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影帝”贾丛才
2009-01-13赵杰昌
赵杰昌
“山城大胡子,非著名演员。”这张名片的主人叫贾丛才,在沙坪坝区三峡广场当“棒棒”。2008年1月,在“过影网”第六届新媒体电影展映大赛中,贾丛才获“最富魅力男演员”奖,成为当年网络电影“影帝”。
另类“棒棒”贾丛才,正在书写一部现实版的“山城‘棒棒军”故事。
■ “棒棒”过把表演瘾
贾丛才今年34岁,四川省邻水县龙安镇人。从初中开始,他就长了一脸又黑又粗的络腮胡。贾丛才很喜爱自己的胡子,刻意把它留长。2000年,年轻气盛的贾丛才来到县砖厂打工。一天,一个女同事问他:“贾师傅,你又不是搞艺术的,为什么要留一脸的胡子?”贾丛才认真地说:“我为什么不能搞艺术?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表演,我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来!”女同事白了他一眼就走开了。
2001年5月,贾丛才告别家人,来到重庆市沙坪坝区打工。他先后干过搬运工、餐馆杂工,因工作不稳定,后来改行当起“棒棒”。
2006年6月的一天,贾丛才像往常一样蹲在沙坪坝区三峡广场一家超市门口等活。突然,一群扛着摄像机的人走过来,朝蹲在一起的几名“棒棒”瞅了瞅后,把一脸茫然的贾丛才叫了过去。原来,他们是北京来的摄制组,要拍摄一部反映重庆“棒棒”生活的影片,导演看中了他的大胡子,邀请他做演员。
贾丛才满怀信心,谁知,试镜时,因为他的表演动作过于夸张,表情极不自然,多次被导演叫停,以至于最后将他换下。
第一次演戏被泼冷水,贾丛才心里十分难过。但他没有放弃。第二天,他没有上班,将身上仅有的150元生活费拿出来,在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影视表演方面的书,认真学习起来。这以后,贾丛才每天早晨6点半就起床揽活,每天下午不到6点就下班回到出租屋,在昏暗的灯光下啃那一本本厚厚的书。逢下雨天,他干脆就不去排队等业务,一头钻进新华书店看书。
以前,贾丛才总以为表演很简单,就是做一些动作。经过学习和揣摩,他慢慢领悟到:表演最重要的是生活化,要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后来,他还买来大量经典影视碟片,自己对着镜子模仿和表演。见贾丛才一天到晚对着镜子手舞足蹈,一副神经兮兮的样子,其他“棒棒”都取笑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而贾丛才更大的压力来自家庭,他的妻子在家种着几亩田地,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入,一对儿女正在读书,还要赡养年老多病的父亲。由于贾丛才每月寄回家的钱越来越少,不知道个中原因的妻子还以为他有了外遇,多次提出要和他离婚。
贾丛才顶住了压力。4个多月的苦练后,他给摄制组制片人刘永炼打去电话,恳求再试一次镜。这次试镜,导演要求贾丛才表演一个大胡子“棒棒”深夜回家路过小巷时,勇斗不法歹徒,拯救被欺凌少女的情节。
这次,贾丛才没有过多地想应该怎样去表演,而是假设自己真的碰到歹徒时该怎么做。结果,贾丛才的表演让导演张龙十分满意。张导连连点头:“剧组很快就会开拍重庆本土第一部网络电影,到时,我会邀请你出演重要角色。”
■ “大胡子”演活疯狂的“棒棒”
2007年8月,由刘永炼制片、张龙导演的网络电影《棒棒也疯狂》在沙坪坝区古镇磁器口开机。贾丛才担任主角“大胡子”棒棒。电影采用轻喜剧手法,表现了重庆两派“棒棒”之间为争抢地盘而斗智斗勇的故事。贾丛才准确把握“大胡子”的性格,大开大阖,亦庄亦谐,活脱脱演绎了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同时又有一些阿Q自嘲精神的“棒棒”形象。电影传到网上后,“大胡子”独特的形象和豪爽的性格立即受到网友好评。上传当天,点击率就达到3000人次。
《棒棒也疯狂》成功拍摄后,张龙和原班人马又创作续集《疯狂的棒棒》,仍由贾丛才挑梁主演。该片讲述了一群淳朴的“棒棒”将一名三陪女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女“棒棒”的故事。影片上演后,深受观众喜爱,社会反响强烈。
贾丛才因此渐渐有了名气。接着,他又拍摄了《一场爱情一场戏》、《重庆耳朵》等三部网络电影。“大胡子”棒棒迅速在网上蹿红。
2008年1月下旬,中国新媒体电影制作发行公司所属的“过影网”举行年度评奖活动。在205部网络电影中,《疯狂的棒棒》脱颖而出,一举夺得2007年度最佳影片奖,20万网友为它投票。贾丛才以无可争议的优势获得“最富魅力男演员”奖。
与此同时,重庆电视台也看中了贾丛才,特邀他在电视剧《冷暖人生》中出演重要角色。
2008年1月下旬,贾丛才刚刚从北京回到重庆,北京新媒体公司就发来签约函,聘请他为新媒体公司的签约演员。而公司驻重庆的制片人刘永炼带给贾丛才更大的惊喜:鉴于“大胡子棒棒”在网上受到网友热捧,经公司批准,一部20集喜剧系列片《山城农民工》不久将开拍,贾丛才将在剧中担任主演。
■ “‘棒棒也是有追求的”
除了拍戏外,贾丛才的另一爱好就是文学创作。他历时一年多创作的小说《信念》,写了厚厚的10多本稿签纸,工工整整的12万余文字记录了老贾的成长历程。
“‘棒棒也是有追求的。”他写小说的目的就是要做新时期有文化的“棒棒”,他希望能借此改变市民对“棒棒”的看法。
但在创作过程中,贾丛才也遇到了诸多困难。“脑子里想的东西,却无法用文字来表达,那种滋味特别痛苦。”贾丛才说,由于他文字功底较差,在写作中脑子经常出现“短路”的情况。2007年7月,他创作《破灭的当官梦》这一部分时,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竞选“村官”落选时的失落心情,一本厚厚的稿签纸几乎全被撕完,留下滿屋子的纸团。“但心情好时,灵感来了就写得很顺畅。”有时,他正干活,突然想起一个情节,就会丢下业务回家写小说。
谈到小说的标题时,老贾称,之所以把这部小说取名为《信念》,就是想鼓励所有农民工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这位荣登“影帝”宝座的“棒棒”说,他还有两大目标,一是想到重庆师范大学的影视表演专业学习,提高演技水平;二是利用自己的积蓄,办一家农民工书屋,丰富农民工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