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故事书之互动设计

2008-12-29蔡佩璇游万来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7期

  题记:以故事的方式开展教学,已被证明是儿童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信息时代,儿童爱听的故事有了新的化身——电子故事,如何设计和创作出精彩的电子故事,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电子故事书之互动设计》一文,供有关电子故事融入于学科学习之互动设计的创作者、制作者、浏览者借鉴与参考。
  
  前言
  
  电子书的出版为阅读行为带来新的价值与内涵,使得人类的阅读行为已由单向式的平面文字阅读,走向交互式的多媒体阅读,改变了人类学习与思考的模式。
  以电子化的方式出版故事书,绝不仅是意谓出版形态的改变而已,它同时意谓创作与阅读形态的改变,本文将从故事设计、互动设计、电子故事书之设计类型、互动电子故事书与语文学习等几个面向来探讨有关电子故事书融入语文学习之互动设计。
  
  故事与电子故事书
  故事的创作者需要考虑包括拟定主题、挑选题材和创作等部分,其创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互动电子故事书之设计,取决于故事本身的好坏,就好比一部很差的剧本实在很难拍出引人共鸣的电影一般。故在制作互动电子故事书之初,即要充分掌握故事的题材与创作之质量。在故事的结构方面,可分为有结局以及无结局,有结局者又可分为单线式剧情结构以及多线式剧情结构;而无结局则为开放式的结局,让阅读者自行想象或是由众人一起来创作结局。在故事的情节设计上,主要可分为开始、发展、结束三个阶段,发展阶段是由各种大小冲突以及解决方法所组成,类似于作文里的起承转合阶段。故事的基本条件有:完整的开始和结束、传达作者的“意图”以及具“合理性”。
  电子故事书的载体,亦即其所呈现与储存的媒体,包括CD-ROM、WWW 等;所运用的多媒体要素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语音、音效、音乐等;使用者控制(互动操作方式)主要透过鼠标和键盘来操控,鼠标的操控包括拖曳及点选,键盘的操控包括文字输入及按键输入;至于故事题材的来源,包括改编和新创。
  
  互动设计
  
  学习者借着互动软件的接口,得以经历软件所提供的学习机会(人与学习内容之互动)、也能与其他社群成员进行社交沟通(人与学习社群之互动)。当学习者与学习内容进行互动时,首先经由学习者的视觉与听觉神经之感知作用,对于所视所闻的接口之风格与美术设计进行“情意互动”,再决定路径选择与输入信息的“操作互动”,针对软件所呈现的信息与提供的主动学习机会进行“认知互动”,有时会对其他成员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沟通联系或合作学习的“社群互动”。设计考虑重点分述如下:
  1.情意互动
  设计考虑重点包括:动机、隐喻、情境、氛围、剧情、角色、语言、姿势、动作、文化、风格、品位、版面、色调等。情意互动需要考虑提升使用者的深度参与互动的过程,这需要考虑人机对话架构、情绪参与与意义建构等多种层面的设计,亦即要注重使用者的动机因素。有学者认为,设计者在发展数字学习过程之中,如果在学习情境设计上能注重及考虑其剧情设计及融合游戏、模拟及挑战等设计手法,可使教学内容之呈现更臻完美,学习者更能投入学习活动中。
  2.操作互动
  设计考虑重点包括:功能、路径选控、超链接、竞争、合作等。专家指出,当学习者能够回答“我在哪里、我可以往哪里去、我能做哪些动作、我如何到哪里、我已经看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需要我查看”这些问题时,他们才算在数字教学环境中有成功的学习经历。对于操作互动,设计原则是易于使用、简洁和傻瓜化。
  3.认知互动
  认知互动设计需重点考虑的内容包括:a.学习成果——认知、态度、技能;b.视觉接口——静态(文字、图案、照片)、动态(影像、动画);c.听觉界面——语音、音乐、音效等。设计者应提供充足且优良的探索机会,容许使用者通过操作—反思的方式来发现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而组织信息、理解概念、整合运用相关概念来解决问题。
  4.社群互动
  设计考虑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如电子邮件、讨论区、留言版、聊天室、实时通讯、在线会议等。“关系”是社群架构的经纬,建议网站设计者经营者,应当在虚拟的网络社交互动机会之外,在网站使用初期加强实体之社交互动机会(如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破冰活动以凝聚学习社群的认同感与投注力),以提高网友成员的情感联系、启动网络互动的可能。在进行社群合作学习的互动设计时,应当特别顾及参与者之间合作层面的互动考量。
  
