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2008年政策建议
2008-12-29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
中国经贸导刊 2008年8期
2007年,各地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经济整体上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2008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着诸多积极因素,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发挥区域规划对优化区域布局的引导推动作用,深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协调好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2007年地区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和地区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2007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差距趋于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2007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GDP同比分别增长了14.2%、14.2%、14.5%和14%,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居四大板块首位,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四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已基本持平。与前几年相比,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速差距不断缩小。“十五”期间,增长最快的东部地区与增长最慢的东北地区增速差距为1.74个百分点;2006年,增长最快的东部地区与增长最慢的中部地区的增速差距是1个百分点,而2007年地区间最大增速差距缩小到0.5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从支撑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的增长态势看,也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增速差距减小、协调性增强的发展势头。
从投资增长来看,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投资增长迅速,已成为新一轮投资的热点区域。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了19.7%、33.6%、28.2%和33.7%,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
从消费增长来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均超过东部地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7.1%、18.3%、18.3%和17.8%,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东部地区,这是前所未有的。反映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市场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和巨大潜力。
从进出口贸易增长来看,中部地区进出口增长迅速,东部地区在对外贸易中仍占主体地位。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2.4%、37.7%、36.3%和25.9%,中西部地区增长迅速。
2007年东部地区消费、投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7.1%、19.7%和24.7%,与2005年相比,消费增幅提高2.7个百分点,投资、出口增幅分别下降2.7和4.6个百分点,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趋向协调,反映出东部地区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中部地区消费和出口增长均居四大区域第一,投资增长速度仅比东北地区低0.05个百分点,反映出中部地区正在进入经济要素集聚的高增长阶段;西部地区三大需求增长速度均高于东部地区,反映出西部大开发保持着积极发展的态势,各项举措持续发挥作用。东北地区城镇投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9个百分点,资本投入已经进入一个高峰期,反映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初步摆脱了发展的历史包袱,正在恢复发展的活力。
(二)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调整,各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
2007年,各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区域产业布局总体趋向优化,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正在得到初步发挥。
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效。东部10省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57.2%提高到2006年的57.9%和2007年的58.2%。上海市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创10年来新高,增速自2001年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3.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增长18.1%。北京市实施了5项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全市软件产业收入突破千亿元,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1.4%。东部地区外贸出口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产业升级的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如山东省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同比提高了5.3个百分点,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规模首次超过纺织业。
中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明显加速,综合比较优势开始显现。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进程明显加快,自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明显加快,中部地区在区位交通、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和科教文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呈现出加快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良好态势,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现良好开局。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如河南省2007年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2007年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7%,高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安徽、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6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能源原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山西、河南、安徽等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中部各省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优势正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如湖北省加大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发展力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12英寸90纳米芯片项目、南玻多晶硅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高速公路、客运专线、机场扩建、港口建设等重大工程进展顺利。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中部6省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优势资源开发得到加强。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展顺利的同时,西部地区能源、化工、矿业、农牧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基地。成渝和关中地区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内蒙古、新疆、陕西、宁夏等省区煤电一体化和煤化工产业基地进展顺利,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输出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西藏玉龙铜矿一期工程、贵州遵义氧化铝项目、广西钦州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等重大优势资源开发项目获得核准。随着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入,西部地区的资源富集区和输出地区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体制保证,优势资源开发明显加速,相关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持续推动下,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工业投资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以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鼓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数控机床、大型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研发制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其中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商品粮基地建设继续得到加强,2007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比2002年增长24.7%,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阜新、大庆、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重要经验,棚户区改造继续取得显著进展。东北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0.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7%。东北地区通过体制转换和扩大开放,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三)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加快推进,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
2007年,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在促进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体现。
核心发展区域加快发展和提升。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圳等经济特区继续推进体制创新,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强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在转变发展模式、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上海浦东新区行政管理、金融等领域的改革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持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明显加强,2007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一年多来取得重要进展,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深水航道、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保税港区等产业功能区开发全面加快,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国家积极组织编制长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加大对重点区域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推动力度。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引进外资均有较大增长。三大都市圈继续发挥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引擎作用。
条件较好地区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国务院批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开发开放起步推进,2007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9%。国家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设立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有关政策制定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这四个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使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格局进一步趋向协调。
城市群、经济圈、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各地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积极优化区域布局,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增强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和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经济带。山东半岛城市群、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带、关中经济带等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部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7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西藏、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部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依托自身的独特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部分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内蒙古、西藏、广西等民族地区依托资源、区位等优势,全面加快发展速度。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开发优势资源,乳品、能源、化工、钢铁等产业继续高位增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增速保持全国首位,同时,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明显下降。西藏自治区在青藏铁路开通运营的带动下,旅游业和消费强劲增长,全区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36%,生产总值增长14%,创下10年来的新高。广西自治区通过推进北部湾开发开放,经济增长全面提速,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4.9%。
