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作用

2008-12-29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政策司

中国经贸导刊 2008年3期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2008年产业政策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抓住“结构调整”这个着力点,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创新政策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进一步加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贯彻落实,完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修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二是出台并推动实施《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尽快出台《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关于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逐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三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钨锡锑等国家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经营管理方面的法规和行业管理政策措施,促进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开展资源危机矿山现状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做好资源危机矿山新一轮找矿工作。四是进一步研究完善产业政策与财税、信贷、价格、土地、环保等其他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扩大经济手段在产业政策体系中的运用范围,发挥政策合力,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五是进一步完善电石、焦化、铁合金、氯碱、黄磷、玻纤等行业结构调整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综合性调控手段,促进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结构调整。六是继续组织做好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加强政策研究,研究制定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以及技艺和品种保护办法等。
  
  二、抓住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组织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工作与分工》,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出台财税、投资、金融、土地、进出口等配套政策措施。全面清理服务业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全国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督查落实作用。切实做好服务业情况通报和政策协调工作,组织召开相关会议,落实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任务。三是制定“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示范工程专项规划”。全面调查了解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围绕“增值、增绿、增效和惠民工程”,优选建设项目,完善专家评审制度,健全项目库,创新资金运用方式,逐步建立引导资金使用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四是选择一些条件具备的领域和地方适时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城市服务业发展试点,鼓励在港口保税区进行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试点。五是组织研究全国服务业发展纲要,明确服务业发展在未来一个时期的战略地位和重点领域、结构布局、区域特色以及政策取向。六是积极做好召开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的筹备工作,推动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着力推进“两高”行业结构调整
  
  一是协调、督促地方落实焦化、电石、铁合金等行业分年度、分地区淘汰落后工作计划,公布2008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名单。二是建立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提出2008年及“十一五”后两年利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方案,建立中央财政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研究建立淘汰落后的政策协调机制、淘汰补偿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三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调整焦化、铁合金产品出口的政策,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组织推广焦化、电石、铁合金行业节能减排的工艺技术,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四、健全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准入门槛。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修订发布焦化、铁合金、电解金属锰行业准入条件;制定发布黄磷行业准入条件,扩大准入管理的实施范围。二是严格准入条件管理。在进一步完善专家复核、现场核查制度的基础上,再公告一批符合准入条件的焦化、电石、铁合金企业名单。进一步落实《钨锡锑行业准入条件》,适时进行公告管理。组织开展玻璃纤维和氯碱行业准入管理办法制定和公告工作。加强对符合准入条件企业的监督检查,实行动态管理,落实不符合准入条件企业的差别电价等政策。
  
  五、深化车辆许可管理,大力促进汽车产业节能减排
  
  一是继续健全车辆许可规则。贯彻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研究制定具体操作规程,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公告管理。制定出台《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电动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和《整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研究起草《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二是进一步规范《公告》管理。加大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力度,严格产品准入审查;继续加强车辆识别代号审查;加强机动车合格证管理,力争实现车辆注册登记时的比对核查;推进新车免上检测线工作,发挥其对优化结构的引导作用;加强生产一致性监管,进一步提高《公告》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大汽车产品节能减排力度。配合财税部门研究制定推进汽车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重点研究以汽车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为基础的奖惩兼备的税收政策,以鼓励研制、生产、使用节能环保汽车,抑制高油耗、超豪华汽车生产、进口和使用,倡导节能,引导消费。加强燃油经济性管理,完善汽车燃油消耗量公示制度和标识管理制度。积极研究和妥善处理、执行汽车排放标准中的问题,推进排放标准贯彻执行。
  
  六、贯彻落实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行业协会规范发展
  
  一是组织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协调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管理制度,为行业协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制度环境。二是组织开展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针对行业协会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选择若干城市和全国性行业协会进行试点,探索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管体制。三是加快行业协会立法步伐。组织制定行业协会立法起草工作计划,积极推动申请行业协会法列入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规划工作。四是开展行业协会表彰工作。按照行政奖励有关规定,组织制定行业协会表彰办法,奖励先进、促动后进,推进行业协会的规范发展。五是进一步完善行业协会信息提供的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对行业协会信息工作的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加强行业协会课题研究组织工作,为政策法律制定提供更多的支撑。
  
  七、鼓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是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会同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提出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建议。二是开展对汽车、机械、钢铁、化工、包装等重点产业的组织结构调研、分析,为贯彻执行《反垄断法》和指导企业并购工作,做好前期准备。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强企业管理的批示,进一步总结我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开展相关调研,组织起草加强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
  
  八、加强协调配合,做好产业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其他司局的沟通协调和分工合作,提高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效率。二是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沟通交流,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提高政策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组织地方产业政策工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召开座谈会,交流总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准入管理、淘汰落后、节能减排、促进服务业发展、汽车产业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经验,研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四是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开展服务业发展、行业准入、新技术推广等培训交流,宣传落实国家产业政策。
  
  九、抓好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打造高素质的产业政策工作队伍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产业政策的日常工作中去。将重大理论集中学习与经常性政治学习相结合,完善学习制度。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二是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增强干部的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三是做好干部任用选拔工作,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培养队伍的调查研究、决策分析、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一支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产业政策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