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海学校:构建和谐课堂 提高课堂质效

2008-12-29程显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8期

  为了更具体、更准确地全面落实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更好地确立科学、辩证的课堂教学观,构建前海学校先进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文化,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低负”、“高分高能”,实现新旧课堂教学文化的良好整合,落实学校“四会五能”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实现“创建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学校”的发展目标,深圳市南山前海学校以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质效。
  学校构建和谐课堂的核心是构建并践行了学校的课堂文化。学校结合“四会”(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 会生活)“五能”(能写一手好字、能做一篇好文章、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演奏一种乐器、能掌握一项健身的技能)学生培养目标,在对“和谐课堂”深入的理论探索中,首先确立了以“和谐课堂”为内核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即:教学目标多元,贵在具体;教学方法灵活,贵在得法;教学手段现代化,贵在恰当;课堂教学质效化,贵在落实。明确要求全体教师要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发展智力的同时,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基本观点的渗透与基本方法的引导;在研究课标、教材的同时,重视研究学生。然后,逐渐形成了“新课改背景下,正确处理‘四种关系’,实现‘五个优化’”的前海学校课堂文化。
  
  四种关系
  
  1.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应相得益彰,不可颠倒,也不能偏废,应辩证地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2.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课堂教学内容决定课堂教学的形式。我们现在倡导要由过去的传授式、注入式教学转向以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式为主,但并不是不要讲授式。讲授式最适宜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则是其力所不及;探究式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主动精神,而打基础则是它的不足。
  3.互动和调控的关系:强调师生的互动、生生互动,就要加强教师的主动调控作用,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散而神不散。因此,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应多样综合。
  4.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理想的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教师在教学时要坚持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五个优化
  
  1.优化教学目标:教师要依据“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每一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多元、具体、可测”的原则。为了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沉下心来认真备好课,并提出六点备课要求。①备课标:分析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②备教材:思考所教知识的新发展、应用及联系。③备学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过程和可能遇到的难以解决和掌握的问题,确定最近发展区。④备教法:设计问题情境,支持交流的方式以及学习流程等。⑤备学法:选择迁移问题、整合方式以及学习评价方法。⑥备教师自己: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
  2.优化教学内容:①正确使用教科书和教学辅导资料。②设定的教学内容必须明确、集中、适当,应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合理安排最有用的知识。③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重点突出;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也涵盖了教师与学生所拥有的课程资源。不同的内容主次分明,不能平均用力。④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3.优化教学结构:①教学结构简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②适时设置课堂反馈环节。③中学把部分作业,小学可以把全部作业设置在课堂上。④重视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
  4.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素质条件来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方法不能割裂,方法寓于过程之中,过程为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条件。
  5.优化课堂练习与作业:课堂练习要求紧扣教学目标,内容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多样性。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实行“三要求”、“三统一”和“三及时”。“三要求”即要求作业布置富有层次性、时效性;要求对做错的作业尽量面批面改;要求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三统一”即统一作业布置要求、统一批改要求、统一建错题档案。“三及时”即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矫正。
  
  “四种关系”、“五个优化”课堂文化的推进措施
  
  1.常规课与研讨课、展示课相结合。学校以常规课为依托,以展示课、专题课为突破口,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一次“新教师汇报课”和“教学研讨周主题研讨”活动,并使之逐渐常态化、规范化、特色化。推出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校级研讨展示课,要求教师围绕主题撰写论文,使活动既有理论研讨,又有实践展示。
  2.课前预设、课中生成、课后反思相结合。课前充分准备,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结构;课中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摈弃用教案作表演,注重学生学习中的动态生成,把课堂演绎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命过程;课后反思得失和经验。学校严格“五课”(即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思课)管理,并建章立制。
  3.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相结合。 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专著,不断提高理论修养。
  4.教学与教研相结合。坚持科研领先,就是要坚持科研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学校要求教师从问题出发,每人确立一个课题,鼓励教师走上一条以教学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教学与教研相结合的道路。
  
  实践活动
  
  一年多来,学校围绕“四种关系”、“五个优化”课堂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2007年9月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活动;2008年2月开展了“三个一活动”(每人写一个好的课堂案例,每人上一节好课,每人写一篇好教学论文);2008年5月,由学校牵头,和前海小学、阳光小学开展了“三校同上一节课 构建社区文化共同体”活动,创新了区域教研活动模式;同月开展了提高课堂教学“质效课主题研讨周展示课活动”,由13位中层干部上了展示课,并由副校长评课,校长作了总结。特别是2007年12月召开的学校首届“教学研讨周”活动影响非常大。南山区教育局曾令格局长,广东省教研室课程专家黄志红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王世伟博士,南山区教科中心、教研室领导、教研员,河南等地和区内学校兄弟学校的领导、同行500多人参会。活动穿插进行,分为五个方面活动:①课堂教学展示,集中评课。②论文交流。共征集论文70篇。③学科特色展示。④举办专家讲座。⑤家长开放日暨总结表彰。在总结表彰大会上,区教研室郑秉捷主任代表曾局长充分肯定学校落实课堂教学的“五个优化”,是对新课改课堂文化的丰富和创新。区教科所所长刘新生研究员参加研讨活动后说:“前海学校的首届‘教学研讨周’活动,起点高,工作细,效果好”。
  
  作者简介
  程显栋,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学校校长。中国英语电影课研究协作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英语分会会员,多家学术刊物或专著编委。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校长”、“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杰出校长”、“第二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标兵”、“南山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撰写的长篇考察报告《我看美国基础教育》和《洋思中学教学工作考察报告》全区推广学习;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教育管理等文章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荣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著述6部。主持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十多个。提出并实施的“四会五能”学生培养目标和“四种关系、五个优化”的课堂文化在市区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