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商用车为何能卖到越南

2009-01-14刘卿欣

进出口经理人 2009年11期
关键词:越南人类产品重卡

刘 云 刘卿欣

由于历史上积怨与南海领土争端,越南人对中国的戒备乃至恐惧心理根深蒂固,中国越强大,越南人戒备心理越强。中国消费品大量出口越南,给越南造成巨额外贸逆差,不少越南人对此深感不安,更有越南媒体称之为“经济侵略”。在越南这种恶劣舆论环境下,以国产客车、卡车为代表的国产商用车逆市崛起,成为越南人嘴上不说,内心却不得不承认的名牌产品。

中国消费品难改劣质低价印象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越南市场,日本品牌摩托车与中国品牌摩托车进行了一场价格大战,日本高价摩托车几乎要被中国低价摩托车挤出越南市场。然而,这几年日本品牌摩托车又卷土重来,牢牢占据着越南的高端摩托车市场。日本品牌摩托车售价每辆在1000美元以上,中国品牌摩托车售价大都在600美元以下,最便宜的仅售300美元,每辆摩托车利润仅二三十美元。中国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与相比,在质量、技术上差距不大,但由于日本摩托车是世界名牌,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所以,尽管中国摩托车靠低价竞争策略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撼动日本摩托车世界名牌的地位,而且低价促销还给当地消费者留下中国摩托车低质低价不良印象。

现在,可支配收入增多的越南消费者的关注点已不仅仅是价格。如今,日本品牌摩托已牢牢占据了越南高端市场,即使在低端市场,越南人宁愿买他们的本土品牌,也不用中国货,中国摩托车己沦落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甚至有些日本本田摩托报废拆下的零部件比中国新配件还要贵。

与此类似,其他日本品牌的消费品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越南一位空调经销商说,原来他经销中国名牌空调,本以为物美价廉的中国名牌空调一定会大受欢迎,但出人意料的是,尽管中国名牌空调价格比日本空调低20%以上,但越南消费者并不买帐,销路一直不理想。不得已,这位越南空调经销商只好改由从中国进口空调零部件,组装后贴上日本品牌销售,马上销路大增。

尽管越南消费者需要中国消费品,但决不会因此而崇尚中国产品。相反,中国消费品反而成为越南人发泄对中国不满的“替罪羊”,贬低、挖苦与讽刺中国消费品成了越南社会常态,一旦发现某个消费品存在质量问题,越南人爱说的一句口头禅是“这是北方(暗指中国)造的吧”?一旦发现这种产品不是中国生产,越南人则会改口说“与北方造的是一路货色”。即使中国品牌摩托车达到与日本品牌摩托相同的品质,中国品牌摩托车也不可能在越南市场创出名牌,中国摩托车如此,中国其他消费品也是如此,这是由越南人不良心态所决定的。

中国商用车逆市崛起

与国产摩托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制造的客车进入越南市场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市场竞争效果。直到20世纪末,越南市场是清一色日本客车。但从2003年起,中国客车对越南出口数量每年增长30%以上。常去越南的国人稍加观察就可发现,从城市到乡村的道路上,中国制造的客车越来越多。高价日本客车被低价的中国客车逼得节节败退,市场占有率一落千丈,而且毫无还手之力。

其实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摩托车属个人消费品,不存在投资回报和还本付息问题,对那些较富裕的越南消费者来说,日本摩托车是世界名牌,因此愿意不惜重金去购买,以获得某种心理和面子上的满足。但客车不是个人消费品,而是一种投资类产品,客户购买投资类产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投资回报。虽然中国客车进入越南市场之初,不是名牌,在质量、技术上与日本客车相比,有差距但差距不大,但价格仅相当于日本客车的1/2,一辆中国客车运营效率可能比不上一辆日本客车,两辆中国客车运营效率肯定大大超过一辆日本客车。购买中国客车的越南运营商即使以日本客车3/4的票价招揽乘客,照样有可观的利润。越南毕竟是发展中国家,工薪阶层和穷人多,低票价对绝大多数乘客自然有很强的吸引力。

