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之我见
2009-01-18文忠华
文忠华
《沁园春·雪》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称得上是中国古诗词史上的千古绝唱。全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1 教学构想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毛泽东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大到巍巍乎惟此为大的崇高感。那起伏不尽的群山,巨大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生命力如此旺盛,而且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覆盖在头顶上的那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这里有一种“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超越一切的力量,融合着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令人感奋。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仿佛一个历史巨人以他响彻太空的声音,在向全世界宣告:作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蒋家王朝,一定要垮台、要灭亡。而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全体人民。因为他们是较之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英雄更为伟大的英雄群体。他们肩负
着改造旧世界的宏伟使命,这种崇高的形象,充分显示了我国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伟大动力。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2.1.1 知识方面:①介绍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②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③能准确指出诗中的修辞手法;④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2.1.2 能力方面:①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②领会上下阕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的情感体验。
2.1.3 情感态度方面:①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②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2.2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2.3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4 教学内容及步骤。
2.4.1 导入: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形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的美称。特别是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很耐咀嚼。泱泱诗国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位伟大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2.4.2 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如《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4.3 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①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纠正自己的读音;②请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怀。
2.4.4 读课文,理解词意。
①齐读上阕,感知内容。
a.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b.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c.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d.作者当时是站在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看到的这些景象,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即便是作者视野开阔,但这些景象已经远远不是作者视野所能达到的范围,这说明,这个“望”字带有很大的什么成分?
想象。
②齐读下阕,感知内容。
a.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b.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惜。“只识弯弓射大雕”。
c.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d.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
“江山……折腰。”
e、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③品味、赏析词语。
a.这首词表现了白雪皑皑的一个银色世界、但没有一个“白”,请问作者用了哪些词表达洁白?
明确:冰、雪、银、蜡、素
b.作者在写景和评论历史人物时用了十分贴切和极富形象、饱含深情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试举例说明。
写景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封”显凝然静态,“飘”显轻盈动态。“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驰”:化静为动。“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惟余”是“只剩下”的意思;“莽莽”指白茫茫一片。“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象,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顿失”是“顿时失去”的意思;“滔滔”指波涛滚滚的气势;“顿失滔滔”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评论时:“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的雕”的“略输”“稍逊”都是稍微差一些,意思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略显不足,用词却富有变化。“只识”二字对“文治”方面的批判要严厉一些。
2.4.5 多角度赏析。
①请以“《沁园春·雪》妙就妙在——”为开头,自选一个角度赏评课文。
a.妙就妙在写景变化多端,特色鲜明。
虚实结合:上阕前十句实写雪景,后三句虚写雪后美景;动静结合:山、原——舞、驰,化静态为动态;纵横结合:写景——空间,议论——时间。
b.妙就妙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
比喻兼对偶: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拟人:红装素裹,欲与天公试比高。
c.妙就妙在写景、议论、抒情三者的有机结合。
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由于“情”由“景”生,“议”由情“发”,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d.妙就妙在跨越时空的纵横驰骋
时间:从秦、汉、唐、宋、元到当代;空间:从千里大地到万里长空,从长城黄河到雪山高原。
e.妙就妙在雄壮豪放的崇高美
“千里”、“万里”、“长城”、“大河”、“高山”、“高原”这些高大雄伟的形象衬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豪放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种雄壮的情感,衬托现实的“英雄人物”,产生阳刚之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则雄视千古,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形成彪炳千秋的崇高美。
②这首词还极含丰富的哲学意味,它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体现了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哲学观点。
a.矛盾运动的观点
如上阕,开始写下雪,后来就写大雪后的大地,再写到大雪下驰骋、奔跑的原野,最后写到雪过天晴后的娇美风景。完全不是局限在单纯地写雪景,而是从矛盾运动的观点写下雪的整个过程。
b.辩证发展的观点
一开始,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下子把发展的观点凸显出来。随后,“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则充满了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哲学思维。再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几句中,历史则又发展到了新的一页,也使辩证发展的哲学观点体现得最为突出。
和上阕一样,下阕也充分运用了虚写实写相结合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用辩证唯物史观去分析当前革命形势的基本观点。
c.平生难得的喜悦心境
最后特别想强调一下,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平生难得的喜悦之情。遵义会议上尽管恢复了地位,但面对危难的局势,他的心情也是很压抑的。此后,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毛泽东又和张国焘发生了尖锐的斗争,直到过了岷山心情才开朗起来,“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沁园春·雪》实际表达的就是这个心境。
3 教学反思
3.1 点燃激情,让课堂激情飞扬。《沁园春·雪》全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上阕写景,表达了词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下阕论人,抒发了词人的壮志豪情。上下两阕关联的纽带有二,一是逻辑上的联系,即写景与论人的因果逻辑;二是词人毛泽东在上下阕抒发的感情。豪迈与自信贯穿于上下两阕之中,使文本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整节课,让学生沉浸情感的陶冶之中,心灵受到震撼与感染。
3.2 层层铺垫,使教学环节富有逻辑性。①课始阶段的情感铺垫;②发展阶段的基础铺垫;③高潮阶段的品读铺垫。
3.3 教学民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审视整节课,可以看出我力求创造和学生“对话”的教学方式,并且使学生在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能紧扣文本对话,在文本中阅读思考,在文本中朗读品味——“寻美”、“品美”、“读美”,从而受到文本内在神韵(词的主旨、词人的情怀)的熏陶和感染。
3.4 遵循规律,阅读品味凸显语文韵味。①牢牢抓住朗读这一教学抓手,披文入情,逐层深入地接触文本,研读品味文本;②牢牢抓住文本,揭示语言文字的规律;③在平等对话中,提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3.5 学科整合,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实现学科的整合,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是本课一大特色。本节课,教师把准“诗情是诗歌的生命”这一命脉,始终以饱满的激情进行教学,导入、朗读、品味、欣赏中,用激情点燃激情,使词人的情怀不断得到感悟、深化,进而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