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抹灰施工工艺在高层框剪结构中的应用

2009-01-09陆总兵陆艳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

陆总兵 陆艳辉

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抹灰容易造成裂缝、空鼓、脱落现象,这是工程质量通病,往往造成业主投诉、纠纷和索赔等后果。近年来随着施工水平的提高,施工质量标准也不断提高,免抹灰施工工艺在高层框剪结构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现浇墙板;免抹灰;施工工艺;高层框剪结构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143-02

一、工程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保证主体结构外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在实际施工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根据规划院指定的坐标点和水准点,引测到施工现场,投测在永久性建筑物上,并保护起来。水准点是竖向控制的依据,要求一个施工场区内设置不少于3个,点与点间距离50~100m,以利于互相通视和校核,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以便于保存、查找、引测。

2.主体竖直控制线利用经纬仪和采用借线法,进行垂直度的控制和轴线的引测,根据各层选出的测点始终按控制线用经纬仪向上投测,并用钢尺实量其间距作校核。除主轴线竖向控制线外,外墙面窗口均弹上口的中心垂直控制线,电梯井道要弹出井道中心垂直控制线,用以控制各层间垂直度。各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主体结构各层施工时必须加强控制,平面轴线是确保设计轴线和细部线准确的基础,同一层上所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

3.标高基准点的测设必须正确,同一层不少于3点,以便于互相校核,其3点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其平均值作为平面施工中标高基准点,为控制墙体混凝土浇筑时的上标高及顶板支模和浇筑混凝土的标高,当墙体模板支设完毕后,将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墙体钢筋或其他过渡引测点上。墙体拆模后,在墙体上测出结构1m线以供下道工序使用。

二、钢筋安装工程

1.严格控制钢筋的配料尺寸认真做好钢筋抽筋翻样工作,保证加工尺寸准确。要使配制的各种钢筋和箍筋平直、方正及弯钩准确,应严格把好配料关。

2.钢筋接头和绑扎为保证搭接范围内的钢筋密度不增加,以便于混凝土浇筑和节约钢材,必须进一步推广粗直径钢筋的机械连接和焊接。绑扎钢筋的扎丝多余部分应向构件内侧弯折,以免因外露形成锈斑,影响混凝士观感质量。

3.确保钢筋生根位置准确采取以下措施:(1)在柱的施工中采用定位套箍,卡住主筋确保其位置,套箍按柱的断面设计制作;(2)在剪力墙钢筋根部采用梯形定位套箍,用来固定主筋不位移,并控制好排距。

4.墙横向钢筋的控制墙横向钢筋即水平筋的排距和内外竖筋距离的控制,采用竖向定位梯形撑,将此支撑埋于墙内,可采用14~16钢筋焊接,间距1.2~1.5m。

5.钢筋保护层用塑料卡垫环,钢筋刚好卡入塑料环中,改变砂浆垫块的“面”接触为“点”接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留痕迹。按钢筋直径与保护层要求选配多种规格的塑料卡环,来满足不同规格钢筋的需用。

6.钢筋半成品运输保护工作要确保到位,在模板面采取木板等物品作垫底保护,严禁在模板上拖运钢筋而破损模板。

三、模板设计及支设

免抹灰的前题就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要达到这一标准,模板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模板支设必须牢固、严密,决不允许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涨模和漏浆现象,对模板的平整度的要求较高。

1.我们采用18㎜厚的多层涂塑胶合板,木龙骨用100×100㎜、50×100㎜木方。木方要进行挑选,双面刨光,统一厚度。靠墙木方要三面刨光才能保证阴角处严缝不漏浆。

2.顶撑用碗扣钢管加游托,顶撑间距和龙骨间距按施工荷载经计算确定,确保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上下楼层的顶撑要上下同轴,顶撑下要加木方。

3.柱梁模板安装工艺

(1)按照柱边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的预留插筋上离地5~8cm处焊上防止模板位移顶筋。

