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园本教研中的运用
2008-12-29邓磊邓小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8期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把信息技术纳入到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是当今基础教育一个关键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幼儿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培养幼儿探索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的重要途径。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培养、促进幼儿的创新教育
创新,是指人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和社会,以及完善自身的过程中,为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首次产生崭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幼儿创新教育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念,在幼儿园创新的管理和创新环境中,由创造型的教师采取科学的、艺术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幼儿创新潜能,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发展初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初步的创新技能,塑造幼儿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的新型教育。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幼儿营造一个富有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广博信息于一体,使幼儿创新教育得以最大程度的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集一系列逼真、生动、新颖的内容于一身,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发展了它独特的教育价值,为充分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例如,在“秋天的颜色”这一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各处寻找秋天的各种颜色,然后让幼儿根据颜色来进行作画,这一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如果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就可以让幼儿在屏幕上看到各种秋天的颜色,可以说是五彩斑斓的,通过在课件里面的解说,可以更好地让幼儿发现秋天、寻找秋天,然后在电脑的画图工具中描绘,配合自己刚刚观察到的秋天,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于是一堂美术活动延伸为综合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编织出秋天的许许多多的故事。教学形式由单一转向了多样化,教学效果也不同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幼儿的直觉性、好奇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视听、时空、动态等方面的优势,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欲望。例如,“6以内的数的守恒”这一大班的数学教学活动,本来数学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是比较枯燥的一类课程,但是我们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数字学习融入到一个简单的故事当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它们一起去采蘑菇,路上就碰到了很多的蘑菇,各种颜色并且数量小于6的蘑菇,它们要采对数量回去给妈妈做蘑菇汤吃。这个课件让幼儿在帮助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同时,也让幼儿学习到了6以内的数字,既活泼又容易记住,达到了激发他们以后学习数字的兴趣。这堂课还有一个延伸活动,就是一个在电脑上自己操作游戏的环节,让幼儿自己找寻刚刚学习到的数字游戏,自己把萝卜带回家。这一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习到了数字,还让幼儿学会了互帮互助的能力,使幼儿升华了会帮助人的思想,学会关爱他人,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创新思维是指能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的思维。它是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人类就是凭借创新思维,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在教学中,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幼儿的认知工具,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大班教学活动“认识时钟”中,首先认识生活中的时钟,促进了幼儿在平常生活中认识钟的重要性,在幼儿了解这些知识之后,还有几个坏了的钟,让幼儿自己去看,先知道这是几点钟,然后看少了分针还是时针,之后还采用了幼儿园中的一些实际的生活素材,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操作,有利于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生活素材,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创造。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幼儿创新思维、感知及能力的发展,优化了创新教育,让每一位幼儿在自由的天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育管理系统,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教学管理现代化,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实践证明: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管理水平,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1.教学信息管理网络化
教学信息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交互性是衡量教学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网络无疑是使教学信息管理实现这些指标的重要平台。为此,我园充分利用园内局域网和幼儿园网站平台,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传递和交流,在促进园内教师间、园内与园外、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高教学信息管理效率方面,网络管理的特点和优势越来越突出。
2.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化
网络技术平台下,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资源呈现的形式日益多样化。怎样才能有效地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使其更加方便、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呢?我们利用网络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了分类系统管理。首先按照资源的整体呈现形式建立一级库,比如素材库、课件库、主题学习网站库等。在一级资源库下,按照资源所包含的知识属性分类建立二级库,比如素材库中再次分别建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类等二级库。在二级库下,再按照资源的媒体属性或知识点进行分类建立三级库,比如,在素材一级库植物二级库下,再建花、树、蔬菜、水果、粮食等三级库,在三级库下建图片类、文字类、多媒体动画类四级库。这样系统分类后,使教师可以从园内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终端机上访问并迅速地寻找到已有的教学资源,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整合或重组用于自己的教学,而经整合或重组后的教学资源又可按照其整体呈现形式进入教学资源库作为新的资源。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资源的基元性、开放性和方便性,是教学资源以网络为平台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基本特点。
3.教学评价多元化
以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搭建了平台。首先是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网络下的教学评价,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教学管理人员、专家、社会其他领域人士等。就教师而言,既可是本园教师,也可是园外、外地教师等。评价主体的多元,无疑带来的将是评价内容、评价层次、评价互动的多元,而这种多元的教育评价对于教师全面反思教学行为,更加深入地研究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好的环境和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勤于探索,紧跟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步伐,面向未来的教育现代化将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