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民”教育思想

2009-01-14丁胜利

商情 2009年31期
关键词:新民

丁胜利

【摘要】“新民”概念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其涵义是革去人的旧的思想价值观念,塑造人的新的价值观念。由儒家首倡和实践以来,有梁启超的“新民说”、毛泽东的“新人观”、邓小平的“四有新人”思想。他们丰富、深邃的育人观念和实践展现着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认识到做好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新民 新民说 新人观 四有新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任务是改变和塑造人新的思想价值观念,使之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从而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在“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社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又处在变革之中。新的革命运动要由新的革命民众来领导,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来武装民众、来“新民”可以说是其革命时代的要求和主题。在这一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的“新民”观无疑是其代表。毛泽东的“新民”及“新人”观,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之一,在中国政治思想及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的。毛泽东始终关注中国社会变革和新文化建设中人的作用。“新民”的概念在他的早期思想中就已出现了,他关于“新民”的思想内容较梁启超的“新民”观有了新的超越。他认为:人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他还提出要“造成新国民及有开拓能力之人材”以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以“养成有独立健全之人格的人”等观点。毛泽东早期的“新民”观虽然还未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但为他后来的“新人”观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新社会所需要的人,毛泽东正式称之为“新人”。毛泽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设计。他从改变旧中国劳动人民人格遭受扭曲的角度和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出发,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其中的“德”,即高尚的道德,主要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毛泽东所设计的“新人”是身心都充分发展,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新型劳动者。他所树立的像雷锋、王杰等社会主义“新人”的楷模证明,把大公无私、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共产主义信仰作为了社会主义“新人”的行为规范和最高准则。毛泽东为社会主义“新人”所确立的行为规范的准则属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范畴。他的“新民”的行为规范和最高准则是大公无私、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共产主义信仰。

毛泽东的“新人”观是马克思主义新人观在我国的具体运用。他的“新民”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广泛实践,其对民众的影响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的作用是不能质疑的。

在中国经过“十年文革”、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其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时代环境和形势与以往又有所不同,新时期自要有新思想来教育指导民众,“新民”是其中心任务之一。在这一时期,邓小平的“新民”观是其指导思想。

邓小平把“新人”的塑造放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加以考察。他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 ,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就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邓小平一方面重申了毛泽东所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又从现实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有”标准。他说: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认为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必须首先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而“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对于“道德”这一条,他大力倡导把共产主义情操扩大到全体人民中去,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造就一代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人。对于有文化这一条,邓小平针对“文革”中“四人帮”蔑视科学文化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的严重损害,疾呼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并把有文化、又红又专作为当代“新人”最起码的标准。

邓小平的新时代的“新民”观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云变幻难测的形势下,对于凝聚人心、保持社会稳定、促使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起到了重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可以化为两个字“新民”,即在每个新形势下,造就时代需要的新人。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新民”是其当前极其重要的任务。而“新民”的重中之重,主体在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无疑是我们党“新民”思想的继承和深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远是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当前最先进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全体人员也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但是,“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使他们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人, 这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顺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82.

[2]朱熹.大学章句[M].中华书局, 1983.3.

[3]李兴华,吴嘉勋.梁启超选集•新民说[M].上海人民出版社, 210-21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 1990.66-45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11-367.

猜你喜欢

新民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一乡之长 (下)
我们之间隔了两个原生家庭
扬名异域的老工人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口臭的原因相防治
儿童的不良习惯与牙颔畸形
口腔溃疡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