(2)柱根部进行清理,按照柱子外皮线粘贴20mm厚海绵条,防止柱模下口漏浆产生烂根,注意海绵条不压线。

(3)将柱模、梁模安装就位,安装穿柱、穿梁螺栓时应外套PVC线管,以便于拆除。保证模板强度、刚度,防止涨模和漏浆。

(4)柱模四面支撑和梁底模支撑必须牢固稳定。

4.剪力墙钢大模板安装工艺

(1)钢大模高度比层高减去板厚的净空高2~3cm。

(2)阳角模四周加角钢边缘打孔,与平模搭接加螺栓连接,阴角模与平模采用搭接加勾头螺栓连接。

(3)电梯间模板采用整体式筒子模板。由4个合页式角模和4个平模铰接组成,筒子模内侧上下各设4条活动丝杠,为整体吊装就位时校正固定模板使用。

(4)门窗洞口模板改为角钢活角连接的组合模板,以保证模板的装拆灵活,保证洞口混凝土阴角方正和阳角完整。门窗洞口模板就位后,根据垂直控制线及位置线进行调整,用钢筋上的500mm水平线挂线调整门窗洞口标高,并用木楔临时固定。焊接模板顶筋,防止门窗口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变形或位移。

5.楼板模板安装工艺

(1)根据墙体500mm水平控制线,弹出阴角模下边线,经过复检,无误后进行支模。

(2)模板标高及平整度的准确控制,是保证混凝土顶板施工成功的前提,因此,工程施工中要专门设置测量人员。在每层梁及顶板支模前,必须对该层的标高及轴线进行准确的施测并复核,并要求每间模板面的平整度偏差小于2mm。在铺板前要拉水平线,调整标高和平整度后方可铺订模板,平面模板不合模数时必须补在中间,找零的板缝要刨直,板与板的缝要做成“硬拼缝”,不允许用海绵条或胶带粘贴,更不允许用水泥腻子找平。

(3)房间四周靠墙的木方要挑选平整光滑的木方,在铺木方前必须在木方上口向下3㎜左右位置贴上海绵条,密封后用木方进行顶紧,要求木方紧贴墙面为宜。

(4)跨度大的板要按规定中间起拱,严禁板四周起拱。

四、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要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柱墙浇筑按规范要求分层浇筑振捣。板浇筑前要按常规做法标出水平控制点,振捣方法要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根据水平控制点拉线用2米刮尺将混凝土刮平,再用木抹子将混凝土抹平,等混凝土收水时再进行二次抹压。按照规范要求加强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等。混凝土的拆模强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方可拆模,对拆下的模板应按规格分类堆放并做好清理修补工作。

3.严格按照以上施工工艺施工的混凝土,其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一般不会产生大的观感缺陷。对存在的少量气泡及模板拼缝痕迹等细小弊病,可进行处理,其方法是先凿掉或刷掉松散部位的水泥浆,或用角磨机磨平局部突出部分,使用与结构混凝土相同品种的水泥配成聚合物水泥专用腻子填实小气泡,板痕迹用细砂纸打磨抛光,直至表面色泽、光洁度一致。

五、刮腻子

墙面,天棚刮腻子前,首先满刮粉刷石膏底子一遍,其厚度为8~10mm,以增强混凝土与腻子的粘结力,然后再按阴角水平线用白水泥腻子做重点找方、找直处理,最后再按普通工艺刮腻子。

六、结语

现浇混凝土楼墙,板底免抹灰技术是综合性较强的施工工艺,首先要有较好的模板和专业技术过硬的木工班组,同时还要求现场各个工种的密切配合和各个施工环节的严格监控,才能达到理想的质量目的。由于不采用传统的板底粉刷抹灰,彻底杜绝了天花粉刷空鼓、开裂及粉刷层脱落等的质量通病,显著提高了工程质量。由于此项技术比普通墙、板底粉刷少了一道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增加了房间的净高,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住宅现浇混凝土楼墙、板的施工中,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陆总兵(1962- ),男,南通市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陆艳辉(1989- ),男,供职于南通市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电力工程焊接施工工艺创新研究
MSS40移动模架连续后退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工艺的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优化TP347炉管施工工艺
柔模支护施工工艺中存在问题
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探讨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