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领导力在优化育人环境中的作用

2008-12-29曾文雄

中国教师 2008年8期

  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制约作用,能够促进或阻碍一个个体的发展,反过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学校环境是社会环境中的子环境,对人的发展同样发挥着制约作用。利用学校环境促进人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发展,校长的领导力是重要因素,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广东省揭西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校长领导力的充分发挥,大大改变了学校的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使一所历史问题累积,办学举步唯艰的中职学校在较短时间内面貌焕然一新,实现校园环境的效率最大化,超越了环境的制约。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包括各种机遇、条件和对象,其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处于不同环境的人,发展程度相应不同,良好的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提升了人的发展速度和高度,这是环境对人发展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作用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在其对环境采取的不同态度。对环境持积极态度的人,能够挖掘和利用环境中有利于自己的积极因素,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使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发展程度并不完全相同。
  学校环境可以分成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学校的硬环境,是指学校物质的、形态的要素,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房舍、场地、设备等,以大小、形状、线条、色彩和排列方式为学校营造出某种氛围。北京有许多著名校园别具匠心,北京大学校园深邃而灵动,激励人探索和思考;清华园整齐而开阔,谆促人严谨和创造;北京师范大学南广场,无处不在提醒人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不可恣意轻狂。大凡有名的格局,蜚声之处总在于以其潜移默化深深地影响着置身其间的人。
  促进人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是教育事业的终极目标和使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承认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积极为受教育者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建设符合个体成长和发展规律的良好环境,实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清醒的意识到改变环境的难度,看到大多数人被动适应环境的事实。所以,我们除了要积极建设优良环境外,还必须强调发挥学校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力的发挥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校长领导力应该包含以下几种素质:一是敏锐的洞察力。这方面的素质要求校长能够熟知学校的各个环境要素及其关系,相对广博的见识,开阔的视野和对教育规律了然于胸的专业素质。旧环境的一个可怕现象是习惯和麻木,校长要打开局面,需要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像作家迸发灵感一样,不断发现校内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的秩序,正确预期重组的结果。二是协调关系、整合资源的能力。旧环境的改造会牵涉各种社会关系,如历史遗留问题、旧的人际关系等,因此要求校长具备协调周边关系的外交技巧,具备凝聚校内共识、重新整合分配资源、权衡利弊、正确决断的能力。三是目标明确,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决心。旧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具有明显的惰性和惯性,学校又是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地方,还要面对非正式群体以外的专家势力的消极作用,这对校长往往成为一个更高的要求。四是公关能力。关系是一种生产力,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关心尤其重要。要改变一个局面,仅凭校长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上级的支持不仅可以大大拓展学校获取资源的空间,更是树立校长威信、让校长领导力加倍放大的有效契机。
  新创建一所学校,举办者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凭借的财力,由专门的机构进行设计,综合考虑一步到位,一般都能体现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水平。相比之下改造旧环境使之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困难就大大不同了。旧环境改造,意味着业已存在的环境已经过时,其状况已经到了阻碍事业发展的地步,往往是任凭怎样改造,结果始终不如人意。这种情况下,正确发挥校长的领导力,就成了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三年前我从一所普通中学调任揭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特殊的发展历程让这所学校积累了很多的问题,学校校园狭小,投入不足,建筑物缺乏整体规划,布局混乱,功能割裂,周边环境复杂,资源内占外争,学校办学举步维艰,负面形象远近闻名,招生规模逐年萎缩,教师队伍长期处于净蒸发状态……总之,几乎所有薄弱学校的特征都能在这里找到。
  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我校确定了学校改造工作的两大主轴:以规范性、效率性为目标的校园物化环境改造和以重建信心为目标的形象工程改造。在县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兴建完成了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楼,结束了没有正式食堂和内宿学生挤占教室住宿的历史,跨出了规范化的第一步,也是学校整体改造的重要一步。旧环境的零乱,大多因一些细节引起,调整这些细节投入小,用时短,而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旧式的墙报栏、一处旧式的花坛和洗衣台,在不合适的地点以不合适的姿态出现,就会造成分割视野、制造死角、弱化校园整体性的消极作用,改造这些细节比起建造一幢新的宿舍楼来简单得多,可带来的视觉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我校学生运动场所南北两侧是两段各约100米的围墙,北侧的一段分开另一所学校,南侧的一段分开一个工厂。我们把北侧的围墙建成一道长长的文化走廊,红色墙裙之上衬托出的白底红字宣传栏分外醒目,内容从比尔·盖茨的《给青年朋友的十条忠告》到各种敬业格言,丰富多彩,过去灰头土脸的地方现在成了弘扬职业道德、展示师生价值愿景、贯彻学校规章制度的生动园地。南侧的改造相对让我们伤脑筋,因为毗邻的工厂以赢利为目标,厂房破旧失修,灰暗斑驳。在“多、快、好、省”原则的主导下,我们采取了沿着边界修筑台槽,密植速生桉树营造绿化带的方法。两年之后,一道绿影婆娑的长城便悄然崛起,不仅遮挡住墙外的丑陋,还为校园增添了不少美意。细节是魔鬼,我们在大的格局调整上下足力气,没有忘记关注每一处细部的优化。现在走进校园,迎面的是“诚信敬业、精益求精”八个闪闪发光的校训铸字,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一进校门,就能明白我们的办学理念:学习做人先于学习技艺。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的校园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没有蓝图,也没有人告诉我们下一步该怎样走,即使在决定做这一切之后,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确地预期效果,这时候正确发挥校长领导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临阵不乱、胸有成竹、和衷共济是校长领导力应有的另一类素质。最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我校的发展也迎来了宏观环境的改善。但是,对我校来说并非所有的变化都是机遇。如县内新增了一所相同类型的中职学校,整体规划一次兴建,规模大、起点高,本校“仅此一家、别无他店”的优势已成历史;其次,周边各类私人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同样在积极地分流生源。校长站在学校的制高点上,对内对外最清楚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及时准确地把各种与学校发展休戚相关的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比如学校的形势变化、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学校目前应抓的工作等等。由于我们工作正确,老师们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心,积极性空前高涨,最近两年,我们的招生工作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每年仍实现了50%的增长,顺利度过了难关。
  身先士卒,带头实践,是校长领导力应有的又一类素质。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我们强调教师的教学要贴近实际,注重实践,突出动手能力。我教学的是三年级的《就业指导》,由于目前教材编写的局限性,内容理论性相对较强。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一套情景教学的方法。例如模拟招聘现场,凭着我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较多的优势,使学生从就业信息的搜集,到求职信、履历表的设计与投递,应聘的面试等环节都有两次以上全程经历的机会。特别是在面试环节,模拟招聘现场的全程活动,让每个学生亲身体验。在我的带动下,许多教师改变了过去教学中空对空的习惯,提高了教学实效。由此可见,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发挥校长领导力不仅来自于权力因素的决策层面,在教学层面同样可以大有可为,而且后者更有利于形成基于非权力因素的人格魅力,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书香校园、文明校园、会说话校园”的目标,表明了国家对环境育人作用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学校环境是社会大环境中的子环境,子环境中的许多因素会因为社会大环境的迅猛发展很快变得不合时宜,人们无力改变大环境,但能够通过优化组合,主动改变小环境,实现小环境的效率最大化。在现有的环境中,加强软要素的建设,让校园每个角落都透出人文气息,展示出环境的教育意义,不仅仅受教育者得益,身处其中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耳濡目染,同样受到教育。发挥校长的领导力,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不仅要在认识、利用环境上起主导作用,更要在改造环境上能够先行一步,从而超越环境的制约。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西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