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示范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2008-12-29郑小军杨满福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8期

  符智坤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所谓示范课件是指能够作为范例使用的优秀课件。示范课件可以按所属学科和适用年级分,也可以按开发工具分为PPT课件、Flash课件、Authorware课件、Director课件、FrontPage网页课件、Dreamweaver网页课件等。
  
  示范课件的属性与评价指标
  
  (1)先进性、整合性、创新性。先进性是指课件体现现代教育理论、先进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理念,开发模式先进、开发流程优化、开发技术先进;整合性是指具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鲜明特征;创新性是指课件设计有创新或创意新颖,整体效果好,具有比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2)科学性、规范性、教学性。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性错误或疏忽。规范性是指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教学性包括知识覆盖、体系结构、资源形式、资源引用、目标设计、内容组织、教学交互、习题实践、学习评价和教学效果。
  (3)技术性。包括运行环境、操作情况、设计水平和媒体应用。
  (4)艺术性。包括界面效果、美工效果、媒体选择和媒体设计。
  (5)学科性。既符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总体要求,又符合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6)示范性、典型性、代表性、教育性。
  示范课件应该在上述多个方面对于课件设计、制作、应用和评价具有借鉴、启发和榜样作用,能够作为教学、培训和整合实践之范例。
  
  示范课件设计与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选题
  首先,课件的选题应该是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课件选题应该适合用多媒体来表现。第三,课件选题适合体现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理念,适合体现教学创新。
  2.开发小组
  从我们的开发经验看,一种比较理想的课件的开发小组应该是这样的三人组合:其中一人集一线教师和课件制作技术高手于一身,另一人集学科教学行家和教育技术行家于一身,另一人集媒体制作技术与美工于一身。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课件设计与制作的质量,而且开发效率高。学校应有意识地加强这类开发小组的培养和建设。
  3.全程参与
  开发小组成员应该参与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保证示范课件的开发质量。包括:选题→需求分析→确立课件设计的理念、指导思想与原则→选择最优化的开发模式、开发流程和技术方法→教学设计(文字脚本)→系统设计(制作脚本)→交互设计、动画设计、形成性练习设计、屏幕设计等→素材准备→课件合成→测试、试用和评价→修改完善→编写相关文档、打包成品→研究课件如何在整合课教学中使用。
  
