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营企业上市风险规避
2009-01-12胡玉存
胡玉存
摘要:通过对民营企业上市风险分析,认为制度成本风险、法律风险、上市成本风险和股权旁落风险是民营企业上市的主要风险,提出了企业规避这些风险需要明确目的,做出相应的战略准备。
关键词:民营企业,风险,策略
中图分类号:K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8-0170-01
1管理制度及信息公开的风险
在家族式经营模式下,家族成员是企业的决策层,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经营方向自己说了算。但是,在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模式下,公司需要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等权力机构,并需要建立诚信的信息公开制度,这对习惯了家族管理的民营企业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管理方法和信息要面对大众的审视。企业要向公众公开的不仅有企业的经营事项,还有高管的财产、职业变迁和持股状况,以及利润分配信息等。这对于要上市的众多民营企业来说,转制要付出的制度成本可能是高昂的。而且中国的民营企业多数在起家时有原罪可能,很多行为可能在打法律擦边球,或者存在透漏税款以及行贿、舞弊等行为,而上市将使这些本不为人知的行为暴露于公众的目光之下。
2重组及买壳上市存在的漏洞风险
2.1买壳上市存在的债务黑洞风险
民营企业两种A股上市的主要方式是:{1}直接上市。{2}买壳上市。直接上市难度大、时间长、标准高,比如我国家电连锁经营巨头国美电器就是依靠买壳才成功上市,因此民营企业的便捷途径就是买壳上市。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可以作为壳资源的公司,大多数存在债务或担保陷阱多,安置职工的包袱重,如果买壳公司对"壳"公司历史没有进行细致调研和充分了解,对"壳"公司的债务状况、债权人的索债请求、偿还日期,还有对外担保而产生的一些或有负债等债务问题,就会面临承接"壳"公司债务和担保的法律责任,债权人通过法律的手段取得上市公司资产或分割买壳方已经取得的股权,民营企业就会陷入"壳"公司的债务黑洞风险。
2.2改制不彻底的运作风险
企业上市的基础环节是改制,改制和重组是调整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同时各种历史问题的处理和经营方向的调整也依靠改制和重组来完成,企业上市前的改制必须谨慎、规范、彻底。企业改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法律关系复杂,改制能否顺利进行、改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增值、企业自身的发展、职工个人的利益;改制涉及面广、各方利益相互交错,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妨碍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和股票市场的稳定性。
3 发行成本风险
融资过程都会有资金成本发生,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也需要发生费用,需要付出融资成本。第一个成本就是股票发行成本,发行、上市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企业必须聘请一系列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和帮助。据估算,民营企业在国内上市,融资成本一般约占融资总额额的5%,以集资3亿元算,融资成本在1500万元以上。如果在香港上市,成本高达20%以上。这些还只是显性费用,还有人际沟通等等隐形费用,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上市失败,既是对公司信心和信誉的一次打击,也是对一次巨大的资金风险。
因此,急于上市实现融资的民营企业盲目上市,可能不但达不到融资的目的,还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民营企业如果要规避这些风险,需要仔细权衡,明确自己的目的,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上市:
3.1思路清晰的获取融资发展企业
如果一个产品经历研发、发展到成熟、衰退的话,当一种产品到达发展期,就需要研发下一代产品,并且要储备第三代产品,这样才能在第一代产品进入下滑期的时候,保证新产品适时进入市场,继续占取市场。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永远是稀缺资源,上市融资便是最佳选择了。
3.2旗帜鲜明的宣传企业
25年前,新产品失败率是65%,今天却高达95%,因为很多新产品无法获得消费者信赖,消费者更愿意消费知名品牌产品和熟悉的产品,因此宣传品牌,获得官方认可和让消费者熟悉自己的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成功地上市,让消费者看到长期依赖的这个名字代表一种价值,使品牌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3.3改造企业制度
这也是所有上市的公司持有的战略方向,任何一家公司的管理都不可能规范,产权的透明度也不可能完美,大量的战略、漏洞都有待进行全面凋整和弥补,上市其实就是一次整改的最好的时机。
参考文献:
[1] 李延振,朱彬元,赵志涛.广东民营企业上市的特点、问题和建议[J].南方经济,2004,(5)
[2] 刘朝阳.浅议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J].西安金融,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