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正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2009-01-17郭俊芝

青少年日记 2009年1期
关键词:画线省略文言

郭俊芝

[考点概述]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层级为B。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读通、读懂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结构关系和含义;二是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合乎规范的现代汉语。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前提。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有三项:

1、“信”。指译文准确无误.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意思翻译出来。

2、“达”。指译文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3、“雅”。指译文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对于中学生而言,关键是要做到“信”和“达”。

中考翻译文言文还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字字落实,准确翻译,恰当转换古今句式,巧妙处理古代修辞,译出原文的语气和风格特点。

[备考策略]

1、通读六本教材

文言文的学习必须“以教材为本”,舍弃教材而单纯训练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同学们通读教材,要达到三个标准:一是正确朗读,二是正确理解句意,三是正确解释重点词语。从一册到六册的文言文课文,同学们都达到了这个目标,就能为“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掌握六种方法

①抄录法。文言文中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以照原文抄录。

例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墓(《岳阳楼记》)

画线部分的“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翻译时都应该照抄。

译为:滕子京被降职远调到巴陵郡(做知州)。

②添加法。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翻译时要添加必要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画线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草木”,也省略了介词宾语“之”。

译为:碰到草木,(草木)都(被毒)枯死,(如果)拿(它的毒牙)咬了人,没有谁抵挡得了它的。

③调整法。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诃语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翻译时要调整译文的语序。

例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公输》)

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该将“地”调整到“有余”之前,将“民”调整到“不足”之前。

译为: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数方面还不够多。

④删除法。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无实际意义,或者同义结构中词义完全相同的词语中的一个可以删除不译。

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画线部分的“之”是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可不译。

译为:停止耕作,到田坎上休息,失望叹息了好一会儿,说:“如果(将来我)富贵了,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⑤替换法。就是将文言词语替换成现代词语,这是翻译的关键,因为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要“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时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

画线部分必须“替换”的文言词语有三个:“每”——常常,“时”——当时,“许”——答应。

译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乐毅,(但是)当时的人不赞成这种看法。

⑥对译法。就是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的翻译。这是落实“直译为主”要求的基本手段。

例可展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侯可传》)

画线部分的“可”(侯可)、“晨”(早晨)、“驰”(骑马)、“发”(打开)、“椟”(木匣)、“出”(拿出)、“券”(田契)、“归”(归还)、“主”(主人)需替换成现代词语,然后按照语序对译成现代语句。

译为:侯可早晨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他的主人。

以上这些方法,在翻译句子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翻译文言文句子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这些方法。

根据平时训练和中考阅卷的情况,翻译文言文句子时,容易出现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译文言实词。

例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误译:这确实是处在危急和决定国家存亡的秋天啊!

“秋”的意思是“时刻”,这里译为“秋天”是错误的。

应译为:这确实是处在危急和决定国家存亡的时刻啊1

2、误译文言虚词。

例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 (《冯道传》)

误译: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因为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因”介词,表凭借,意为“通过”。

应译为: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3、误用现代词语。

例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阳城传》)

误译: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或“等候”)阳城领到了工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的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俸”即俸禄,指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工资”,按期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因时代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可用“工资”代替“俸禄”。

应译为: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或“等候”)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的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4、不辨感情色彩。

例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皇甫谧传》)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腼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沉湎”是贬义词。

应译为: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5、误译原句语气。

例此且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误译:您难道也有(占它的)意思吗?

根据上文“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下文应该是推测的语气。

应译为:您恐怕也有(占有它)的意思吧?

6、不懂修辞。

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误译:一旦山陵倒塌,长安君将凭什么在赵国存在呢?

应译为:(如果)有一天太后晏驾了,长安君将凭什么在赵国存在呢?

考生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不妨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译文是否正确。

[例题透视]

例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语句。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级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006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试题)

猜你喜欢

画线省略文言
画线也能算乘法?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配花朵
中间的省略
省略
如何对“画线部分”提问?
句型转换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