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无奈背负“软弱”骂名
2009-01-14黄晓闵;李潇;纪双城;陶短房;青木;伊文
黄晓闵;李潇;纪双城;陶短房;青木;伊文
德国民众在抗议以色列的活动中打出标语:“联合国+欧盟+美国=以色列”。
●本报驻联合国、埃及、英国、加拿大、德国记者 黄晓闵 李潇 纪双城 陶短房 青木 ●伊文
“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赞同那个好战的新保守主义分子博尔顿(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的观点。1994年,博尔顿说:‘没有联合国这回事。如果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厦哪天少了10层,也没什么区别。现在,我只有一点不同意博尔顿。这个1945年建立的、旨在预防战争、推动人权的昂贵而无用的机构,应该被彻底推翻,因为它一次又一次地未能遵守其宪章。”写这番话的是沙特英文报纸《阿拉伯新闻》专栏作家林达·赫尔德。它听上去挺过激,却宣泄出阿拉伯世界很多人的愤懑情绪。在联合国停火决议遭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默契”践踏后,全世界对联合国的巨大失望与尖锐指责迅速涌现。这并非联合国第一次被批软弱,多年来,这个章程多、实权少的组织吞咽了世界太多的是是非非。有人哀叹,诞生于多极世界,却要在强权世界里生存,这是联合国最大的悲哀。除了在某大国意志强硬,而目标又软弱无比时,联合国的决议才显得强硬而有效,大多数时候,它都被束之高阁。
媒体哀叹“无力的巨人”
自去年12月28日以来,纽约联合国总部的气氛就明显比往日紧张许多,15个安理会成员国不停地开会,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外交官们在旷日持久的辩论中难掩焦躁不安,一些中东国家的代表时常激动得面红耳赤。但由于美国的反对,联合国迟迟无法向加沙的无辜民众交出答卷。8日中午,素有“反美斗士”之称的本届联大主席尼加拉瓜前外长布罗克曼终于沉不住气,主动召开临时记者会,激动地说:“安理会让全世界失望,但联大不能让世界失望”,他表示要在当天下午5时召开联大特别会议。但布罗克曼的主张并未实现。当晚,由于美国改变了反对态度,安理会终于通过了停火决议,美国投了弃权票。没想到,决议随即便遭到嘲弄。至今,以色列与哈马斯仍在不管不顾地交火。
联合国的调解失败,令阿拉伯世界大失所望。突尼斯通讯社称,该国总统本·阿里对联合国“无能”通过决议表示遗憾。伊朗总统内贾德则强烈抨击联合国,称应该将其总部从纽约迁出。阿尔及利亚《论坛报》尖刻地说,联合国只会不痛不痒地发几声无人理睬的呼吁,给若干外交官、大使提供以外交辞令表达“遗憾”的讲坛罢了。《阿拉伯新闻》题为“没有联合国这回事”的文章表示,联合国仍旧是一个空洞的讨论社区,“这只是2006年夏天的重复,当时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夺走了1200名平民的生命,而美英都投票否决了停火协议,让大屠杀继续”。作者绝望地表示,“只要这样的联合国继续存在,我们就都以此为羞耻”。英国BBC早前的报道说,在阿拉伯人心目中,联合国的地位早已被“边缘化”,很多人将其等同于美国的传声筒,伊拉克战争之后,他们就认为,联合国作为白宫的“傀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世界也对联合国感到悲哀。英国《独立报》称,在中东和一些欧洲国家眼中,美国在联合国投弃权票,已经是给联合国面子了,这是布什离任前向联合国打出的一个“友善”的手势;《新政治家》杂志则将联合国形容为“无力的巨人”。法国“法兰西24”新闻电视台在描述了联合国所属办事机构、学校和人道主义物资运输车队纷纷遭到以军炮火打击的惨状后称,“原本应该是由联合国敦促以色列提供安全保障,并保护当地人的利益与和平,但如今它却连自己都保护不了”。11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直言,联合国无能制止加沙的血腥屠杀,它不是世界人民的代表,而是美帝国主义的代表。
联合国有说不尽的尴尬
这样的结局似乎在联合国的意料之中。没有愤怒,没有制裁决议,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里,外交官们依然如常地忙碌着,走进各个会议室,继续磋商一个又一个久拖不决的议题。毕竟,这不是第一份不起作用的安理会决议了。早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期间,联合国要求以色列撤出被占领土的242号决议就被其视为废纸。从远的说,有上世纪50年代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决议,对朝鲜发动大规模战争;60年代,美苏展开对第三世界的争夺,联合国成为“两超”竞争的场所。从近的来看,联合国曾对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作出过17项决议,对索马里海盗问题作出过4项决议,但都没有收到效果。1999年春,在没有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前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78天的空袭;2003年,美国在未获得联合国授权下发动伊拉克战争。有媒体统计,仅在巴以相关问题上,2000年至今,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就8次遭到美国否决。有人哀叹,联合国制止不了战争,只能扮演美国新保守派所说的“超级红十字会”角色,甚至沦为“一超”的“橡皮图章”,将其非法发动的战争合法化。
在“维和”等方面,联合国也有说不尽的尴尬。索马里托管和独立是联合国一手缔造的,其国旗颜色就是“联合国蓝”。但该国长期以来军阀混战,中央政府形同虚设,海盗横行,联合国对此束手无策。在刚果(金),蓝盔部队已驻扎多年“维和”,却无力阻止一出接一出的内战惨剧;在科特迪瓦、塞拉利昂,维和部队屡屡被内战一方劫为人质,而联合国却无力施救。
有些时候,联合国的决议也很管用。如在解决前南斯拉夫问题、制裁塔利班、制裁伊朗以及当年组织“联合国军”入朝参战,联合国表现出的强硬和高效相当惊人。类似情形往往发生在各大国利益趋于一致,或某大国出于某种原因保持沉默时,以至于人们怀疑,这究竟是联合国的强硬还是某些大国的强硬?南非“24小时网站”9日的一篇文章称,“联合国和国际刑事法庭就像没有牙齿的老虎,会叫,但不会咬人,除非其目标真的软弱无比”。究竟是什么原因令联合国如此软弱?说到底,联合国只是一个多边外交的舞台,而非一个政权组织,它不拥有国家机器,它缺钱,更缺军队。从某种程度上说,联合国的权力建立在成员国对它的尊重之上。
