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芳桂馥 清茗飘香

2008-12-29

中国教师 2008年9期

  在台湾教育界,一提起贾馥茗,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半个多世纪之前历经战乱,只身赴台的女性,不仅以惊人的毅力完成学业,最终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而且将毕生精力倾注于研究教育,辛勤躬耕几十载,成为台湾教育学术界公认的泰斗。
  
  坎坷求学路
  
  贾馥茗,1926年出生于河北青县,4岁入小学,10岁即考入天津女师学院中学部。翌年抗战爆发,她不得不中断愉快的中学生活,随家人在战火中辗转避难。当他们再次回到家乡时,青县已沦陷。日本在其占领区推行日化教育,基于爱国思想,贾馥茗选择了辍学。
  虽然辍学在家,但是好学的贾馥茗并没有停止求知的脚步。由于父亲是法律专业出身,哥哥姐姐们也都念过大学或师范学校,因此家中藏书颇丰。于是她便日日在家博览群书,不仅自学完成了初中到高中以及师范的课程,而且几乎遍览中国小说名著、四书以及《史记》等各种历史书籍,还读完了孙中山先生全集,甚至连父亲那些艰深的法律书也不放过。抗战期间,她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也没有荒废一刻光阴,父亲对她的评价是“手不释卷”,那些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所读的书也许都不如她多。八年辍学自修的经历,使她立志今后要攻读教育、当一名老师,因为她深刻地认识到,“不论哪一行、哪一业的人都是老师教出来的,只有教育办得好,社会、国家才能富强”。
  抗战胜利后,全国各大学恢复招生,贾馥茗在北平进修班取得了一张结业证书之后,先后参加了三次考试,结果都被录取了。一是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联招,考取的是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二是北师大教育系;三是河北女师学院教育系。在考取的三所学校中,她选择了历史较久、教育具有规模的北师大教育系,1946年10月正式入学。除了上课之外,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阅读了许多有关教育的书籍,为日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基础。1949年,由于种种原因,她不得不中断在北师大的学业,离开家人,只身南下。她先后辗转于山东、上海、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历尽艰辛,最终抵达台湾。抵台后,恰逢台湾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前身)招考转学生,她立即报名,并且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教育系的一名学生。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到台北女子师范学校教育科任教,兼任训育组长及宿舍管理员。在台北女师的工作不尽如人意,于是她便萌发了继续深造的念头。她向美国的几所大学发出了申请,很快获得了奥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的学费奖学金。可惜由于身体的原因,她不得不申请延期。在等待身体康复期间,台湾师范学院改为师范大学,并且设立了教育研究所,由田培林先生担任所长,于是她便通过考试进入教研所攻读硕士学位。两年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育系讲师,但她仍念念不忘出国留学,待身体检查通过之后,便于1958年赴美深造。
  1960年,贾馥茗顺利获得了奥勒冈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并决定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