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艺术家戴涯
2009-01-08朱志新
朱志新
戴涯(1909-1973),原名戴忠勳,1909年6月30日生于江苏镇江溧阳码头4号一个经营绸布业、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他的故居现在仍由戴氏子孙居住。
戴忠勳自幼喜爱戏剧。进入镇江润商小学(现镇江宝塔路小学)、润州中学(现省镇江中学)后,戴忠勳的文艺天赋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发挥。1927年,戴忠勳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5月6日,在参加杭州全城“公民教育演说竞赛”中,他以精彩的发言、杰出的口才,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演说激情,荣获“第一锦标”。之江大学停办后,戴忠勳转学到南京,在金陵大学文学系就读。在金陵大学,戴忠勳于1929年参与组织了金陵大学剧社。1930年,金大剧社和校外文艺力量汇合,发展成南京市金陵剧社。也就在这个时期,戴忠勳为自己起了艺名戴涯。他喜欢“涯”字的空灵隽永、豪放阔朗,一若辽阔的空间可以给人无限想象;他还喜欢“涯”字的天马行空、出凡脱俗,仿佛无边的蓝天可以尽情驰骋……这位把名字改为戴涯的话剧青年,决心在戏剧舞台上纵横驰骋,志在万里,豪情直指天涯;当然,他怎么也不会料到,在人生舞台上,他将甘苦备尝,荣辱兼收,直至艺术生涯终结。
戴涯在南京金陵剧社的突出表现,引起了正在南京从事进步戏剧事业的田汉的注意。1933年夏天,田汉把戴涯介绍给了他的同龄人、湖南老乡唐槐秋。
1933年10月4号中秋节,戴涯把唐槐秋接到镇江家里共度中秋良宵。戴涯和唐槐秋两人,一边饮酒赏月,一边彻夜畅谈怎么实现心中的美梦——话剧职业化的大问题。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话剧的生存状态是演出团体,是“爱美组织”(‘爱美为英语Amateur音译,意为非职业戏剧演出团体);演出活动,是若干爱好者出于志趣的自由的、临时的组合;演出场所,多在学校礼堂;至于观众,没有超出知识分子圈。面对话剧的这种状况,对话剧抱着无比热忱的唐槐秋和戴涯,不约而同都表示不满。他们敢作敢为,勇为天下先。就这样,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职业性话剧演出团体“中国旅行剧团”(简称“中旅”),在镇江古运河畔酝酿诞生了。从此,戴涯和唐槐秋一道,率领职业性的“中旅”,先后辗转南京、北平、天津、上海,独树一帜,艰苦创业。在南京,他们一炮走红,破天荒地开创了职业话剧演出;在北平,他们凭杰出演技,赢得各个阶层观众的交口赞誉;在天津,他们十三个月内四次光临,引起的轰动深入人心;在上海,他们的精彩演艺,赢得一种舆论:“看电影,须要看赵丹;看话剧,则要看戴涯。”在话剧圈,“戴派老生”的美称不胫而走。
戴涯结识剧作家曹禺,始于天津。熟知曹禺创作《日出》的人都知道,曹禺为写《日出》第三幕,冒着极大危险去天津三等妓院搜集资料,而陪着曹禺冒险前往的,就是戴涯,此外还有其他两位演员。
1936年秋,戴涯和曹禺、马彦祥携手,在南京创建“中国戏剧学会”(简称“中剧”),成立的首场演出,就是《雷雨》。《雷雨》是久演不衰的名剧,但这次演出有着特别意义——马彦祥导演、戴涯和曹禺共同主演,报界盛赞,这是“三大剧人,首次通力合作”。周朴园一直由戴涯扮演,曹禺这次要亲演周朴园,戴涯就改演大少爷周萍。曹禺直到多年后还清楚记得:《雷雨》演出结束,自己卸完妆,看见戴涯还倒在椅子上一声不吭,已经累得睡着了。曹禺知道,戴涯这次改演周萍,是付出了超常精力,他是太投入、太激动、太劳累了。于是曹禺拿起一件棉大衣轻轻盖在戴涯身上,又在旁边倒了一杯水,然后蹑手蹑脚悄悄离去……
