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关注CSR
2009-01-11张墨宁
张墨宁
“对外投资不是零和游戏,必须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在努力寻找商机、推动投资收益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推动社会责任,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增长。”在11月3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对即将进入FDI(对外直接投资)轨道的中国企业提出了期望。
洽谈会汇集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或机构、驻华使馆、金融机构和企业以及联合国有关机构,对即将“走出去”的企业应该如何在投资所在国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给予了充分关注。会议下设的主题论坛和分论坛上,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不绝于耳。
“软硬兼守”——尊重对方规则
“走出去”企业必须将对方的规则放在与母国规则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硬规则”是对方的法律法规,“软规则”则是其风俗文化。只有遵守“硬规则”,尊重“软规则”,中国企业才能被当地社会容纳和接受。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名誉会长曾培炎在致辞中即指出:“中国企业要深入地研究投资对象国的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善于把握市场的机遇,有效应对潜在和现实的风险,积极介入各种投资合作平台,因地制宜地实现与投资所在国的共同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则从规避风险的角度阐释了遵守规则的必要性,他称,企业要从投资所在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出发,加强调查研究,熟悉当地政策,法律和市场规则,做好长远规划,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避免盲目性,从源头防范风险,只有科学规划,谋定而后动才能化危为机。
而对于中国文化传播的“走出去”战略来说,“软规则”分量更重,“主张坚持文化包容精神,尊重不同文明,避免世界影视文化纯粹商业化、单一化、简单化的情形。” 中国国家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田进强调,在开展广播影视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中国投资企业既要遵守本国的法律法规,更要遵守对象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各地文化差异。
中国获投资所在国赞誉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介绍,截至2008年末,境外中资企业雇用外方员工达到45.5万人。中国企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参与建设的铁路、公路、电力等项目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发展,例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在赞比亚,中冶集团在巴基斯坦为投资项目所在地的人民无偿提供医疗设备及服务,捐助当地的教育和免费供水供电,正是由于发掘发挥了各方互补优势,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才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良好的口碑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也树立了必须参照甚至超越的榜样。中国对外投资的后继者必须使当地的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当地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斯里兰卡企业发展和投资促进部部长Hon. AnuraPriyadharshana Yapa在会上即对中国公司赞誉有加:“现在有很多中国公司在斯里兰卡承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促进了斯里兰卡的发展。此前一个由中国公司承建的案例就是电站,这个电站将在2010年竣工。”
“走出去”代表的是大国
“中国长期以来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帮助,现在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尤其与非洲、拉美等国家的合作,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称自己在联合国工作时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情谊。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能源和资源方面的合作,投资到发展中国家不能仅仅要他们的产品,更多的是要帮助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国应当建立一个有别于对其他国家投资的新样板,让发展中国家看到未来的希望,尤其是非洲国家和地区。何茂春建议首先要掌握国际质量标准,注意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品牌,其次在保护好自己知识产权的同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以人为本。
他说,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不仅代表自己的企业,还代表国家的形象,代表一个大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