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20例临床分析
2009-01-12陈树军郎晓讴张春阳李智张少军
陈树军 郎晓讴 张春阳 李 智 张少军
[摘要] 目的:分析疝环填充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原因,探讨临床防治对策。方法:对20例腹股沟疝在疝囊高位结扎后行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45 min。感染发生于术后3周内12例,发生于3周后8例,其中4例再次手术去除补片,另外16例全身应用抗生素或局部换药治疗,均治愈出院,随访6~18个月感染无复发。结论:人工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发生术后感染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去除补片或应用抗生素治疗。
[关键词] 腹外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感染
[中图分类号] R656.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185-02
近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由补片所带来的感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将2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6~82岁,平均65.4岁;分类:腹股沟斜疝15例,直疝5例;其中双侧斜疝4例,双侧直疝1例;复发疝7例,嵌顿疝急症手术8例。按中华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学组于2003年8月制定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的分型法,本组Ⅰ型疝2例,Ⅱ型疝12例,Ⅲ型疝6例。
1.2手术方法
多数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进行,部分患者在局麻下进行,作平行腹股沟韧带之切口,长约4~5 cm,游离疝囊,精索及疝囊高位结扎与传统手术方法相同。网塞放在内环处填充疝环的缺损,边缘缝合3~4针固定,游离精索,网状补片放置精索后,精索从补片圆孔通过,补片紧贴腹股沟后壁缝合固定,补片固定后重建皮下环,常规缝合切口各层,术后用小沙袋压迫切口24 h。所用修补网片随机应用Bard聚丙烯网片疝修补15例,强生Prolene修补网片修补5例。
1.3 感染治疗过程
本组腹股沟疝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45 min。术前30 min应用抗生素,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 d。术后3周内发生感染12例,表现为术后3~4 d切口红肿,给予75%酒精局部湿敷1~2 d,无效,拆除切口缝线1~2针,见切口下有暗红色积液渗出,探查见创面一般深及皮下组织,未深及补片,留置引流条,全身应用抗生素1周,2~4周后治愈。病程长于2周,配合局部理疗4例。3周后发生感染8例,患者切口拆线后,逐渐出现红肿、渗出,为淡黄色脓性渗出液,菌培养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5例,革兰阴性菌1例,混合感染2例;予以局部换药治疗,4周后治愈4例;感染深及补片,补片外露4例,病程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去除补片后治愈。
2 结果
所有患者治愈后,随访6~18个月,感染无复发。
3 讨论
植入的人工补片与周围组织的融合包括2个方面[1-4],早期是补片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细胞浸润,持续时间为48~72 h,然后炎性细胞在补片的孔隙中逐渐被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所填充,在理想环境下,形成新的筋膜样组织,一般在术后1周达到高峰,随后是组织重塑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持续到术后半年左右,使补片与组织的融合更加稳定、牢固,更加适应周围的生理环境。宿主对补片的反应有差异,炎症持续时间不同,持续时间越长,组织相容性越差,感染的概率越高。同时,补片本身的材质不同,也是影响组织愈合的因素之一[5-8]。补片植入的初期,周围组织的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可导致其周围的渗出、积液,多是由于组织对材料产生炎性反应的结果。
根据国外的临床资料[9],疝修补作为无菌手术,无论是否应用补片,其感染的发生基本上一致,总体发生率较低(1%左右)。
本组20例中有4例需要去除补片,病程约4周。临床上表现为手术数周后出现急性炎性反应症状或类似于切口的脂肪液化,产生无痛性的窦道,可以见到位于深层的补片,在这种情况下根治感染的唯一方法就是去除补片。一般术后早期的感染多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所致,而迟发性深部补片感染可为革兰阳性菌也可为革兰阴性菌所致。
与网片有关的感染多是由于细菌渗入到这些材料的缝隙或网孔中,并发生繁殖引起的,如果应用网孔过小的网片,如膨化聚四氟乙烯(e-PTFE),因网孔过小,细菌能通过,但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不能通过,一旦感染必须取出,所以建议使用大网孔如聚丙烯网片[10-15]。
如经上述处理,感染未得到很好控制,有扩大的趋势,应取出补片,补片取出后暂时不要再放置。
[参考文献]
[1]Aufenacker TJ,van Geldere D,van Mesdag T,et al. The role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prevention of wound infection after Lichtenstein open mesh repair of primary inguinal hernia: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nn Surg,2004,240(6):955-960.
[2]Aufenacker TJ, Koelemay MJ, Gouma DJ,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prevention of wound infection after mesh repair of abdominal wall hernia[J]. Br J Surg,2006,93(1):5-10.
[3]张星,李晟玮,高卫国,等.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154-155.
[4]冯琳.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2):68-69.
[5]何明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 5(1):81-82.
[6]赖仁展,赵兴文.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4):143-144.
[7]米万学.疝修补术102例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34.
[8]李伟丽,朱东晨,李新建.提睾肌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及处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27.
[9]Lohsiriwat V, Sridermma W, Akaraviputh T, et al. Surgical outcomes of Lichtenstein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for acutely incarcerated inguinal hernia[J]. Surg Today, 2007,37(3):212-214.
[10]Horharin P, Wilasrusmee C, Cherudchayaporn K,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lor-made mesh plug herniorrhaphy versus Lichtenstein herniorrhaphy versus Bassini operation: a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J]. Asian J Surg,2006,29(2):74-78.
[11]任连文.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92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5):141.
[12]赵新.无张力疝修补术105例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155-156.
[13]马金广.185例改良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191-192.
[14]姚文龙,杨红,杨晴.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42-143.
[15]尹继波.赫美T4平塞复合补片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24,31.
(收稿日期:200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