  电子故事书互动设计方式
  
  目前的电子故事书主要以计算机作为播放媒介,放置于光盘(CD-ROM)或全球信息网(WWW)上,所呈现的互动设计方式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划分:
  1.浏览方向控制
  (1)翻页式:每看完一页,就翻到下一页,例如:“A Surprise for Mitzi Mouse”、“The Grumpy Bug”、“Where Do Slippers Sleep?”、“Color The Rainbow”等属此类型的设计,这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处理手法。
  (2)超级链接:将超级链接的设计概念融入故事中,如某些页面以超级链接方式作批注说明,“You Be The Judge”即属此类型的设计。
  2.物件点选
  (1)条件设定:在浏览下一页面之前,须完成所设定的关卡,比如回答问题或根据需求点选物件等,“ Ruben The Road Safety Bear”属此类型设计。
  (2)小动画:每一页的画面设计有小动画,浏览者可通过鼠标点取动作欣赏画面上的动画设计,例如:Living Books 系列“祖母与我”光盘属此类型的设计。
  (3)物件拖曳:配合故事发展,故事中的角色或对象可以点选搬移至画面其他位置。
  3.故事剧情发展
  (1)命名式:这类故事的特点是可以替主角人物或是其他重要角色取名字,让参与者有融入情境的感觉,例如:“Little Red High Tops”属此类型的设计。
  (2)角色扮演:让阅读者挑选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有些是系统已设定好,有些可以让使用者挑选发型、脸型、五官、衣服造型等自由组合,增加阅听者的自我操控性使之更融入故事发展。
  (3)伴随游戏:以说故事为主,但将游戏融入故事情节中,如“Emily Elizabeth Goes To School”属此类型的设计。
  (4)多个叙述观点:同一个故事内容,但因选择的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诠释观点,例:《老鼠娶新娘》光盘提供四个角色供浏览者选择来阅读,体验从不同角度来聆听同一个故事有何不同感受。
  (5)多线式剧情:故事的剧情发展非单线式进行,到某个转折点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可供选择,因此,最后也有两种以上的结局。
  4.使用者参与
  (1)故事接龙:通常会有一个引子,也就是故事的开端,可能是一段文字或是一张图片,然后再由第二位、第三位……继续接下去说故事,属于集体创作,例如“儿童文化馆的故事接龙”属此类型的设计。
  (2)故事自编:此类设计是故事接龙的另一种变形,有一小段文字作为起头,然后再由参与者自己编写故事,与故事接龙不同的是,故事发展是由多人多线发展,而不是同一个故事多人一起参与编写,例如“挑战写作迷宫的故事接龙”即属此类型设计;另还有提供图片或是小工具由使用者自行排列组合编写故事的设计,如“Story Mapping”。
  (3)故事改写:此类设计通常提供一个故事,让使用者可以改变主角,可以改变剧情,改变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改变其他的故事元素等,将故事改头换面,变成另一个故事,如“挑战写作迷宫的故事变身”即为此类型。
  
  (4)延伸活动:除了故事内容外,亦搭配问问题、心得分享、浏览相关信息等延伸活动。
  以上是目前互动电子故事书常见的设计类型。当然,设计类型并非仅限于这些类别,设计者可以加以组合与变化,或发展新的设计类型,让电子故事书的互动设计能呈现更多元的面貌。
  
  互动电子故事书与语文学习
  
  语文是沟通情感、传递思想、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更是学习及建构知识的根基以及人类传递经验与保留智慧的重要工具,如果教育工作者想藉由语文来教导学生知识、概念、技能或艺术表达等,而未提供实际经验,往往事倍功半,因为这些知识与能力必须靠实际经验来建构,而非透过尚待萌发的语文能力来学习。全语文教育(whole language education),以文学为课程的基础,强调安排有意义且实际之语文学习经验,重视语文学习之过程,而学习者应在思想、情感与行动各方面,都具备批判与反思的能力,并能充分运用语文,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语文的基本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将文学融入语文学习中,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故事有角色、情节、场景、事件等元素,其表现形式是各类儿童文学作品中最为贴近儿童的思考与经验,是一个教学应用的好选择,而运用电子故事书作为语文学习的教材时,需要考虑学习目标、故事内容设计、多媒体互动设计等,换言之,以故事作为包装,但在内容设计上需配合多媒体互动设计来达到学习目标。语文学习包括语音、语法、语意、语用,以电子故事书来融入作为学习的媒介,需要考虑故事本身的特性,来设计合适的语文学习内容,比如故事中语词的解释与说明,可以藉由鼠标光标移到该语词时,弹出信息回馈说明或是语词以超级链接的方式来处理;故事朗读语音部分,可以让使用者决定是否开启语音,而朗读方式可以设计逐字显示或是逐句显示;故事接龙、自编故事等亦可结合语音辨识系统让参与者透过录音(语音)方式来创作故事;不管选择何种设计方式或是多种设计方式供使用者自行挑选,皆须考虑设计之目的。关于电子故事书融入语文学习的互动方式,可以参照下表进行:
  生活环境中充满了语文世界,很自然就可以展开语文的学习与应用,包括听、说、读、写等皆可透过情境学习来达到能力的提升。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媒材,电子故事书融入语文学习之互动模型,藉由多媒体设计将使之更为多元,跳脱传统印刷书籍搭配录音带的学习方式,将内容与设计元素整合于同一媒介里,亦可包裹成一个档案,方便使用者下载及网络载体的传递及播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结语】
  
  电子故事书的设计过程包括选定主题内容、设计脚本、制作、评鉴与修订、汇整档案、发展操作手册、发展套装教材与外围产品、公布发行等几个主要步骤,成就一个好的电子故事书需要环环相扣,本文从互动设计的角度来探讨电子故事书融入语文学习,目的在于希望充分理解故事书于进行电子化的过程里,注入计算机多媒体元素后,在设计上除了需要有好的故事内容外,更应该在兼顾学习目标之下考虑情意互动、操作互动、认知互动及社群互动及搭配适宜的电子故事书之互动设计型式,希冀藉由本文之探讨能提供创作者、浏览者、制作者作为参考,以设计与发展优质的互动电子故事书作为语文学习的帮手。
  点评:文章借助于流行于网络的电子书(ebook)为切入点,提出将语文教学中的“故事”设计为“电子故事书”这种更易普及推广的形式,并进一步以“电子故事书融入语文学习”这一主题为线索,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为电子故事书的互动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参考。
  创新理念是进步的源泉,我们相信本文所探讨的“电子故事书融入语文学习”这一主题也将为其他学科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广阔的思路和空间,越来越多的学科教育资源将逐步趋向于“电子化”,越来越多的教学(学习)形式将更加人性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