  示范课件《乙烯》
  
  1.课件特色
  在课件《乙烯》中,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采用新闻导入、启发式教学、新旧知识对比、演示实验、动画模拟、虚拟实验、主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发挥Flash动画形象生动、交互性强等特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步步深入的形成性练习,依据新课程理念设计了丰富的课外学习材料,包括课外扩展、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网上资源目录和博客讨论区,帮助学习者全面达成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课件总体上画面简洁、明快、美观,交互界面动感十足,导航比较清晰,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下面简要介绍课件的主要模块。
  (1)片头:该模块首先播放一段与《乙烯》教学有关的片头动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片头结束前展示课件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模块。点击片头下方的“Go”按钮可跳过片头,直接进入主界面。
  (2)主界面:该主界面集导入和导航于一体。为了使课件的导航简洁便捷、方便实用,方便学习者随时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分别在屏幕顶端和底部制作了7个和6个永久性导航按钮,链接到本课件的13个内容模块。
  (3)导入:采用新闻导入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首先滚动播出5条关于乙烯生产、研究和价格的国内国际新闻要点,将鼠标移到新闻要点,新闻停止滚动,点击感兴趣的新闻链接,可打开该条新闻网页,进行详细阅读。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滚动新闻下方制作了“新闻思考”和“新闻启示”两个开关式按钮。
  (4)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且明确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5)乙烯结构:进入该模块后,突出显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是学习有机物必须树立的重要思维方法。文字下方制作了“分子式”、“电子式”、“电子云”、“结构式”、“数据比较”、“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和“结构小结”等一排按钮,点击这些按钮,相应的教学内容显示在屏幕中心区。本模块采用新旧知识对比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演示乙烷和乙烯的区别,同时注重启发思考,所提问题环环相扣。例如,在“电子式”部分,乙烯的电子式是隐藏的,点击“乙烯的电子式”按钮,才展开相应内容。
  (6)乙烯性质:进入该模块后,依次点击下方的“物理性质”、“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等按钮,展开相应的子模块。这些子模块针对化学物质性质的教学特点,采用了动画模拟和真实演示实验录像相结合的方法,即先播放真实演示实验录像,经过观察产生感性认识,再展示交互性模拟动画,加上“实验现象描述”、“分析原因”和“学会应用”,以突破教学中的抽象和难点。这样发挥了不同媒体的互补性。
  (7)乙烯制备:为了使学生做好实验准备,该模块先导入实验录像,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弄清楚制备原理,启发思考实验前要注意的问题,最后通过模拟实验熟悉制备的基本过程。
  (8)乙烯用途:以大量的滚动图片展示乙烯的广泛用途,表现“乙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并还利用博客组织学生参与热点讨论。
  (9)课堂练习:该模块设计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形成性练习,使学生得到多样化、交互性、主动参与式练习,确保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方法目标得到实现。包括:①“仪器选择”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和正确选用仪器元件和实验装置。②“组装与拆卸”可以帮助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组装和拆卸实验装置。③“随堂练习”利用文本、动画、声音给出答题正确或错误的即时反馈。④“挑战自我”共25道选择题,全部做完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习者对乙烯内容的掌握程度。答题时提供即时反馈,练习结束给出自动评分和成绩统计页面,并附参考答案。
  (10)其他内容模块:包括课外扩展、探究实验、设计性实验、网上资源目录和博客讨论区,力图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得到扩展,信息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
  2.课件制作技术
  课件《乙烯》以Flash 8为主创工具,图片素材采用Fireworks、PhotoShop CS和ChemSketch制作。音频素材和视频素材分别采用Cool Edit和会声会影进行剪辑、编辑和处理。课件综合运用了形变动画、运动动画、色彩动画、关键动画、蒙板动画、行为动画和逆序动画七大动画技法,灵活运用了帧动作、按钮动作和影片剪辑动作(ActionScript)实现了多样化的交互,巧妙运用分支结构和条件语句实现了具有智能判断的交互练习(例如课堂练习模块的仪器选择、组装与拆卸、“挑战自我”练习)。
  (1)滚动新闻的实现:利用运动补间动画与遮罩技术实现,将滚动新闻制作成电影剪辑MC,并给它加上代码:on (rollOver) {this.stop();}on (rollOut) {this.play();},代码的作用是当鼠标移进MC,则MC内的补间动画停止(stop),移出MC则继续播放(play)。
  (2)开关式按钮的实现:《乙烯》课件制作了大量的开关式按钮。这些开关式按钮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点击按钮隐藏和显示相关教学信息。二是该按钮通常是把教学信息先隐藏起来,这样使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也方便教师提问和启发学生思考。三是使得课件版面变得更简洁、美观。其中,“导入”模块中“新闻思考”和“新闻启示”两个开关式按钮的制作方法为:在“新闻思考”和“新闻启示”MC中建立两个图层(Layer),一层应用运动补间动画实现内容(文字)的_alpha属性的0→100→0的变化,并插入三个关键帧,在第一帧加stop语句,中间一帧为stop,最后一帧加“gotoAndStop(1);”命令,在另一个图层中导入1个按钮并添加命令on (release) {play();}。
  (3)电子云、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的实现:利用化学工具软件ChemSketch导出系列图片,然后将这些图片导入Flash,制作成帧帧动画,充分展示乙烯三种模型的空间立体结构。
  (4)“挑战自我”的实现:在这一MC文件中,每帧上都有一题,同时有一个输入文本框(key),有一个按钮用于判断对或错。回答正确执行gotoAndplay(“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