边疆地区边贸交流不断扩大。新疆、云南、黑龙江、广西、吉林等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继续扩大。
欠发达地区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国家不断加大对特殊贫困地区的支持,坚持开发式扶贫,推进整村连片开发,持续加大投入,对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地方病严重地区实施专项治理。随着扶贫开发的推进,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五)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区域产业转移明显加快
2007年,我国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极其重要和日益活跃的力量。
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拓展。2007年,我国区域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初步统计,全国目前已建立了上百个不同层次、不同覆盖范围的合作组织,其中泛珠三角合作区、长三角合作区、环渤海经济圈合作区、黄河经济协作区、淮海经济合作区、武汉经济合作区等,已成为相对紧密、活跃的组织。在区域合作框架下,政府、企业、民间的合作日益加深,合作领域由传统的物资串换拓展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贸易政策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诸多方面,合作的方式和机制也不断创新,合作成效不断显现。
区域投资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东南沿海地区受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紧缺、企业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显著加快了产业转移步伐。
二、2008年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展望与政策建议
2008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较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障碍。要加快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2008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形势预测
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可能呈现出如下几个趋势:
一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增速差距有望继续缩小。各地区经济增长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快速度,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区域间发展速度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
二是区域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东部地区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为龙头,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推进,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和投资增长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将保持较快发展。
三是区域经济集聚化布局的态势进一步显现。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将进一步加快,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是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加速。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容量压力加大,传统制造业成本抬升,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不断优化,产业转移规模和层次有望继续提高,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
2008年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局部地区投资冲动依然较强,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不优的问题可能凸显。
二是部分地区“两高”产业发展有可能抬头,区域环境恶化问题仍然突出。
三是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要严防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项目。
四是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仍然缺乏活力,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五是区域合作的层次还较低,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2008年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围绕以“双防”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基础差别大,比较优势各不相同,宏观调控政策对各区域的区别对待、差异化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从区域政策的着力点来看,东部地区应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东部地区率先采用更高的产业准入门槛和更低的淘汰“门槛”,对环境保护采用更高的限制和治理标准,形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机制,促进东部地区特别三大都市圈率先全面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中部地区应通过落实好“两个比照”政策,制定规范和引导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以及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增强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的政策,加快形成政策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提高起点,避免走传统工业化和传统城市化的老路,依托“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加快优势产业发展;西部地区应通过制定保障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长效投入的法规政策,支持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等重点地区优先开发,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东北地区应完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资源型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为东北振兴不断注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活力。
2、增强区域规划、区域政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加快研究制定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框架体系,为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在区域规划方面,在实施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编制实施好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要结合国土开发的战略研究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进一步统筹考虑我国的空间开发、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和区域合作等问题,调整完善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使之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认真做好长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组织实施准备工作,加快推动成渝经济区、淮海经济区等全国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有关省市要编制实施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重点区域规划,并通过规划控制开发的重点、规模、节奏和程度,防止重点开发开放地区(包括经济带、产业带、城市群、城市带)在缺乏统筹安排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制定出台区域规划编制条例,把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和重点地区开发的引导控制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区域政策方面,在现行东部、中部、东北、东部四大板块相关区域政策和支持新疆、西藏等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统筹全局、深入研究并逐步形成区域政策框架,加快形成重点经济圈、经济带的政策体系,以及扶持特殊类型地区的政策,增强各类区域政策的协调性和关联性,增强区域政策对行业政策的指导、参照和统筹作用,充分发挥区域政策对各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激励约束作用。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区域政策方向,抓紧制定实施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公共财政政策、按领域安排与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相结合的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定位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并定居的政策、按不同主体功能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和用地指标分配办法、适应主体功能区定位和环境容量的分类管理的环境政策、有利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
3、加大投资规模过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过快地区的监控力度,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
从当前各地区投资规模、增速和结构来看,投资增长的合理性具有很大的区域差异。因此,在按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意图推动各地区加大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投资的基础上,要对投资增长过快的地区加强监测,开展深入的综合判断和甄别分析,及时进行预测预警,对于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的地区,要综合运用投资监管、项目审核、土地管理等手段,协调支持环保、国土部门实行环保和土地“区域限批”,同时,建议考虑试行重大项目区域限批、缓批以及区域产业化政策制度。同时,要研究制定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合理转移的政策意见,密切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两高”企业的转移。
4、加大局部地区污染防治力度,着力提高区域环境的保障能力
区域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是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要加快研究制定重点流域及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意见,建立健全流域、区域管理协调机制,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三河三湖”、三峡库区、松花江等流域水环境治理规划的全面实施,搞好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力争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积极推进实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加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对重点水源地的严密监测,对于水环境恶化得不到遏制、水污染治理迟迟得不到落实的地方,要探索实施“流域限批”等政策措施。
5、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重点解决特殊类型、特别贫困地区的突出问题
当前区域之间的差距,特别是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更集中地表现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与特殊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特别恶劣地区之间的鲜明反差。因此,要按照“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总体要求,研究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新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对发展缓慢的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当前还应集中力量解决好特殊类型贫困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对革命老区、三江源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地方病严重地区,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结合生态移民等易地扶贫工程的实施,使这些地区的突出问题尽快得到缓解和解决。
6、继续推动区域合作的深化,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通过区域合作促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当前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要坚持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力量,不断消除城乡、区域分割,加快构建全国生产要素的统一大市场,加快破除相应的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同时,研究出台促进区域合作的有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着眼于互利共赢,创新区域合作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积极推动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中亚、东北亚国际区域合作进程,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