,一定要通过情境设置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教师设置情境的同时一定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老师希望学生入境,自己首先要“动情”。备课时钻研教材,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使自己与作者同休戚、共哀乐,思想情感融为一体。

(二)设置阅读目标,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学生自读课文本身就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着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有着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素质、生活经验自读课文时,往往能启发对人生、世界的思考,激起探求和创造的欲望。

但是,仅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阅读往往没有明确目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又有一定限度,因此,还需要有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思维往往开始于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上要下工夫,问题设计力求独特、新颖,有发散式思维特色。

二、在作文教学中突出想象力的培养

相对于阅读而言,写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因为人与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作文中你可以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夸张。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会思考、会发现,自然会有一种创造的乐趣。

在学习研究中我认识到,人的各种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一例,老师问小学生:“雪化了变成什么?”学生们大部分说“水”,一个学生说“变成春天”,答案都没错。后一个学生说雪化了变成春天,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情感。情感是想象力的发酵剂,是托起想象力翅膀的风。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丰富广博的知识也是想象力的基础,否则头脑中再多的想象也是肤浅的空想。鉴于这两点,我在作文中很注重学生的生活感悟和文学熏陶。基本按照“感悟情境——积累知识——启发想象——写成作文”的思路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一)利用写札记感悟情境、积累知识

生活是美丽多彩的。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花草树木、春夏秋冬等自然变化,学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中,托物言志,展开丰富想象,创造情境美;还要求学生细心感悟生活的瞬间,写真事,用真情。这样记忆中的画面越来越丰富,在某一次写作中就可能由于需要,通过想象创造出新形象。

(二)精心策划“小作文”,训练想象力

在课文学习中,我常把问题分析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设计一些小作文练习,训练想象力,增强理解力。

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积累,对所供材料想象,从而创造出一种出于原材料而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新形象。例如《蒹葭》一课,在反复诵读后,我让学生驰骋想象,把自己头脑中的画面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出来。学生们在我启发下,聆听着音乐,较好地完成了作文。有学生写到:深秋的早晨雾气茫茫,晶莹剔透的露珠在芦苇上结成了白色的霜花。诗人站在弯弯曲曲的河岸上寻找着梦中的伊人,可她却似乎与他隔山离水,让诗人迷惘万分,泪眼中映出伊人熟悉的身影,展开双臂去迎接她的到来,迷茫中又发现她却在水的中央。

延伸性想象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展开创造性想象,合理推测故事发展。例如《心声》结尾,李京京成功地读完课文,文章结束,那么程老师课后会怎么想呢?学生大胆想象,有学生写道:程老师心里感到非常内疚、惭愧。她想,我怎么如此地埋没和排斥京京呢?今天幸亏有他勇敢救场,幸亏有他的倔强,要不然我不是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吗?京京,老师从心里向你道一声“对不起”,你是一个很出色的好学生,你有能力、有资格将这篇课文全部读完。这一训练,学生依情立势,合理想象,通过想象有助于学生对这篇小说主题的把握。

(三)设计“命题”,指导情境作文

教师根据作文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特定的情境氛围,努力触及学生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使他们入情入境,启发想象。

如教师提供画面,画面是特写式,也可暗示一种情境,情境往往是含蓄的,想象空间还很大。有一个作文《雨还在下》(画面中是教室外下着大雨,教室里只剩下两个同学——她和他),教师可引导学生:1.从静态的画面中想动态,如雨下得如何,人物神态、动作。2.从外表想内心,人物外表的平静和内心的不平静。3.从平面的无声想象立体音响:风雨声。4.从片段想情节,想结局。这种情境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一旦入境,就很快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作文。

以上是我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点研究与尝试。当然,在教学实践中,这两个方面是不可能完全割裂的,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还很肤浅,还需继续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作文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