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教师的自我拯救
2009-01-08朱国忠
朱国忠
今年夏天,我读到苏州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薛元荣、许金龙二位老师提供的一个案例:2006年,薛老师接手一个新的毕业班。这个班比他原来带的班“实力”强多了。不少学生上进心强,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但教这么一群“英才”,薛老师快乐不起来,因为磨合起来非常困难。麻烦还不止这些。班上的一批拿得出手的作文,都是依靠“作文大全”里的资源,作文“技巧”的痕迹太浓。要他们写出“真情实感”,他们根本就不理会。薛老师想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遭到冷遇。上课时,几乎无人发言,因为考试不考“发言”。薛老师想方设法与学生沟通,甚至给每位学生送生日礼物。但这样的“感情投资”还是令薛老师难以走进他们的心灵。班上好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双休日补“奥数”,做大量的习题。如此紧张,只为考上本镇唯一的一所好初中。他们主动找薛老师的时候,只为问语文测试的分数。家长对薛老师也有意见:不凶、作业少。薛老师不免感到自己有些落伍了。但薛老师始终没有放弃,他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寒假作业:给老师写一封信,可最后没有收到一封学生来信。薛老师不禁想问他的学生:除了分数,难道你们真的不再需要什么了吗?
这班孩子怎么了?
薛老师在追问,大家也在反思。冷静地审查这班孩子的外显情态,我们就会发现:案例中的孩子唯一的乐趣便是机械化生产作业;唯一的价值标尺就是有利于考试;唯一的牵挂和生存动力就是考试成绩;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本镇的一所好初中。他们除了分数,真的不再需要什么了,也无法再需要什么了。显然,这班孩子被模塑成了单向度的人,单纯为考试而生存的人。这种异常的心理症候,我们不妨可以称之为“考试偏执症”。
这班孩子为什么会普遍出现“考试偏执”倾向呢?孩子是不可能天生如此的,心理出现异常,仅仅归因到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原因在别处。案例中的家长害怕如果还给孩子一个健全快乐的童年,就会欠他们一个有所作为的成年,所以他们双管齐下追求高分:一是将孩子卷入没有止境的作业大战,鼓励他们以军备竞赛的模式去完成海量作业;二是强硬地向教师施加压力。逼迫教师对学生“横眉冷对”,铺天盖地地布置作业。案例中的学校要生存,要让人民“满意”,不抓分数也难。学校领导和众多教师顺应环境,现实得向原本处于地下状态的应试集团“投诚”了。我们不禁要追问:家长爱孩子为什么只为高分而疯狂?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为何放弃对应试逆流的抵抗?答案很明确,因为镇上好的初中只有一所,入场券就是高分。至此,这班孩子出现考试偏执的根源已经水落石出:社会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缺乏!
看来,这班孩子是丢失自我情感的受压迫者,是科学主义教育的受害者。所谓“考试高手”、“英才”,不过是“问题学生”的代名词。非理性、非伦理的“功利文化”严重污染了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扼杀了学生生命的激情与柔情,使得他们出现了心理障碍:自闭与自傲,冷漠与麻木。情感之流已经干涸,情感的土壤已经沙漠化。他们只想也只能从考试中获得聊以自慰的“成功感”,人生唯一的乐趣。由于应试通道极度膨胀,他们和世界进行联系的其它通道,包括情感通道均被挤压而萎缩乃至关闭,天然的沟通触角也严重退化。学生长期得不到情感教育的滋养自然会成为“空心人”。值得关注的是,正是情感的弱化乃至缺席,加大了学生的考试偏执指数,考试偏执反过来又进一步冷却、沙化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发集体失语。由于成人的功利文化,在人的发展性价值和学习的目的性方面存在严重的偏差,直线思维、外部链接的结论对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产生了误导。学生被支离了自我,断送了尝试多样性、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断送了运行持续化真性成长的语文新教学的可能性。学生在对新型的主体真性教学、师生沟通方式不能作出响应,不能进行自我刷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薛老师对考试偏执、情感沙化的危害性的认识是相当深刻而明晰的。职业道义感驱使他坚持不懈地采取了一系列“拯救”行动。薛老师不愧为一个顽强的抵抗者。他全力抵抗着学生单轨运行的惯性,抵抗同事好言相劝的同化,抵抗着学校“质量”定性的管理,抵抗家长工具逻辑的挤压。他无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执著于新课程全面发展人,真正发展人的理想,把学生的真性成长看得高于一切。他对学生的爱带有春天的企盼、暖流的温度、泉水的无私、绿叶的真诚。他还是一个可敬的血色骑士,今日教坛的堂·吉诃德。他单枪匹马向由社会、学校、家长联合推动的功利主义风车发起一次又一次勇猛的冲锋。但由于以功利主义为轴心的风车力量过于强大,注定在初始阶段,薛老师的奋斗会具有悲剧色彩。