卢沟桥事变后,镇江沦陷。戴涯率领“中剧”在西安进行抗日宣传。抗战八年,戴涯基本奋斗在西北,辗转于西安、宝鸡、天水、兰州一线,演出进步话剧,配合抗日宣传。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话剧艺术,为保护演出队伍,戴涯几次变卖随身衣物,支撑“中剧”活动。
在西安出演阳翰笙所著《李秀成之死》中的李秀成,成为戴涯表演艺术生涯的一座高峰。阳翰笙把戏写成后,就邀请戴涯到汉口首演,但“中剧”当时困在西安,戴涯走不开。后来,对没能到武汉与阳翰笙合作首演《李秀成之死》,戴涯一直引为毕生大憾。戏中第四幕李秀成就义前祭奠“三杯酒”一折,是全剧精华。这段表演,戴涯借鉴和吸取京剧的叫头,一声“天王!东王!”声冲穹宇,震撼人心。角色的大段台词,更是摄人心魄,一泻千里,气贯长虹。“三杯酒”脍炙人口,尽臻舞台演出美的极致。人们纷纷赞誉:三杯酒,《李秀成》,醉倒多少人。《李秀成之死》是戴涯此后多年的看家戏,成为他的招牌戏、保留剧目,从西安演到南京,历经多年,久演不衰,以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1963年复演《李秀成之死》时,仍请戴涯前往指导。
抗战胜利后,戴涯率领“中剧”返回南京。内战烽火,无法演出。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戴涯把“中剧”成员接到镇江溧阳码头4号,由家里供给吃住,保护着这支职业话剧队伍。新政权一成立,戴涯就把这支队伍交给了三野。戴涯培养的骨干丁尼、赵秀蓉、王者、梁虹等人,后来成为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主要演员。
1950年,戴涯应戏剧家洪深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戏剧系任教。1952年9月,戴涯率领戏剧系学生到曹禺担任院长的北京人艺实习。1954年8月,戴涯调入北京人艺。在人艺,戴涯是艺术委员会委员,先后扮演《考验》里的钱沛之,《仙笛》里的德伦卡,《北京人》里的曾皓。1957年初春,在《虎符》里扮演魏王,是戴涯表演艺术的最大辉煌。2月18日,周恩来总理观看《虎符》后,登台向北京人艺祝贺,拍照时,戴涯和朱琳,紧贴着站在周总理左右两旁。郭沫若对戴涯扮演的魏王极为满意,他说,《虎符》问世后,看过不少演员扮演魏王,戴涯演的魏王,是最好的魏王。
1957年秋,戴涯正值48岁壮年,本该在艺术上更有作为,却被错划为右派。自此,戴涯命运逆转,被迫离开了他立志终生奉献的话剧舞台。1966年秋,“文革”祸起,戴涯被遣回原籍,困居溧阳码头4号,仅靠糊火柴盒度日,消耗着生命的残年。但是,即使连遭厄运,戴涯依然不改初衷,没有泯灭他对话剧事业的一片痴情。1973年3月1日,戴涯于贫病交加中在镇江逝世,终年64岁。弥留之际,戴涯念叨的,仍是一句“我就是……就是要演话剧……我不是坏人”。
三中全会,扭转乾坤。1979年2月,北京人艺党委作出了“关于戴涯同志错划为右派的复查结论”。两个月后,北京市文化局郑重批复“给戴涯右派改正”。同年12月20日,戴涯追悼会在八宝山隆重举行。
近年来,关于戴涯陆续有一系列专业书籍、相关史志和地方报纸报道出版,戴涯的英名和事迹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2007年对话剧百年的隆重纪念,更唤起了人们对这位中国话剧开拓者之一并把毕生精力贡献给话剧事业的杰出艺术家的怀念。北京人艺在筹备话剧百年活动时,专门开辟了一面演员墙,记载着曾在北京人艺舞台上创造辉煌、留下足迹的演员们。在这众星闪烁的演员墙上,戴涯占据着应有的一席。去年,由镇江作家创作的纪实文学《剧魂归天涯》出版,寄托着家乡人民对这位话剧前贤的深情思念。
历史进程永远印证着这条定律:只要对人民事业作出贡献,人们必将长远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