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整合

2008-12-29杨冬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8期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学校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从实施素质教育入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是开展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说,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辅助教学,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孩子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聚精会神,努力求源,并感到乐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认识分数》一课中,我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边说一边简单地操作鼠标,孩子们一下子被屏幕上有趣的画面吸引了,随着屏幕的演示,我继续讲猴王给小猴子们分饼的故事。因为有形象的故事情节,有多媒体计算机生动有趣的图像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以极大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2.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孩子们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孩子们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官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3.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辅助教学,有利于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多数依赖于形象思维,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圆柱》一课中,利用教学软件演示,帮助学生学习圆柱的形成和侧面面积的计算。我边操作鼠标边生动形象地讲解,孩子们通过计算机的形象演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观察比较过程,能有条有理地讲述圆柱侧面面积怎样推导出来。通过充分的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不但弄清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也活跃和发展了孩子们的思维。
  4.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辅助教学,有利于更好地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对学生的答案即时作出反应,正确的会出示一个小孩子哈哈笑的声音,或会发出掌声、动听的音乐声和以示表扬的话语;做错时,那小孩子会难过得流泪,或发出沉沉的声音表示再动脑筋,重做一次。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很快知道学习结果,满足其求知欲。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