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216岁,卒于放纵
2009-01-06小齐
小 齐
华尔街老伙计:
突然有点想你。想你的不眠夜,想你浓浓的咖啡,还有你曾经的神话。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北半球共同的秋凉中,你死了,在216岁的时候凄凉地死于一场由“次贷”所引发的金融风暴。
你在地狱还是天堂?没人能明确地告诉我。有人说你当然要去地狱,世界的灾难因你而起;有人说你该去天堂,毕竟你给了财富新的定义。
你曾经就是天堂。全世界的财富都被你收藏,即使资历最浅的金融专业人员,都可以拿到年薪6万美元以上。
如今,铅华落尽。所有的风光和落寞,所有的诅咒和赞扬,都已与你无关。灯光暗淡,咖啡不再浓香。老伙计,你在那边还好吗?
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那时候中国刚开始流行华尔兹,因为华尔兹,我开始留意你。在美利坚合众国的纽约,你曾经风光了两个世纪。去年9月,你的遗体也被完好地保存于此。你只是一条窄窄的小街,在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就能看到你的指示牌。虽然你只有三分之一英里长,11米宽,但是摩根、洛克菲勒和杜邦这些不可一世的财团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你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你还惯坏了美国人,从政府到老百姓不仅爱寅吃卯粮,还习惯花全世界人民的钱。
在你216年的生命历程中,人们以为你会像一部墨西哥的肥皂剧,永远没有落幕的一天。虽然许多金融机构陆续离开你,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中心城区去了,但即使是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人们阅读的仍然是《华尔街日报》;在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仍然关心着“华尔街的态度”;在大洋的另一侧,企业家们的最高梦想仍然是“在华尔街融资”。在你的街道上,摩根曾经召开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会议,所罗门兄弟曾经提着篮子向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年轻的文伯格曾经敲响高盛公司的大门……这些神话人物死去几十年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徘徊在你的上空,附着在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经纪人或基金经理的身上,随时制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话。
这就是你,美国甚至全世界的主宰,习惯创造神话,又不断地被神化。
贪婪,在你那里是一个被小心呵护的秘密。贪婪不好听,却是好东西。在过去的20年里,你的“天才们”洋洋自得地引用电影《华尔街》里的台词。在你的怀抱里,贪婪创造了奇迹,也葬送了奇迹。
华尔街从热闹的盛夏,直接迈入了绝望的冬天,一切,居然是源于那些“天才们”的“智慧”——发明了给无还款能力的人提供结构性还款方式的次级住房贷款,又聪明地将之证券化,打包卖给追求利差的同行。他们将地球出卖了67次,全球虚拟资本交易量超出实体经济GDP达67倍。为了逃避市场监管,他们甚至高举自由主义旗帜,不惜扛出弗里德曼、米塞斯、哈耶克等大师的金字招牌。
眼看你起高楼,眼看你宴宾客,眼看你楼塌了。你的“天才们”玩得太忘情了,废了你神奇的点金术。曾经疯狂的收购者,自己却待价而沽。雷曼帝国轰然倒塌,美林证券悄然改嫁。你成了裸泳者的海滩。
一个为你辩护的声音弱弱地从角落里传来,“也许不全是华尔街的原因吧”。这就像一场足球赛,不能只到临门一脚才防守,这不是你作为前锋的责任。作为后卫,美联储放任金融革新,美国监管部门给了市场活动家过多的自由,任由一个极度铺张的信贷市场发展。哈佛教授罗格夫说:“费解的金融产品、迟钝的监管者、神经质的投资者,这就是21世纪第一场金融危机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是的,历史不会沉默,你的功过最终会有答案。有一天,当你彻底褪掉权力和财富的外衣,还原为一条普通街道,也许你将得到重生。而我,将在寒冷的冬天活下来,然后去华尔街打酱油。
一切仍在继续,一切仍须应对。你的墓志铭应永远被人铭记:生于1792年,死于2008年,终年216岁,卒于贪婪和放纵。
(张晓春摘自《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