越南第一批选择中国客车的运营商都发了大财,他们不仅成为中国客车的忠实用户,而且运营商之间一传十、十传百,使越来越多的越南运营商来选择中国客车,中国客车对越南市场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

因率先采用中国客车投资运营赚了大钱的投资商,引起多家客户“眼红”,伴随“红眼效应”的还有“成本效应”。

对像客车这类投资类产品而言,在质量、技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投资类产品购置成本(价格)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旦有客户因采用中国廉价客车而率先大幅降低成本,这就会使同行业其他客户在经营成本上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甚至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其他客户为降低经营成本也必需马上跟进,大量购置中国产客车,这就是由成本竞争所产生的“成本效应”。一个典型例子,越南主要使用日本客车的运营商都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这些运营商被迫纷纷用低价中国客车替代高价日本客车。

同客车一样,越南人也无法抵御中国重型卡车的诱惑。济南的中国重汽已在越南销售了2000余辆重卡,而且这几年在越南市场销售数量几乎是年年翻翻,从最开始的一年十几辆上升到现在一年销售300多辆。同中国客户一样,越南客户也把重卡视作“挣钱机器”,越南重卡客户彼此间只能炫耀谁的重卡挣钱多,如果日本的名牌高价重卡挣钱少,那就不是“长脸”,而是“丢脸”,所以对重卡这种典型的投资类产品来说,投资回报是王,品牌作用被相对淡化。如同中国客车在越南市场战胜日本客车一样,可以相信中国重卡必将步中国客车后尘,在越南市场战胜日本重卡。

我国自主品牌商用车不仅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更加坚固,而且出口海外市场的形势也越来越好。过去商用车出口规模和批量都不是很大,出口的对象也比较零散,犹如在国际市场打游击战。今非昔比,动辄出口三五百辆车的规模已不算新闻,一次签订上千辆商用车出口大单,也越来越多。

投资类产品带给我们的启示

乘用车属个人或家庭消费类产品,西方汽车工业经历了上百年发展,其乘用车品牌如宝马、奔驰等在全世界消费者中深入人心,其影响和优势使国产品牌乘用车难以与之抗衡和竞争。而以卡车、客车为代表的商用车是一种投资类产品,是用于载人运货的商业运营,投资者购买商用车主要考虑投资回报,国产商用车完全可凭低成本、高回报的优势创出自己的名牌,国产客车、重卡是一个典型代表。

国产商用车在越南市创名牌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以商用车为代表的投资类产品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无论越南人从内心里如何抵触中国产品,但也抵挡不住能多赚钱的中国客车、卡车的诱惑,且难以对中国客车、卡车进行进口限制乃至反倾销。可以说只有投资类产品而不是消费类产品才能让国外客户(如越南客户)产生不得不买的“依赖症”,正因为国外客户不得不买,才能有效规避国外贸易壁垒。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出口的投资类产品无论开拓市场,还是创名牌都相对比较容易,与劳动密集型消费品相比较少受国外不利舆论和心态的影响。

我国出口产品大体可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技术密集型投资类产品,以客车、卡车为代表的商用车是最具代表性的投资类产品,这类产品主要用于经营性质的运营,客户谋求的是投资回报与赚钱。另两类产品分别是劳动密集型消费品,以及资源性产品。目前纺织、家电、玩具等劳动密集型消费品仍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大头,按照某主流经济学家所极力推崇的比较优势理论,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出口应是我国的强项和优势,但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实际上,机械装备类投资类产品才是我国的真正强项和优势,才能让国外客户不得不买,这方面国产客车、卡车是个成功典型。

猜你喜欢

越南人类产品重卡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消费者报告!玩具童车类产品3C认证新规发布,7月1日起实施
一声叹息:越南人未富先老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越南人爱看中国电视剧
2014年7月重点家电类产品进口统计表
漆类产品对人体的危害
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