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色列,打舆论战的高手

2009-01-04

环球时报 2009-01-04
关键词:以色列国防军哈马斯巴勒斯坦

本报特约记者 卢梦之

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是这几天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美国《环球战略网》认为,此次以色列国防军所发动的军事行动是全方位的,除了常规的打击手段外,还展开了密集的舆论战,以期在国际社会树立自己行动是正义的形象,同时对巴武装组织形成威慑。

《环球战略网》1月2日报道称,在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以色列国防军在向加沙地带倾泻炸弹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向巴勒斯坦民众“传播信息”。巴勒斯坦普通民众日常收听的广播和观看的电视频道都被以色列军方干扰,并插播了以方发布的消息,要求巴普通民众“为了自身的安全,必须远离哈马斯武装组织的人员。”同时,以军方的黑客也侵入了巴勒斯坦的民用通讯网络,大量警告信息以“短信息”的形式发到了巴普通民众的手机上。

此次以色列国防军的舆论战不仅仅是在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打响,互联网也已经成为以军方舆论战所使用的重要手段。以色列军方在著名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开设专门频道,用来发送有关此次以巴冲突的各种视频和照片。例如以军方张贴了大量哈马斯武装分子向发射器中装填“喀秋莎”火箭弹的照片,并注明“哈马斯武装分子的行动是为了和平吗?”、“我们并不是同巴勒斯坦人民进行战争,以色列打击的是已经被欧盟和美国所认定的恐怖组织”。同时,以色列军方还在该频道上添加了大量有关以军战机精确打击的视频和照片,以炫耀以军方的作战能力,对巴武装组织形成威慑。

由于以色列常年处于战争状态,对于舆论战的运用可谓驾轻就熟。以色列军方十分注重利用舆论战的方式来瓦解巴内部的士气,他们通过有意识地策划新闻,采取感化、暗示、威慑、攻心、情绪感染等多种办法,试图在巴勒斯坦营造悲观失望情绪,动摇其抵抗意志。每当巴以冲突再起风云之时,以色列国内媒体的报道总是聚焦于两类重点:一是巴武装分子所发动的攻击对以色列平民所造成的伤害;另一个是以色列国防军在作战行动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前者的目的是要在国内营造同仇敌忾的气氛,同时向外界展示以色列是“受害者”的形象,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为以色列后续的军事行动做铺垫。而后者的作用则是要显示以国防军力量的强大,打压巴武装组织的士气。

同时,以色列国防军既发布真实的新闻,又用假消息迷惑敌人,有意制造扑朔迷离的战场氛围,使巴方真假难辨。例如针对哈马斯前领导人亚辛,以色列就曾多次制造亚辛已经被“定点清除”的假消息,企图借此使巴武装组织丧失继续作战的勇气。此外,以色列军方还经常使用技术手段来“堵塞”对方民众获得信息的渠道。例如在2006年的以黎冲突中,黎巴嫩国内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和通讯设施都被以军方实施了干扰,黎普通民众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信息都是由以军方“过滤”后有意释放的信息,比如指明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犯下了致命的错误、“真主党”的说法都是在说谎等等,这大大打击了黎国内民众抵抗的信心。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以军方所发动的舆论战伴随着其作战行动展开,对于凝聚国内共识、获取国际社会同情、打击对手士气的确有很大作用。然而,由于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及其邻国之间的冲突背景十分复杂,许多人,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民众,对于以色列方面的许多宣传手段都持怀疑态度。《环球战略网》称,以色列方面大量具有宣传性和煽动性的言论,使得很多阿拉伯国家的普通民众对于以色列的印象更加恶劣,甚至许多行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在2006年以黎冲突中,以色列军方侵入叙利亚的通讯系统,向普通叙利亚百姓发送了大量的短信息,宣称谁能够提供以方失踪士兵被藏匿于何处的情报,会奖赏1千万美元。但许多叙利亚人却认为这是叙政府采取的措施,来寻找那些不忠的人。▲

猜你喜欢

以色列国防军哈马斯巴勒斯坦
哈马斯已经底牌尽出了吗
天下
巴勒斯坦 女孩
巴勒斯坦冲突再起
巴勒斯坦发生校车事故
哈马斯停止向以发射火箭弹
以色列逮捕10名哈马斯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