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2008-12-29高凤弟

中国教师 2008年8期

  “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一所好学校”。多年来,黄桥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黄桥实小)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教职工自身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搭建锤炼的平台,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成为学校积淀内涵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观念,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毋庸置疑,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成功的学校管理,尤其是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角色、行为、知识结构及教学技能等都亟待变化,学校也面临着重新“洗牌”的考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革新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我们的学校管理,试图从管理的角度来寻找学校管理与教师成长的切入点,搭建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以典型来示范
  在黄桥实小,每学期都要定期刊出《师德风采录》,出好师德风采板报,以此来发现、宣传身边的典型,激励教师当好学校主人翁,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干劲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五年来,我们共刊出了10期《师德风采录》,47期师德风采板报。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上级刊物荐稿,其中有80多篇稿件被录用。此外,我们还在广大青年教师中开展了“青春献实小,本领显教坛,能力显课堂”、“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小论文评比”、“我的廉洁警句格言”等活动。将抽象的师德规范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既增强了大家廉洁从教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又促进了广大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和践行。
  2.以制度来规范
  制度是实施学校管理的依据与准绳。多年来,黄桥实小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江苏省中小学校管理规范》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为标准,制定并修订了《黄桥实验小学章程》。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施的“青蓝工程”,把师德考评要求列入“星级教师考评条例”、“教师工作考核表”以及“安全文明办公室(班)”的考评细则中,以此来发挥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应当看到,以制度来规范的管理方式实质是“法”治。它需要有科学的计划,缜密的实施、认真的检查、客观的总结;它必须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各尽其职,又协作配合;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奖勤罚懒,选优淘劣,在“法”的面前人人平等。
  3.以情感来熏陶
  管理,追求的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想挖掘人的潜能,就要尽量排除对人的各种限制,让人在自由交往、互相关怀的环境中输入新的信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此,我们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来熏陶、感染每一位教职员工,此即“人治”。“人治”强调的就是人的因素,就是让管理者在学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上都要把人放在核心地位,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大是大非上讲原则,在小是小非上讲人情,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尊重教师人格、情感,关心教师心理需要,淡化约束,少设框框,多搭建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尽量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舞台上唱好教书育人这台“戏”。“生日时一盒蛋糕,节日时一句问候,生病时一束鲜花,困难时一份帮助,工作时一份指导,奉献时一声感谢,成功时一份激励”成为黄桥实小多年来的一贯做法;在各办公室争创“安全文明办”的活动中大力倡导“建小家”活动,通过传、帮、带等形式来传承师爱,弘扬师德;利用假期分别组织党员、团员赴井冈山、南湖等地开展“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