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7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回顾及2008年预测

2008-12-29朱险峰

中国经贸导刊 2008年3期

  一、2007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情况
  
  2007年,国际市场粮价波动上涨,尤其是下半年出现连续大幅上升。
  小麦价格先稳后升,涨势突出。2007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走势稳定,下半年除10月份出现小幅回落外,各月出现较大幅度上涨,12月19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软红冬小麦创下358美元/吨的历史最高价。12月,美国海湾硬麦FOB价、芝加哥软红冬小麦期货价分别为329.2美元/吨、292美元/吨,同比上涨78.5%、86.2%;2007年,美国海湾硬麦FOB价、芝加哥软红冬小麦期货价分别为每吨262美元、234美元,同比上涨35%和58.5%。
  玉米价格先降后升。2007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在上年底的高位波动中有所走低,下半年出现连续上涨。12月,美国海湾玉米FOB价、芝加哥玉米期货价分别为184美元/吨、167美元/吨,同比上涨13.6%、14%;2007年,美国海湾玉米FOB价、芝加哥玉米期货价分别为每吨163美元、147美元,同比上涨34%和43%。
  大米价格呈稳步上涨走势。2007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稳步上扬,期货价格涨幅较大。12月份,泰国大米(含碎25%)、芝加哥交易所糙米期货价格分别为353美元/吨、393美元/吨,同比上升32%、85%;2007年泰国大米(含碎25%)、芝加哥交易所糙米期货价格分别为304美元/吨、249美元/吨,同比上升12%、26%。
  
  二、2008年国际粮价走势分析
  
  2007年5月份以来,美国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谷物理事会等世界粮食机构普遍预计2007/08年度小麦、大米产量低于消费量,库存大幅下降,供需形势偏紧,成为影响小麦、大米上涨的主要因素,而生物燃料需求强劲以及9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是拉动玉米价格上升的主要动力。
  2007/08年度世界粮食供需偏紧,美国农业部12月份报告预测认为,2007/08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仅4.28%达20.8亿吨,消费量将增长2.5%,达到约21亿吨,全球小麦、大米产量均低于消费量;2008/09年度全球产量增长仍不容乐观,但需求仍然强劲,国际谷物理事会认为2008年全球谷物库存将继续下降至35年来的最低水平,全球谷物库存对用量比下降至15.2%,是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粮食种植成本、海运费成本居高不下、美元走弱趋势难改,2008年国际粮价将可能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不同的品种价格走势有一定的差异。
  全球小麦供应紧张,价格将继续呈现上涨态势。2007年,由于澳大利亚、加拿大、乌克兰以及欧洲等小麦主要产区出现持续干旱,导致小麦歉收,产量增长低于预期,全球小麦产不足需。根据美国农业部12月发布的报告,2007/08年度(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世界小麦产量比上年度小幅提高1.46%至6.02亿吨,但当年产量低于当年消费量1420万吨,期末库存大幅下降11.5%至1.10亿吨,为30年来最低。加拿大小麦产量减少20.6%至2005万吨,全球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将于2月1日限制小麦出口。因此,2008年上半年,北半球小麦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从南半球看,目前澳大利亚小麦收割工作已经逐渐展开,由于澳大利亚天气干燥,2007/08年度产量可能不超过1270万吨,远远低于前期预测的2500万吨;阿根廷2007/08年度小麦收割已完成53%,受霜冻打压影响,预计阿根廷2007/08年度小麦产量将为1500万吨,低于预估的1550万吨,出口减少14.3%。目前,阿根廷政府已经表示将无限期暂停小麦出口登记工作。因此,预计2008年上半年,国际小麦价格将主要受产量增长低于预期、出口下降等因素主导,价格将继续呈现上涨的态势。
  2008/09年度全球小麦产量水平将对2008年下半年小麦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从目前情况看,2008/09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会有所增加,但需大于供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性改变。国际谷物理事会最近的预测认为,受上年价格持续高企的影响,2008/09年度全球小麦播种面积预计比2007/08年度增长4%。目前,2008/09年度北半球冬小麦种植工作基本结束,美国、欧洲和加拿大国家小麦播种面积预计分别提高6%、4%、11%,独联体国家、印度的小麦种植面积也保持一个偏高的水平,如果天气状况良好,2008/09年度小麦产量可能增至创纪录的水平,库存将小幅高于2007/08年度末的1.1亿吨,出现四年来的首次增长,对价格上涨形成遏制。但从目前来看,小麦播种面积增长一年,库存止跌企稳,尚不足以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尤其是全球食品及饲料加工行业的小麦需求仍在增长,除了传统的进口国如埃及、巴基斯坦、摩洛哥需求继续旺盛外,印度小麦进口需求增长迅速。总体判断,2008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继续上涨的态势不会改变。
  产量增长,但需求强劲,玉米价格仍将维持高位。由于2007/08年度(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世界玉米产量提高,2008年前期国际市场玉米供应会增加,美国农业部2007年12月发布的报告预测2007/08年度世界玉米产量为7.6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9.3%,但由于需求强劲,全年产量略高于消费量288万吨,期末库存比上年度增加2.72%。同时,2008年前期在价格惯性及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仍可能维持高位,对玉米价格构成支持。
  2008/09年度全球玉米产量水平将对2008年后期玉米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国际谷物理事会最近预计,2008年北半球春播期间,小麦、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耕地竞争将非常激烈,农户将会减少玉米种植面积,2008/09年度全球玉米播种面积将会下降,其中美国播种面积减少6.6%。与此同时,美国国会2007年底通过的汽车节油法案要求在2022年前乙醇的使用量提高6倍,对玉米的需求形成长期利好,2008/09年度全球玉米需求预计高于2007/08年度的7.62亿吨,全球玉米库存预计低于上个年度的1.11亿吨。综合以上因素来看,2008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并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
  需求强劲,主要产区供应吃紧,大米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当前,全球大米市场处于需大于产、库存下降的局面,美国农业部12月发布的报告预测2007/08年度世界大米产量为4.20亿吨,低于消费量350万吨,期末库存比上年度下降4.57%。为确保本国供应,一些国家对大米实行出口控制,将是影响后期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的主要因素。虽然2007年主产国越南大米产量预计增长1.6%,但目前越南正采取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预计2007年越南大米出口仍维持450万吨的水平;泰国政府正实施稻谷干预项目,收购主季稻谷;目前印度也限制大米出口。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