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厥文与顾振乐的“布衣交”

2009-01-08华振鹤

钟山风雨 2009年6期
关键词:嘉定墓志印章

华振鹤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1895-1989)逝世20周年。关于他的许多事迹,如筚路蓝缕创办新民机器厂,倡导实业救国,创建中国民主建国会,以及坚持抗日、反对国民党统治等,早已广为人知。然而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书法,专攻孙过庭“书谱”,作品刚柔相济,枯润兼生,气势豪放,洒脱自如。从他1977年书赠顾振乐的《北戴河听雷》诗中,便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那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拨乱反正的1977年上半年,胡厥老已经恢复了副委员长职务。一天,他郑重其事地托其三弟胡叔常(民建上海市委常委暨上海工商联常委)物色一位篆刻高手刻两方印章,若能由同乡嘉定籍的篆刻家来刻更好。

叔常先生受命后,时时留心遴选,终于通过徐汇区工商联主任朱保洪推荐,找到了最合适的人选——顾振乐。

顾振乐,字心楳,号乐斋,1915年生,原籍嘉定,1937年定居上海,上海市中药职校的语文教师。他是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诗人、中国书协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出版书画篆刻集两部。此外,他还热心家乡文化事业,很关心嘉定竹刻、嘉定昆曲及文物收藏等方面的工作。对于胡厥文这位家乡耆宿,他早就心向往之。所以,当叔常先生登门拜访,说明来意后,他就一口答应,很快按要求精心篆刻了“胡厥文印”、“再髯”两方印章。

这里要对“再髯”两字作一说明。原来,厥老一生两次长髯。第一次在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进攻上海闸北地区,守军第十九路军奋起抗击时。义愤填膺的他,动员组织上海几十家机器厂转产武器弹药,支援前方,同时开始留髯,向世人表示“未逐倭奴,不容除剃”的决心。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才剃掉长髯,并作《乐府·薙髯乐》记其事。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他在悲痛之余又再次蓄髯,以志不忘。“再髯”一印,即由此而来。

胡厥老收到了印章,连声说刻得好。半年后的1977年10月,他来上海视察,邀顾老到静安宾馆会晤。

两人首次见面即赋诗作书,很是投缘。厥老鼓励这位小他20岁的同乡坚持诗书画印创作,建议他出印谱,还兴致勃勃地当场写了印谱题签为赠。不久,顾振(下转56页)(上接55页)乐又收到厥老手书的创作于1976年7月24日的《听雷诗》。诗曰:“沧海浩无际,宵来风雨重。逍遥闻霹雳,宁静听涛松。心境明如镜,胸怀寄太空。雷声遍大地,魔鬼潜无踪。”

胡厥文爱喝酒,尤爱黄酒,酒量甚大,又喜啖蟹。每年10月蟹肥时,必来上海,一来便邀振乐先生啖蟹饮酒,畅叙乡情友情。这时的他们,早已忘却身份的差异,俨然成了故人相逢的“布衣之交”。20世纪80年代中叶,厥老体力渐渐不支,不能再来上海,但彼此联系并未中断。

1989年4月16日,胡厥文不幸逝世。民建中央决定将厥老归葬嘉定松鹤公墓,并按其遗愿请其挚友韩秋岩撰墓志和铭文,请顾振乐书写,分别刻在墓碑背后和墓穴盖上。墓志较长,铭文却只有短短四句:“忧国危亡兮蓄髯鸣高,报国苦短兮耄耋争皓。仰旭日之皎皎兮肝胆相照,看神州之欣欣兮九泉含笑。”精确形象地概括了厥老一生。

可惜的是,此墓后来经过改葬,重新撰写墓志、铭文,原来的两块据说已不知去向了。至于两篇文字的原文墨迹,则仍由嘉定博物馆保存。

胡厥老虽然过世,顾振乐老先生对这位“练川(嘉定古名)望族”始终充满景仰之情。1997年10月,厥老的公子胡世孚整理老人遗墨,编成《胡厥文诗书选》一册,请顾老过目,并索题跋。顾老当即赋就七律一首:“练川望族一诗翁,爱国兴工气贯虹。抗日蓄髯明心志,安邦参政辅才功。公余书法过庭帖,痴守晋唐草圣风。墨迹长留凭纪念,搜将付梓喜由衷。”这一首诗刊登在《胡厥文诗书选》扉页,由此也见证了两位老人非同寻常的“布衣交”、“诗友情”。■

猜你喜欢

嘉定墓志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自制橡皮印章
小记者在行动
——小记者在超市宣扬“感恩环卫”系列活动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
赋与唐代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