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促进策略研究
2009-01-12闫红梅赵东辉罗佳伦惠珊
闫红梅 赵东辉 罗佳伦 惠 珊
[摘要] 目的: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安全套使用促进技术策略提出较全面建议。方法:一对一访谈和小组讨论结合确定调查内容,加入2008年4~6月开展的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问卷同步调查。结果:促使MSM人群最近6个月肛交性行为中坚持用套80%以上的原因是对感染艾滋病性病的恐惧;最近1次未使用安全套样本中,近90%与安全套使用信念不坚定有关。结论:在艾滋病基本知识教育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使人群对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可怕后果产生发自内心的恐惧并不断强化,应是未来开展MSM人群安全套促进工作的主要技术策略。
[关键词] 艾滋病;安全套使用;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051-02
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疫情严重且发展迅速,针对该人群的疫情控制工作已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课题[1-4]。而在各项干预措施中,安全套的坚持使用水平决定着艾滋病疫情控制效果[5]。但近年的各类抽样调查中,安全套使用率大多不超过50%,这部分与安全套使用促进的技术策略缺乏有效性存在一定关系。国内该方面研究多集中在以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为基础的探索,但未见以坚持使用安全套原因为基础的大样本调查,本研究则从两方面同步探索,以期对有效的MSM人群安全套促进技术策略提出较全面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工作方法和内容
①研究者为一对一访谈工作经验丰富的MSM志愿者小组骨干5人,深入探讨安全套使用和不使用的可能原因;总结、筛选;小组讨论确定选项,均为单选;将相应内容加入2008年4~6月开展的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问卷中同步调查[5]。②在哈尔滨市(同伴推动抽样法)、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市(分类滚雪球抽样法)开展调查。由固定、经过培训专业人员一对一问卷调查,严格防止了非MSM参与和样本重复。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性行为情况、不使用和坚持使用安全套原因、吸毒行为、预防干预服务覆盖及性病求医情况等,并采血检测HIV、梅毒、HCV抗体。
1.2 统计学方法
数据管理分析 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双份录入,一致性校验发现录入错误并修正,SPSS15.0统计分析。
2 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1 353人,年龄18~70岁,中位数26.0岁。未婚、离异、丧偶占78.2%,在婚、同居占21.8%;初中及以下占26.6%,高中和中专占43.0%,大专及以上占30.4%;无收入占33.6%,月收入1~1 000元占21.0%,1 001~2 000元占33.0%,2 000元以上占12.4%;本省户籍占95.4%,汉族占94.6%;家务及待业占14.0%,学生占21.8%,教师、医务、干部职员占10.5%,商业服务、餐饮食品占24.9%,工农及其他占28.8%;自我认同是同性恋占60.6%,双性恋占32.7%,异性恋占3.3%,未确定者占3.4%;寻找性伴主要通过互联网41.4%,酒吧、歌舞厅、茶室、会所占24.0%,浴池、桑拿、足疗、按摩占20.7%,公园、公厕、草地占10.8%,其他3.1%。入选样本发生首次插入性性行为者年龄12~40岁,中位数20岁。67.2%的入选者第一个性伴是男性,首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年龄13~50岁,中位数20岁。最近6个月,83.8%的样本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无保护率为55.4%,其中4.6 %(85/1 353)的样本与男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无保护肛交率44.7%。1 097人应答了最近6个月男性伴数为1~200个,中位数2个,其中56.7%有2个以上男性伴; 22.1%的样本与女性发生过性关系,无保护率70.2%,296人应答了最近6个月的女性伴数为1~30个,中位数1个,其中15.2%有2个以上女性伴;0.9%的样本曾有过吸毒行为,0.5%的样本有注射吸毒行为,其中1例样本在最近6个月内有1次与别人共用针具史。样本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8.8%,15.1%的样本自诉最近1年内出现过性病症状,正确求医率52.9%,最近1年预防干预服务覆盖率80.6%,接受HIV检测并知道结果比例为36.7%。HIV感染率2.3%(0.3%~4.5%),梅毒现患率14.8%(5.3%~24.5%), HCV感染率0.5%(0.0~0.9%)。
2.2 未使用安全套的直接原因。
2.3 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直接原因
3 讨论
结果显示,80%以上促使MSM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原因是对感染艾滋病性病的恐惧,说明采取多种形式使人群对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可怕后果产生发自内心的恐惧,应是未来开展MSM人群安全套促进工作的主要技术策略。另外部分受调查对象认为对方安全或熟人就放弃用安全套,说明艾滋病基本知识教育的不可偏废,所以相关工作必须建立在艾滋病基本知识教育基础上,做到“有知的恐惧”。同时,结果也表明近90%的服务。
分析发现,同伴和专业人员教育在促使人群坚持用安全受调查人群最近1次未使用安全套与安全套使用的信念不
坚定有关,而且其中多数接受过干预服务,说明安全套促进工作需不断强化。
由于MSM人群发生性行为的随机性,发生性行为时身边没带安全套者占较大比例,所以在人群经常活动的酒吧、浴池、公园等场所发放免费安全套仍是一种需要坚持提供的干预套的直接原因中所占比例较低,说明真正对目标人群坚持用套起作用的因素在于所获得的信息本身而不完全在于是否采取了面对面的形式,这给了扩大干预覆盖面工作一个很好的提示。本调查虽然样本的干预覆盖率较高(80.6%),但由于人群特点和以往的干预工作主要集中在酒吧、浴池、公园等半公开的MSM活动场所决定,实际上对整个人群的干预覆盖有限,但要控制艾滋病疫情,干预覆盖率必须达到80%以上[5]。只在传统场所开展干预工作几乎不能实现艾滋病疫情的控制,而无论从日常工作中了解还是相关调查显示,MSM人群中半数以上通过网络寻找过性伴,其中70%以上都会发生真实性行为[7-8]。所以,以网络为平台迅速扩大干预覆盖面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须深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07.
[3]何勤英,吴学庆,韩德琳,等.2004-2007年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与危险行为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8,23(4):222-224.
[4]冯连贵,丁贤彬,卢戎戎,等.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高危行为和性病艾滋病感染率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07,7(5):483-486.
[5]亚洲艾滋病委员会.重新审视亚洲艾滋病运筹有效对策[M].新德里: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3.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中心.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方案(EBOL).2008-03-27.http://www.chinaids.org.cn/n435777/n443716/7120.html.
[7]甘春霞,张娟娟,罗炎平,等.中小城市男男性接触者网络接触与高危行为的关系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21(4):315-317.
[8]王全意,Ge Lin,Michael W Ross.男男性接触者的危险性行为:一项通过互联网的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5):335-337.
(收稿日期:200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