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2009-01-12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34期
关键词:防护对策急诊科护士

张 则

[摘要] 急诊科处于抢救生命的第一线,接诊患者多,病情复杂多变,由于工作性质及环境因素,急诊科护士面临众多职业危害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降低危害程度。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63-02

近年来职业安全已成为各行工作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各类突发急危事件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给急救医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身心影响。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及特殊性,不仅使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生活紧张、无规律,而且使其长期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下。以往,医院重视的多是怎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忽视了职工的职业安全。现在研究证明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或防护不当,则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损害,医护的自身安全将直接关系到院前工作的质量。现将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1职业危险因素

1.1感染疾病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经常面对各种开放性损伤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尚未完全确诊或处于某些传染性疾病潜伏期,且许多处置与抢救是在患者尚未明确诊断前进行的。为患者治疗或抢救时,难免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多种微生物,无疑将会增加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同时还有潜在针刺伤的危险,每0.004mL带有HBV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若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则有0.3%感染的危险,针刺伤可以传播20余种血源性传染病[1]。多种呼吸道疾病患者所呼出的空气会污染诊室的环境与空气,具有极强传染性。因此,急诊科护士容易受到某些细菌与病毒的侵犯,容易感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多种疾病。

1.2化学损伤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是抢救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有时为争取抢救时间,来不及进行自我防护就直接接触患者。急诊科护士经常接诊农药中毒患者,反复为患者催吐、洗胃、擦浴等,挥发性农药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吸收,引起中毒,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及心慌等多种不适。处理强酸、强碱类药物中毒时常不慎被残留药物灼伤。对病区内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消毒、灭菌等用到的双氧水含氯制剂、戊二醛、福尔马林等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腐蚀作用,易引起皮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长期吸收可导致中毒。

1.3精神损害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病情急且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患者及家属表现急躁焦虑,对护理程序易产生认知偏差,希望医护人员先为其诊治,稍有怠慢便怨言重重,遇不冷静者谩骂甚至动手殴打护士。长期处在思想高度集中、劳动强度较大、精神过度紧张的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极易患上偏头疼、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身心疾病。急诊科护士经常面临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面对生命的殒落、青壮年的离世、家破人亡的悲剧,在精神上会产生很大的刺激,这些忧伤情绪会影响护士的精神状态及生活态度,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使疲惫感明显增加,出现身体及精神上的种种不适[2]。

1.4物理损害的危险因素

急诊科护士经常陪护患者做各项辅助检查,X线、磁共振、CT等。尽管临床上的照射量为最大允许量,但是仍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白细胞减少、胎儿畸形、诱发肿瘤等。另外,不恰当搬运患者及仪器时,可造成急性扭伤等。病区常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长期暴露可增加眼部炎症、皮肤癌的概率。

2防护措施

2.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对急诊科护士普及职业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可举办多种职业安全学习班,结合事例进行教育,增加风险与自我保护的意识,认识到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提高警惕,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同时医院应制定相应的防护制度、监督报告等,并通过行政手段保证措施的实施[3]。

2.2加强培训,营造护理安全氛围

培训工作对加强急诊科护士自身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医院在知识培训后进行测试,使护理人员真正掌握防范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改变不安全的操作行为,严格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工作中穿好隔离衣、戴好隔离帽,抢救时注意戴好手套、口罩。平时注重各种疫苗的接种,若不慎发生针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处血液,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棉球消毒并按压,做好伤口的保护,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必要时应用药物预防。采用现在提倡的六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4]。

2.3加强护患沟通,提高应对能力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对患者提供的服务不单是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注重感情的交流。急诊科护士应重视情商的培养,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充分认识到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与沟通技巧,理解患者的感受,掌握患者的心态,学会识别潜在的危险行为,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矛盾的激化。

2.4降低心理压力,培养阳光思维模式

业余时间可学习心理学方面知识,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释放内心的压力,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不过分的苛求他人,经常微笑,懂得忍让。对自身的不良情绪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加以调整,改变消极的人生观,培养阳光思维模式,快乐生活,弹性工作,积极面对现实。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放松心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2.5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工作的适应性

在工作之余加强身体锻炼,多做有氧运动。加强营养,合理饮食。在工作中量力而行,若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应寻求他人的帮助,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上的伤害。陪同患者辅助检查时,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也尽量使自己处于安全区域,避免身体直接照射。若陪同患者进入放射区,应穿好铅衣,做好防护。

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各行各业的关注。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性质与环境因素,面临职业危害的危险,希望医院重视急诊科工作,重视职业危害,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急诊科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安心工作,将职业危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尹爱华. 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及预防对策[J]. 当代护士,2005,2(1):29-30.

[2] 王春玲. 急诊科护士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J]. 中华现代药物应用,2008,2(2):119

[3] 林金玲,李燕霞,冯晓薇. 急诊科护士受伤害原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75-77.

[4] 张志明. 急诊科护士风险因素及防范[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125-126.

(收稿日期:2009-08-26)

猜你喜欢

防护对策急诊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研究
关于高校门户网站安全问题的思考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