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扬州:深入挖掘数字化校园内涵建设

2008-12-29卜忠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8期

  “十五”期间,扬州市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网上资源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应用层次偏低、缺乏统一的规范以及应用环境、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跟不上等。针对“十五”教育信息化现状,扬州市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全市通过区域整体性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水平的提升。即在“十一五”期间,使本市所属学校按照《扬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分类别、分层次、按条件使扬州市80%近400所学校创建成为数字化校园。通过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信息化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充分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进一步增强教师信息化素养,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最终促进全市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显著提高。为深入挖掘数字化校园内涵,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管理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创建学校需认真审视以下四方面内容的建设。
  
  护航数字化校园建设引入——CIO机制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不同,对于数字化校园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造成各学校领导层对信息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高度也存在认识差异;另一方面,虽然一些领导对于信息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由于其专业知识的缺乏,容易导致其决策的失误,最终造成相同环境下学校之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果差异明显。
  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负责全面主管校园信息化的工作。在学校决策层引入CIO体制,目前已成为很多高校的共识。校园CIO不仅要对学校的信息化政策和常规管理施加影响,还必须结合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从战略的角度去审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要从全局和整体的视角来理解社会和市场的变化趋势,要有计划地落实和协调开发、管理和应用三者之间的需求。中小学如能将校园CIO机制有效地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将利于学校及时做出正确的专业决策。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入组织化、制度化过程中,校园CIO的设立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效率和效益——建立数字化考评机制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以创建为指导目标,可能导致忽视创建过程,而偏重创建结果,因而易做成形式主义,流于表面。同时,信息化设备属于高值易耗品,一般3~5年就要淘汰更新,所以,学校对信息化应用情况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从制度建设着手有力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层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教师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故而必须首先考虑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效率以及效益。
  教师信息化应用效率及效益主要从“能用”、“用好”及“用优”三个方面递进,首先应考虑教师是否能够在学校制度的正面引导下正确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如教师会不会出于学校制度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盲目地运用信息技术,形成新的“电子填鸭式”;其次还需考虑运用信息化手段是否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如教师课余花费5个小时制作某节课的课件,那么,该课件的效果是否能等同于教师课余5个小时其他备课活动对课堂教学产生的正面效果;最后还应考虑教师是否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真正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助力现代型教师的成长。如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是否在新课改过程中形成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
  
  强化现有体制下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营造数字化校园环境
  
  数字化校园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因此,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多种学习生活应用平台,营造数字化生活环境,确实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果最大程度地提供给学生。
  1.建设学生多种学习平台,如问题式探索空间、协作学习平台、研究性学习课堂等;并且能提供多种校园生活平台,如网上心理健康咨询、校园一卡通、家校通等。学校应从学生角度思考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最迫切了解、学习、实践的问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平台。
  2.为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数字化提供物质条件和应用条件。首先应满足学生校园数字化基础物质条件的装备,如一卡通门禁系统、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学生图书阅读机、校园服务查询等,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并为学生网络化的生活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3.尝试建立综合信息素养在内的多角度、各方面、全方位的多维评价体系,通过建立资料丰富多维的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展示并鼓励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激励引导学生好学、乐学、善学。
  4.加强对学生信息化应用的指导引领,激发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并加以正确引导,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信息化应用的兴趣与特长,同时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营造学生绿色上网空间。
  
  推动学校校本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制定资源建设激励制度
  
  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是现代网络教育的命脉;积累具有学校特色的优质校本资源,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又一核心任务。学校资源建设主要分为四个层次:搜集下载、商业购买、开发自制、合作建设。笔者认为,建设学校资源库的过程中,理清以下四个关系就可以很好地针对学校自身情况制订具体资源建设方案。
  1.商业资源与自制资源的关系。商业资源建设方便快捷,但需投入大量资金,同时还需要学校进行二次开发;而自制资源,如精彩课堂实录、教案、课件、试卷及教学心得等,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因此,学校应建设以自制校本资源为主、商业资源为辅的资源库,更能贴合学校教学需求。
  2.城域网资源与校本资源的关系。教育城域网上的资源库虽然面广、量大,但与教学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而各学校自己逐步建立起的校本资源库,虽然方便、实用、有特色,但数量不足。只有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市、县、校资源共享手段,我们才能取长补短,协作开发;才能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才能有效节约人力资源,避免重复。
  3.资源开发标准与资源开放式的关系。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遵循国家、省、市等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开发标准,日后才能利用学校以外的更高级数据互通平台实现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教育行政区内其他学校之间、学校内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同时,学校的各种应用素质教育信息资源可以采用开放式系统,在规划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下,通过数据互通平台实现各类信息的搜集处理展示,达到学校开放式资源的建设要求。
  4.资源质量与资源数量的关系。资源建设应从以资源数量积累为重心转向以资源质量建设为重心,更应体现教师教学过程中优质有效资源的利用率。学校通过强调资源的管理组织人性化,操作使用简单化、功能实效最大化,鼓励教师对商业资源、网络搜集资源等进行二次开发,并积极主动加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开发资源的行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将数字化校园理解成一个实用概念,可以从硬件、应用服务与文化三个层次加以解释,形成一种递进的关系。我们现在常看到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等都是第一个层次的建设,更多的问题和困惑是源自于第二个层次。而校园的信息化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社会建构使信息化成为校园的一种生存状态。从教育信息化投入效益的角度来思考,数字化校园的概念逐步从物理层转移到服务应用层,最终才能形成校园的信息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