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
2008-12-29几希
中国教师 2008年13期
这是一本装帧非常精美的书,读起来有点沉重,合上书的时候有很多感动。
捷克,特莱津小镇,1941年10月10日,这里成为德国纳粹的犹太人集中营。一万五千个孩子先后来到这里,但他们其中的大多数或在这里失去生命或最终被送往死亡集中营,只有一百多名个孩子存活。
集中营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除了臭虫、蚊子、肮脏、拥挤、饥饿、疾病、酷刑、痛苦之外,他们还拥有什么?林达编著的《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给我们展现了孩子们的更多:他们是恐惧与苦难的,但是他们也有快乐与欢笑,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睿智与勇敢。
本书以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和诗歌为主,孩子们的诗和画,让人心痛,让人怜悯,也让人震动。书中1/3的文字篇幅介绍的“背景”更让人感动。我感动于那些“教师”,无论他们曾经的职业是否是教师,但是60多年前在那个非常的地方,他们承担起了教师的责任:他们尽自己的力量给了孩子们知识、良知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孩子们的灵魂得到支撑。
在特莱津内部有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由犹太人委员会来负责安排房间和一些劳工。所以犹太人委员会首先关注到了孩子。雅各布•爱德斯坦(1944年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特莱津集中营第一任犹太人委员会主席。这个30多岁的年轻人坚持给孩子们相对好一点的生活条件。犹太人委员会先为必须劳动的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的活动时间,户外游戏、唱歌。然后他们本能地开始考虑孩子们的教育。纳粹严禁对孩子进行任何教育,但他们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甚至违反禁令努力关注孩子们。他们把一些教师安排为宿舍的管理员,这样,就可以在带领孩子们做游戏的时间里,悄悄地给孩31f81b6946a6db812276ab951ca44a178175419bb42dd089e78321cc1337f172子们上课……
让我们记住这些教师!
汉斯•克拉萨(1899-1944年),著名音乐家,1942年8月10日被送进特莱津集中营。
1942年,他用一个钢琴谱重新为他的儿童剧《布伦迪巴》配器。利用纳粹为应付国际舆论和国际红十字会的检查做出的虚假现象,《布伦迪巴》在特莱津集中营上演了。演员都是作为囚徒的儿童,一共演了55场。就在这55场演期间,向着东方死亡营的遣送还在进行。一些孩子演了一半,就被送走了,新的孩子接上来演,他们不仅在歌唱,他们也在表达对善和美的坚持和追求。
凡特•艾辛格教授(1913-1944年),在被送到特莱津集中营的时候,他只有29岁。
他平等地对待孩子们,把孩子们“当做大人”,安排孩子们上数学、地理、历史以及希伯来语。更难以让人相信的是,他和孩子们还办了一份地下杂志:《先锋》。从1942年12月18日到1944年7月30日,《先锋》杂志出版了总共将近800页。杂志刊载了孩子们自己的诗文,还有人物专栏“我们中间的一个”。孩子们自己设计封面、画插图、抄写、粘贴。纸张是集中营中的违禁用品,他们小心地翻阅、宝贝似的珍藏。
弗里德•迪克-布朗德斯(1898-1944年),特莱津集中营里的艺术家兼儿童教育家的一个典型。
弗里德是一位能够消化包豪斯,又真正从包豪斯“走出去”,重新认识自己、确立自己艺术个性的“包豪斯”人。她曾担任过幼儿艺术教师,为了她的丈夫,她放弃了数次逃亡的机会。在遣送特莱津前,弗里德就想着要在这里继续她的儿童艺术教育,她一直在盘算是不是给她未来的学生带了足够的笔和纸。
1942年12月17日,弗里德成为特莱津的囚徒。她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们的艺术教育。她拼命收集可能用于绘画的任何纸张,其中多数是用过的废纸。她知道怎样把孩子们从悲伤的死胡同里引出来,她和孩子们一起哭泣,严肃地教他们做画、在地下室里给孩子们开画展。她在集中营进行的艺术教育是在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所以当别的集中营的画家在用画笔记录集中营地狱般的生活的时候,她自己和孩子们依然在画着花卉、风景。她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过去和平平静的生活,想象看过的美丽风景,让自己的幻想飞翔。
弗里德绝对是一个儿童教育家,她在探讨成人世界应该怎样对待儿童的世界时,问道:“为什么成人要让孩子尽快地变得和自己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世界真的感到那么幸福和满意吗?儿童并不仅仅是一个初级的、不成熟的、准备前往成人世界的平台。”“我们在把孩子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能力中引开。因此,我们就阻挡了自己理解自然的能力。”这些话今天读来仍然意味深长。
弗里德的更伟大之处在于她要所有的孩子在自己的画作上签上了名字,而她自己在集中营画的画却不再签名。
还有给孩子画儿童课本的的弗利塔;将注意事项画成艺术招贴的哈斯;教孩子们写字、做加减法的弗莱绪曼博士夫妇;保存画作的维利•格罗格……
如果没有孩子们留下来的画和诗,这些孩子可能永远只是纳粹给予的编号。但是,这些画和诗让我们看到当时集中营的教师们,想尽办法给予孩子们以坚强、快乐和生的希望。
这些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的教师,面对灾难,面对人性中最为恶的一面,他们依然孜孜不倦、力图在让失去自由甚至即将失去生命的孩子们拥有美好的希望。其实这也是他们自己的希望。他们在用歌声、画作、诗歌来宣告他们决不放弃快乐的权利,宣告他们的精神不会死亡。这些教师让孩子们相信有一些能力是邪恶永远无法战胜的!孩子们的心灵是弱小的,他们的心却在美的教育下坚持善良。
这些画作为生活在今天和以后世界的人们展示了生活本身的不朽,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朽,展示了维护宁静心灵和智慧思索的必要。而这些画作背后的故事和人物更值得让人们深深思考。
(本文全部资料来源于《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9月出版。)
(责任编辑:朱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