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班级的五个维度
2008-12-29李绪平
中国教师 2008年13期
担任班主任十多年,曾和学生上演过“猫和老鼠”的游戏,深感现在的学生“刁钻圆滑”,难以对付;也细致入微地担任过“全职保姆”,觉得当今班主任工作婆婆妈妈;而今,与学生朋友相处,才体味到班主任工作的无穷乐趣。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使我终于明白,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民主管理,创建和谐班级,才是班主任工作的理想境界。
一、让理想成为班级的动力
理想是前进的动力,班级也当如此;而班级理想就体现在班级的奋斗目标中。失去一个明确目标的班级,学生就会因看不到前进的方向而停滞不前,甚至滋生是非,于是,班主任不得不做一个随时待命的消防队员,精神高度紧张。确定班级理想,制定奋斗目标,要抓住如下几点。
第一,目标确立要尽早。新的班级组建之初,因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不大熟悉,大家都还在尽力掩饰自己的缺点,总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正如热恋中的男女。同时,因为刚刚和旧学校旧班级告别,学生往往还沉浸在对以前的学校、班级、老师、同学的回忆中,在这种恋旧情怀下,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在新班级中看到的不足拿去和旧学校旧班级的优点作对比,从而对新班级产生越来越多的不满甚至厌恶,班主任必须在这个时候及时提出集体奋斗目标,让学生融入到新集体中来。
第二,有理想同时要有自信。自信从介绍科任教师开始,多介绍每个人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的敬佩与自豪,让学生对新班级产生好感;班主任要有科学的学生观,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智力天赋,只是我们该如何去发现而已,在向学生自我介绍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白班主任对每个人都是欣赏的,明白我们只有相互鼓励相互尊重,才能跑完这三年的马拉松,让他们明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明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让学生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树立班级自信。
第三,理想是大家的事。班级目标的制定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如果班主任代劳,也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我采用的是群策群力。我这学期接手了一个班,第一周我就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名和班级宣言。学生相互不熟悉,师生之间也不熟悉,我让学生为班级起名,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已是这个新班级的一员。学生对这次班级征名活动给予很大的热情,他们想出了诸如“奋进班”“和谐班”“海鸥班”“莲花班”“红旗班”“翼翔班”“希望一班”等各具特色的班名,并配有说明,最终我们选择了“鲲鹏一班”作为我们的班名,并写了一篇《鲲鹏的宣言》作为班级宣言。班级征名活动把学生从一味地对初中的回忆中唤回来,让他们从感情上融入新的班级,班级宣言唤醒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集体荣誉感。
二、让诗意成为学习的调料
学习生活是严肃的,但严肃不是老板着脸,班主任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更应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诗意。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感触到情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它能使生活的步伐协调,能帮助我们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我提倡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的诗意,班上建有图书角,让同学们把自己平时阅读的课外书都奉献出来相互交流;定期给学生印发时文美文,让他们能用最少的时间感受更多的文学精彩;我把自己的随笔给学生作为下水作文,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印出来发给全班阅读,让他们看到诗意文采就在身边,同时也能增加自信;特别是我们共同为班级拟写了砺志对联——“立鲲鹏志振翅云海傲苍穹,出耕牛力奋蹄书山小群峰”,一贴出来学生反响很大。
我建议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能力;我提倡人人有广泛爱好,学习之余能有惬意的休闲时间,我们班上的学生有美术、音乐、集邮、旅游、运动、朗诵等各种爱好,我说大家的爱好可以不求娱人,但求娱己,能在课余时间里做喜欢做的事,就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加热爱生活、诗意地生活。
我还引导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我告诉他们,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泪流满面;你对它笑,它就会给你灿烂的阳光。因此,只要乐观地生活、热爱生活,你就能从生活中体会到很多温暖和乐趣。
三、让尊重成为学习的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尊重处于人需求的较高层次。尊重作为学习目标,除了教师要满足学生尊重的需求之外,更要教学生学会尊重。传统教育有精华,但也有糟粕,其核心是不懂得尊重。现代教育要培养有自主意识的人,就要把尊重放在第一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让他们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他人、尊重集体、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应该尊重的一切。
尊重他人,要学会感恩,感激亲人、感激朋友。尊重他人,首先要尊重父母,要在学生中提倡孝道,引导他们学会关心,回报父母。尊重他人,当然也应该尊重教师,学会如何与教师共处,如何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如何做自己老师的真正朋友。和谐班级的建立是综合因素构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这里的核心。
尊重集体,从确定班级目标开始,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明白个人服从集体,进而扩展到大的集体——国家、更大的集体——人类以及自然。
尊重文化就是要培养尊重历史,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前不久国家出台了新的休假政策,把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纳入了法定节日,我借此机会,向学生介绍了民族传统节日及来历,讲到韩国端午祭申遗留给我们的反思,讲到了中医中药、汉字还有近日网络上热门的中国风水,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民族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与民族自尊。
四、让反思成为良好的习惯
我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这就是反思的力量。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康德则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些都是强调反思对学习的重要性。就班级来说,和谐的核心是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成长的关键在于反思。
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反思的过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需要提醒学生,不要被外界的诱惑迷住了双眼,即使处在这么一个商品经济大潮涌动的特殊时代,我们也不能失去诚信,不能失去为人的基本准则。平常,我喜欢给学生每人印制一张纸条要求他们张贴在课桌上,上面写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列举了每天要反思的几个细节,让学生每晚对着反思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日日反思,形成习惯,将受益终身。
五、让民主成为管理的法宝
班主任累,就累在凡事亲力亲为,并把这当做是班主任关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但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样的班主任恰恰是害了学生,因为每个孩子最终都将走上社会,都要独立生存,当身边没有了保姆般的呵护时他们又如何适应社会呢?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所以班主任应该放开手让学生去自我管理。
十五六岁的孩子大都有叛逆性格,你规定不能做他偏要试一试,你越批评的行为他越认为有个性,我在班上组建了一个“鲲鹏论坛”,以学生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作为论题,让大家各抒己见,让他们在交流中明白是非。例如我们班对学生带手机的利弊、自习时是静思效率高还是讨论效率高开展了辩论,我们还就同学们反映最大的问题——睡眠时间不够,让人人都来说一说“我是如何休息的”,因为只有充分休息才能保证头脑敏捷。
实践证明,通过辩论,大多数学生能体会到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必要性,能做到自律自治,并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少数几个习惯不大好的学生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他们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总之,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工作,让学生真正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的、有自主意识独立人格的人,我们就能获得成就感,就找到了班主任的职业幸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