薛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真实的学习,尝试新型的学习方式,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都是完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的,和当今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因而他的前途是光明的。“落伍”正是他的先进之处。孩子们也是有希望走出困境的,他们应该得到解放。教育,需要自我拯救。
一、坚守长线抵制,建设可持续合作的团队。学生小学前五年的考试偏执得到强化,已经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现在要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自然会出现强烈的防御性抵抗。试想,以一年的清泉去湿润五年的干涸,一年的小树去绿化五年的沙地,会有明显的短期效果吗?因此,我们必须打持久战。教育需要理想与信念,需要愈挫愈勇的斗志。我们应该洞悉:越难以抵抗,越表明需要抵抗,越是孤独,越证明抵抗的大众价值。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改变总在坚持之后,尽管会出现教育能量的“熵”现象,但有行动终有改变,有抵制必有扭转。我们要做现实中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实现有效的长线抵制,我们还需要搞好接力赛。以“理智的真爱”为内核,以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真性的成长为焦点,在前任和后任老师之间实施搭桥工程,形成共识理念,协和教学策略,缔结教学的历史共同体。小学和初中同为义务教学阶段,薛老师完全可以和初中的老师加强交流合作,完成同质衔接。
二、坚持情感教育,找到心灵沟通的良方。要能触动学生,改变学生,首先要达成师生情感的积极沟通。薛老师显然知道这个道理,也作了一些努力:既有生日礼物类的感情投资,又有假日通讯类的沟通途径。但是学生长期缺乏情感交流,出现了内在休眠性反应,没有作出教师所期待的回应。怎么办?要进一步唤醒情感功能,提升沟通效能,我们可以采用交往模式、情知教学模式、认知切入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尝试和学生共同训练同理敏感度,互动传递同理心。我们可以尝试确立、辨识“问题归属学生意识”或“问题归属教师意识”。属于学生的问题,可以依据团体动力理论,发挥领袖角色的影响力,连通其他学生的情感,直至对教师合目的性的教育作出明敏、强烈而丰富的响应。属于教师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找到连同师生心路的虫洞——师生情感的共振点,从而在顺应中改变学生。我们不妨从学生最关心的地方开始沟通,可以就是考试,就从考试策略谈起。另外,写信,也许是交流的好办法。孩子不给你写信,你就可以给孩子们写信。只要流淌真情,意味深长,成功发送“我向信息”,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考试偏执的危害性,明晰未来社会对于T型人才的要求,学生的心门一定会被叩开,情感理解和回应的阻滞、中断现象一定会被解除。
三、强化教育魅力,展现激动人心的美妙。当我们难以改变学生的时候,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个人的感召力是不是太弱了。此时,我们应该大练内功,强大自己的教育魅力:生长明晰的、善的教育信念;练就T型艺术才能;探索个性鲜明的“另类课堂”,引发内在冲突的“深度课堂”,使课堂秉有不可抗拒的引力、喷薄而出的能量;珍爱绿色孤独,汲取教育名著的养分,不断醇厚思想的浓度。同时,我们也可以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建立“思考之室”,通过匹配性的阅读来展现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可能世界的无限精彩,撑开学生狭窄的天地。我们还可以精心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在成长于自然、生活于社会、认识我自己、陶冶于文化的过程中,体验到应试生活之外还有更令人憧憬与遐想的学习生活——天堂般的美妙、嬉游般的情趣、拔节般的快乐。到那时,语文新课程定能裹挟心灵,就不仅仅是吸引了。
如果我们还能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的长远着想,为他们学习方式、生存方式的转变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借助于临床性策略帮助他们摆脱“习得性无助”的窘境;如果我们能够平移华德福模式,将学生智力的发展融入到他的精神和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去;如果我们保持了知识源头活水的清洁与滋润,使学生的知识学习、生理成长与精神成长三种力量协调共进;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阐释自己的教育新主张,广泛地寻求社会理解与支持,渐进改变整体环境和评价机制,使课标、教学、考试优化整合,我们就会有新的发问:这班孩子怎么了?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变化?
这种变化,首先要靠来自教师自己的改变。从点滴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自己所教的班做起。
(作者单位:江苏通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