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工业更要抓服务业
2008-12-29本刊评论员
中国经贸导刊 2008年6期
两会期间,读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农业增加值18910亿元,增长3.7%;工业(包括建筑业)增加值121281亿元,增长13.4%;服务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
回顾过去的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五年达两位数,分别为10.0%、10.1%、10.4%、11.1%、11.4%,这是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也是来之不易的。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明显看到,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和谐,服务业占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偏低。
目前,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东部10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55.6%,中部6省占18.8%,西部12省、区、市占16.9%,东北3省占8.7%。进一步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地区,其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却是大体接近。东部10省、市服务业占的比重为41.09%,若减去北京、上海则为38.01%,中部为35.18%,西部为37.61%,东北为36.19%。特别是,有的东部经济大省、强省服务业所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还低于甚至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007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强调: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明确: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
从这两年经济执行的实际结果看,2006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2007年又比2006年下降0.3个百分点。仅仅从数字指标看,2007年服务业与GDP的增长比例达到了同步,年增长水平应当说是相当快的。在农业增长幅度与上年持平的情况下,服务业比重下降,不是因为服务业增长低了,而是工业增加值增长的速度更快。并且,从2007年度全社会同定资产投资的情况看,在城镇投资中,农业比上年增长31.1%,工业增长29.0%,服务业增长23.2%,从中也看不出近期服务业增长可能超过农业、工业增长的趋势。如此分析,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的目标又怎么能够实现呢?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构成逐步提高并成为主导。对比国际,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失衡的状况,服务业占GDP构成不仅低于相同收入国家,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更无法与上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相比。毋庸讳言,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对经济相对发展的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是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发展服务业,迅速提高其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出路不外乎两条:或者在保持服务业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相对降低农业、工业的发展速度,或者在保持农业、工业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大的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看,从各地抓工业争发展的劲头看,可选的道路无疑只有后一条,即:不是放慢工业,压低工业,而是真正加强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但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就可实现的目标。
加快发展服务业,在真正提高认识的前提下,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服务业涉及的行业众多,包括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研发业、商务服务业、交通物流业、文化创意业、商贸服务业、餐饮业、旅游会展业、房地产业、体育休闲业、公共服务业,等等。这些行业在不同地区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空间巨大,特别是,不论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大中小型企业,在服务业发展方面似乎存在共性的问题:即生产性服务业更是服务业发展中的一条短腿。在国外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架构的生产性服务在整个服务业中占的比重较大,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而我国目前仅占28%左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巨大,潜力巨大,应当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