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例副鼻窦CT影像中鼻道窦口复合体常见解剖变异分析
2009-01-12项晓俊文建军
项晓俊 文建军
[摘要] 目的 提高对常见的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的CT影像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给耳鼻喉科医生提供部分副鼻窦炎发病的解剖基础及临床手术提供必要的解剖依据。方法 选择近期212例副鼻窦CT检查者,经CT副鼻窦冠状位扫描,观察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的CT表现。结果 212例副鼻窦CT影像中,鼻道窦口复合体的变异包括巨大筛泡14例,约占7%;眶下气房(Hallers气房)26例,约占12%;鼻丘过度气化4例,约占2%;钩突肥大8例,约占4%;中鼻甲气化35例,约占17%。结论 鼻道窦口复合体区域解剖变异常见,CT可以给鼻窦炎患者找到部分解剖学基础,给临床鼻内镜手术提供帮助。
[关键词] 副鼻窦CT;鼻道窦口复合体;变异
[中图分类号] R322.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77-02
鼻道窦口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由Naumann首先提出,又称为中筛复合体,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周围一些结构,包括筛漏斗(ethmoid infundibulum)、钩突(uncinate process)、中鼻甲(middle turbinat)(基板)、中鼻道、半月裂(inferior sem- ilunar hiatus)、前中组筛窦、上颌窦自然开口、鼻囟及额窦开口。
由于近年来鼻内镜技术的开展,副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摒弃了原来鼻窦造瘘的方法,改为扩大自然窦口周围结构、让引流更为通畅的术式。鼻道窦口复合体概念的提出,正好促进了鼻内镜的发展。因此,要求影像医生准确地报告这一区域的解剖变异。笔者通过对212例副鼻窦CT影像中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分析,旨在提高影像医师对这一区域解剖变异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搜集2008年7月~2009年6月期间在我科行副鼻窦CT扫描的病例共212例,年龄7~72岁,其中男性127例,女性85例。主诉有头晕、头痛、鼻塞、双侧上颌窦区压痛、鼻衄等症状。
1.2检查方法
采用日立550CT机,冠状位扫描,部分体位辅以轴位。层距5mm,层厚5mm,部分层面采用2mm薄层。
2结果
本次采集的212例病例中,筛泡过度气化14例,约占7%,表现为中组筛窦巨大气房。其中8例引起筛漏斗的狭窄,半月裂接近闭塞,继发上颌窦炎(封三图10);眶下气房26例,约占12%,表现为眶下缘巨大气房影。12例造成筛漏斗狭窄而引起筛窦及上颌窦炎;鼻丘过度气化4例,约占2%,其中2例有额窦炎,可见巨大气房,突入额窦,造成额窦引流不畅(封三图11)。钩突肥大8例,约占4%;钩突向外弯曲1例。中鼻甲气化35例,约占17%,可见副鼻窦炎18例。
3讨论
OMC最常见的解剖变异有巨大筛泡、眶下气房、鼻丘过度气化、钩突发育异常、中鼻甲气化等。OMC解剖变异常引起窦道及窦口的阻塞,导致慢性鼻窦炎经久不愈。也有学者认为OMC解剖结构变异可引起局部纤毛功能障碍,致鼻腔粘液潴留而利于感染发生。如巨大筛泡引起筛漏斗狭窄、半月裂闭塞,导致上颌窦炎。眶下气房造成筛漏斗的狭窄,且与上颌窦自然口接近,易引起上颌窦炎。鼻丘过度气化,可突入额隐窝,引起额窦炎。钩突外侧弯曲,压迫中鼻甲,造成中鼻道狭窄,导致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炎症;钩突内侧弯曲,有人认为是先天性的,有人则认为是继发的,系息肉压迫所致。正常钩突发育CT表现有两种情况:骨板连接到眶内侧壁(筛骨纸板),额窦则开口于中鼻道,此种情况约占80%;若骨板附着于筛顶或筛板外侧,则额窦引流到筛漏斗,约占20%(封三图12)。过去教科书记载额窦开口于额隐窝,其实这种情况少见。以前认为额窦引流路径长,易发生炎症。通过笔者观察,上颌窦炎症明显多于额窦炎症,这即是与前面描述的额窦发育有关,其实额窦引流路径并不长。中鼻甲气化常伴随鼻中隔偏曲。因此有人认为此种变异可能是一代偿机制,目的是使鼻腔保持相对宽度,不因气流过大而损伤骨黏膜。中鼻甲气化是否会引起副鼻窦炎也不是十分明确。
OMC解剖变异的明确在鼻内镜手术中的指导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中鼻甲气化,在鼻镜中表现为中鼻甲肥大,无法明确是解剖变异还是炎症所致增生,必须由影像检查才能清楚(封三图13)。中鼻甲气化十分多见,气化发生在中鼻甲的水平部称板间气房,发生在垂直部称泡性中甲,后者发生率更高。过钩突增生和内移可能被误认为中鼻甲,钩突外移或与纸板融合,手术时可能损伤纸板。过度气化的筛泡骨壁较薄,该变异可增加对额隐窝位置判断的难度,阻碍额隐窝手术的进行。鼻丘过度气化达中鼻甲前上与颅底附着部,开放时可伤及颅底,如果误将过度发育的鼻丘顶当作额窦予以保留,术后将导致筛顶瘢痕化,使鼻额交通受阻。
[参考文献]
[1] 朱炳蔚,赵长青,郝楠馨,等. 不同人群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变异的影像学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5):96-100.
[2] 向雅倩,戴冀斌. 鼻道窦口复合体区的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20(5):648-649.
[3]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0.
[4] 罗道天. 眼耳鼻咽喉疾病影像学图鉴[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7-48.
(收稿日期:200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