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
2009-01-14于波
于 波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特色数据库建设及利用阐述了馆藏特色在科研服务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图书馆;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是1978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东北文史研究所、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资料室的基础上建立的。经过30年的积淀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文化宝藏。由于历届院领导始终不懈的重视和支持,图书馆得以发展壮大,至今拥有50万册藏书,其中中文精平装图书24万册,中外文期刊6万册,外文图书4万册,古籍线装书16万。专业馆员19人,形成了一个藏书体系完善、人员结构合理、规章制度健全、服务科研保障得力、社会科学文献信息存储量齐全、具有专业特色的科研图书馆。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馆藏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原则:面向科研,着眼全院,考虑长远,保证需求,兼顾社会,馆内为主,多方合作。
由于受体制、经费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个图书馆对文献和信息收集齐备程度都是相对的,但要实现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信息资料是基础。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创建文献资源的共享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文献资源共享的实质是文献的合理开发和配置,达到文献收集与利用的协调,使有限的文献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开发图书馆的资源,使图书馆的静态信息成为动态信息,就成为我们长足发展主攻方向的首选。为此,我们整合院内各方优势资源,立足于实际,建设一个文献种类相对齐全、信息容量大、实用性强、可续空间大的馆藏特色数据库,我们将《满铁资料馆》、《中韩文化馆》、《中俄文化馆》、《软科学研究所》作为切入点,利用图书的技术将各部门资源和本馆的收藏特色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整理,开发成为特色资源数据库,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收藏特色及服务特色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网上信息应用系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馆藏特色文献数据库。其目的是使图书馆的馆藏、满铁资料、中韩资料、中俄资料、软科学的科研成果得到充分的利用。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特色数据库的内容
1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
以馆藏5万册善本书即三百八十一种,五千九百四十六册及70余种东北地方志资料和百余种较为珍贵拓片等稀缺之珍藏为基础。其中经部书2万余册,(主要是儒家经典,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四书、群经总义、小学等类书籍一应俱全,尤为易经、音韵方面的资料较为丰富,有版本最早的是明成化六年刻《大明成化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一书,还有版本较有特色的明万历闵齐及刻朱蓝墨三色套印的《闵刻经学三种》以及〈周易集解〉、〈易经揆〉、〈洪武正韵〉、〈韵略汇通〉等;史部书藏量比重较大,约4万余册,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类,如〈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大明会典〉及金毓黻稿本〈静晤室日记〉等,并收藏有数十种东北地方志资料,如《盛京通志》、《吉林通志》、《黑龙江志稿》、《奉天通志》、《长春县志》、〈沈阳县志〉等,还有至今仅以抄本形式流传的东北私修方志《辽海志略》;子部1万余册,内容较为广博,诸子百家之书不乏其中,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类,如明刻本〈诸子汇函〉、〈三才图会〉及〈道藏辑要〉、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等等;集部收藏有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如〈慈湖先生遗书抄〉、《文苑英华》、《钦定全唐文》;丛书藏量4万余册4百余种部,从宋人编的《儒学警悟》、《百川学海》,明崇祯虞山毛氏汲古阁刻的《津逮秘书》,至辛亥革命以后出版的《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均有收藏。另外,还收藏有百余种较为珍贵拓片,如《好太王碑》、《阙特勤碑》、《毋丘俭纪功碑》等。在|16万册古籍中,善本书三百八十一种,五千九百四十六册及数十种东北地方志资料余和百余种较为珍贵拓片都是稀缺之珍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收藏价值。另有1000多种解放前报刊。包括较为珍贵的《东北日报》、《大公报》、《申报》、《盛京时报》、《民国日报》、《抗敌报》、《红色中华》、《每周评论》、《先驱》、《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民国政府公报》等 。
2 满铁资料馆的满铁资料。
我院的满铁资料馆共存满铁资料3万册,(“满铁”是指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东清铁路南满洲支线长春以南路权,于1906年6月7日以是日本天皇142号敕令设立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满铁资料”是有关近代中国和东北亚地区情况的巨大资料库。“满铁资料”的构成分三部分;满铁调查资料、满铁图书资料、满铁档案资料。日本投降后,这些资料基本上留在中国。数据库收入的满铁资料主要是调查资料,大约有3万件左右,胶片70卷,满铁调查资料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对诸多领域的研究都有参考利用价值。为此,我们编辑了《馆藏满铁资料目录》一卷;组织了部分学者专家编辑了《满铁调查报告目录》二卷;《满铁调查期刊载文目录》三卷。前者编入了调查报告与资料1万余项,后者选用60余种,近4万项,虽难齐全,但大约也是达到了满铁刊出的一般调查资料的大半,目前应是中外唯一完备的满铁调查资料目录。它的价值在于一是通过满铁资料来揭露是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还历史真面目;二是通过对满铁资料的研究,可以发掘对当前经济建设有用的信息资料。三是通过满铁资料的研究,可能够整理出一批反映中国当时社会的经济实况的历史资料。
3 吉林省宏观经济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
3.1 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
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按工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财政、金融、物价指数、劳动工资和人民生活七大类选取共91个指标进行月度监测,使政府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我省经济运行情况;对未来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运用较为成熟的预测软件对国民经济发展走势进行超前预测分析,对主要行业经济运行走势、支柱产品、名牌产品、市场前景提供专题预测分析报告,为宏观综合经济部门和其它各类决策主体提供导向性的预测信息;对国民经济相关信息的查询。
3.2 对未来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
运用较为成熟的预测软件对国民经济发展走势进行超前预测分析、对主要行业经济运行走势、支柱产品、名牌产品、市场前景提供专题预测分析报告,为宏观综合经济部门和其它各类决策主体提供导向性的预测信息。
3.3 对国民经济相关信息的查询
拟采集1995-2006年吉林省国民经济运行月度指标,采用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了可供查询、分析、研究、参考的月度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库,本着实用、简便、快速查询的目标,设计建成既可以查询时间序列裸数据,又可以生成各类决策主体和用户需要的新的数据序列,还可以运用这些数据进行专项、专题时间序列分析,使查询功能在样本区间的基础上得到有实用价值的扩展,提高了数据的利用价值和效率。
3.4 吉林省宏观经济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将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评价,对发展趋势的判断,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以及进行经济决策等提供基本依据和相关数据,促进经济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5 馆藏特色文献数据库制作软件的选择
在软件选择上我们按以下原则:一是考虑软件的兼容性、通用性;二是考虑运行的稳定性与速度;三是考虑系统的功能、及用户界面;四是考虑是否操作方便;五是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其于上术几点我们选择了韩国的EICO软件。
作者简介:于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