不得不忍受西方的阳奉阴违
尽管在很多人眼里,联合国屡屡被美国当作外交政策的工具,但一项民调却显示,65%的美国人不满意联合国的表现。美国无数次标榜自己是联合国的“最大输血者”,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美国国务院称,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美国每年都是提供经费最多的国家,以2004年为例,美国向维和行动提供了11亿美元;为支持卢旺达和前南刑庭提供了7200万美元;美国提供的经费占世界粮食计划署预算额的48%;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预算额的17%;占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预算额的31%。美国政治评论员奥利佛·诺思指责联合国成为“反美主义的传播舞台”,各国的领导人都可以在联合国谴责美国,而美国却要为这些反美行为“埋单”。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问题专家爱德华·勒克表示,“美国对联合国一直有一种矛盾心理,对于一个超级大国来说,在一个有着190多个成员国的组织中,总是显得不太自在”。2003年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次日,新保守主义代表人物理查德·珀尔甚至撰文欢呼:“谢天谢地,联合国死了。”而在学者斯蒂芬·沙洛姆看来,对美国来说,联合国可以发挥的最佳作用就是,当出现问题时,它是一个很好的替罪羊。
俗话说,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当年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出资在曼哈顿买下18英亩的土地将之捐献给联合国,而美国又承担了联合国会费的22%之多,就连联合国总部大楼整修所需要的19亿美元费用,大部分也是美国给予的低息贷款,而且还要接受其严格的监督审查。至今,美国还拖欠联合国各种费用达15亿美元。在这种背景下,不仅美国政府,作为预算批准单位的国会,也可以对联合国颐指气使。美国国会曾任命一个专家小组对联合国进行考察,指责其管理不善、工作人员缺乏士气、职业道德,并要求联合国进行改革。前秘书长加利因得罪美国而无法连任,前秘书安南则遭美国开列四大罪状逼其下台。此外,在安全维护方面,联合国还需要纽约市政府的配合。纽约市政府曾多次向联合国发出警告,将其总部大楼列为危楼,要求限期整修,并限制中小学生前往联合国总部参观,认为该楼消防安全不过关。但当联合国为修整大厦向纽约市政府要求不远处一幢办公楼作为临时安置处所时,纽约市竟以“此处是我们平日遛狗和打曲棍球的地方”为由拒绝。
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中东事务学者罗伯特·乐威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不可否认,在过去半个世纪里,联合国在一些时候、一些事件中只是在扮演美国的传声筒,联合国的影响力“时大时小”,能不能够被发挥出来,都同美国有着关联。乐威认为,在美国的暗许之下,以色列可以像掸去肩膀上的灰尘一样,置联合国的批评和制裁于不顾,这反映出联合国在国际外交上存在着政治软肋。这个软肋就在于,世界上不仅仅有战争要去调停,还有欠发达地区需要注入资金发展经济、教育,还要给予遭遇自然灾害打击的地区和国家物资捐助。这一切都需要联合国向有实力的成员国提出支持的要求,欧美许多国家都在这个名单之上。因此,在一些地区冲突问题上,联合国往往可以提出一个正义和公正的建议或决议,但在执行上它又不得不忍受西方国家的阳奉阴违。
该不该被扣上“软弱”的帽子
对于联合国的困境,有人这样总结道,它是多极世界的产物,却要在强权世界里生存。但这并不意味着联合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事实上,不仅世界上其他国家需要联合国这个舞台,美国也需要这个舞台。
埃及开罗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哈桑·纳菲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尽管到目前为止,联合国对此次加沙危机的斡旋和调停尚未显现出明显效果,但联合国依然应该是促成冲突双方实现停火的主要力量。他认为,自1945年成立伊始,联合国就将保卫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以及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作为宗旨,但联合国工作的最终成效如何,更多地取决于国际力量的对比和大国间的关系,特别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立场。美国联合国拥有最重的话语权,其他国家很多时候既要与美国协调利益,又时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斗争。因此,客观地说,联合国不该因为其决议遭受冷落而被扣上“软弱”的帽子,因为只有“权力”遭到蔑视而又无计可施的实体,才能被称为“软弱”。而联合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由“权力”为基础构建的机构,而是一个协商性的国际组织,是一个各国代表相互辩论、甚至“讨价还价”的平台。
一位常驻联合国的记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虽然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危机时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但这个世界还是需要联合国,它是全球唯一一个多边性的外交舞台。美国等大国需要联合国这面中立的旗帜,以确保自己在介入某些热点冲突时的公信力;而那些旁观国、受害国,不论对联合国有多少抱怨,也无法甩开它们,因为对于它们而言,联合国、安理会是可以发出自己呼声、并广为人知的最有效、有时甚至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因此,联合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做结论的场所,而是一个争夺国际舆论主导权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