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治疗新生儿鹅口疮临床分析
2009-01-12程明王亚均
程 明 王亚均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 将192例口腔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用依曲康唑口腔涂剂,在患儿进奶后30min或睡前用棉签搅匀,涂抹口腔黏膜患处;对照组用制霉菌素或酮康唑研碎涂抹患处。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为7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依曲康唑口腔涂剂配制简单,使用安全,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疗效好。
[关键词] 依曲康唑;新生儿鹅口疮
[中图分类号] R78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126-02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病情严重者可以合并呼吸道、消化道及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笔者应用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2月~2008年2月我院儿科诊治的新生儿鹅口疮1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2列,对照组9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见表1。
1.2临床表现
192例患儿口腔黏膜均有白色凝块样物分布于颊黏膜、上下唇内、舌、牙龈、上腭处,有的呈点片状,严重者呈大片乳白色膜。患儿无发热、流涎、咳嗽、呛奶、呼吸困难,部分患儿拒奶。
1.3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在患儿进奶后30min或睡前用棉签搅匀,涂抹口腔黏膜患处;对照组用制霉菌素或酮康唑研碎涂抹患处。两组均每日3次,连用3d。
1.4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病损发红区或白色凝块样物完全消失,白色念珠菌检查阴性。显效:病损发红区或白色凝块样物大部分消失>60%,白色念珠菌检查转阴或可疑阳性。有效:病损区缩小30%~59%,白色念珠菌检查转阴或可疑阳性。无效:病损区无变化,白色念珠菌检查阳性。
1.5统计方法
治愈数和显效数之和统计为总有效例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2不良反应
二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麦角固醇是真菌细胞膜的一种重要成分,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以角鲨烯为起始物,在酶作用下环合成羊毛固醇,进而生成24-甲烯二氢羊毛固醇,此中间体在14-脱甲基酶作用下再经若干步骤催化合成麦角固醇。
唑类抗真菌药以其环上的氮原子与14-脱甲基酶系统中的P450血红素铁结合,抑制了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使14-脱甲基酶系统失活,从而导致麦角固醇生物合成受阻和麦角固醇的合成前体24-甲烯二氢羊毛固醇累积,降低膜内脱氢酶活性,进而使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
麦角固醇与膜上的磷脂结合可增加膜的稳定性,而它的缺乏及固醇生物合成前体的累积会导致真菌细胞膜缺损,增加膜通透性,从而抑制真菌生长或使之死亡。唑类抗真菌药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是抑制口腔白色念珠菌生长的主要原因。另外,它还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真菌固体内过氧化物过量积蓄而死亡[1]。
依曲康唑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有较高亲合力,虽然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症[2]、味觉丧失[3]、蛋白尿[4]等,但目前依曲康唑仍是唑类抗真菌药物中疗效最佳、不良反应最小的品种之一。通过本组研究表明,改用局部涂抹用药,可以避免以上毒副作用,且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疗效显著,给药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苏定峰. 药理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6.
[2] 张俐. 氟康唑的不良反应[J]. 抗感染药学,2005,2(3):139.
[3] 王印其. 伊曲康唑口服致味觉缺失1例[J]. 眼科研究,1996,14(4):276.
[4] 刘海燕,姜玉风. 斯皮仁诺引起蛋白尿1例[J]. 天津药学,1998,10(2):73.
(收稿日期:20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