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朵荷花》自序
2009-01-13
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主要是缅怀亲情。
《我吻女儿的前额》(女儿周年祭)和《三十八朵荷花》(为“感动中国的爱情故事”而作)流传很广,我愿它进入每个家庭,让天下的父女、母女、男男女女都能接受它,为健康,为骨肉亲情。
这本集子,承蒙家乡出版社出版,所以,除记述亲人的文字外,也收录了有关陕西的人和事。国·家·我——我·家·国,三位一体,经历了一个相当特殊的年代。
成也时势,败也时势,时势不可违。
人有七情六欲,诗有兴观群怨,发乎情欲者是为诗。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按孙犁的说法,情有:情韵情景情绪情调情境风情人情种种。我也是“情本体”论者,说过:“文学者,情学、情欲学。”
随笔、散文、杂文都姓“杂”,情之所至,缘情成文,或乐而忧,或忧而乐,恩恩怨怨,爱爱仇仇,笔下难免带点“刺”,不能净挑好听的。然而,达意易,感人心者难;带刺易,刺准穴位难,特别是对准自己痛下针砭。
心灵对立构成艺术哲学。艺术的魅力源于善恶、美丑的势不两立,透过情感的反差、碰撞,凸显出深度的人格美、人性美。
而这一切,必须有传神的感悟和鲜活的细节支持(细节是魔鬼!),以便将人物推到情境极限,让美丑的对立、生死的较量、感情的落差、两难的选择甚至渺茫的苦撑,变得韵味悠长、扣人心弦。我服膺雨果的两元对立的艺术,也喜欢他的这句话:“在主义之上我选择良知,在冷暖面前我相信皮肤。”
我是见贤思齐,对自己的作品,很少有满意的。我用情太实,不灵动,也不枯燥,往往杂以理趣和幽默,大多能让人读得下去,这使我高兴。
1964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我美丽的家乡“醴泉县”更名“礼泉县”,酒香尽失,意韵荡无, 而湖南“醴陵”风采依然。为了同回忆性的叙事内容相契合,书中有关篇目沿用“醴泉”旧名,读者莫怪。
建军代序,期我以诚,予心感焉。
2006年2月28日北京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