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研修,让我们齐头并进
2008-12-29姚丽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12期
《尔西部教师专业发展同步开展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是借助苏州教育博客学习一发展共同体上搭建的“东西部同行”网络平台而开展的探索跨区域的东西部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步开展的实验研究。本课题运用5LOG这一“零障碍”的技术平台,引入情境工作坊(work shop)方式,由东西部地区的教师就教材分析、教法研讨、资源与媒体的利用、教育理念等开展互动交流,为参加行动的东西部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步推进提供平台好策略。
本课题研究总结了基于博客平台的东西部教师跨区域的专业成长研讨内容
1,开展基于教育博客的东西部教师跨区域的集体备课评课活动。借助苏州教育博客学习一发展共同体搭建的“东西部同行”这个网络教研平台,东西部语文教师之间采用1+X情境工作坊方式开展网络环境的跨区域的集体备课评课活动,集思广益、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在成员同伴互助、互动合作中提高备课、评课的质量。这样,在评课过程中发现的授课教师的优点则能使评课教师得到启发,给上课教师指出的缺点则能帮助授课教师进步。课题开展以来,东西部教师撰写、上传研讨了200多篇教学设计。
2,开展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东西部教师跨区域的教育信息交流。在教育博客这个平台上,同行成员彼此间开展教育信息交流活动,大家把自己拥有的经过思考和精心筛选、收集整理起来的教育信息资源,借助“东西部同行”这个平台奉献出来,与团队成员一道学习分享交流,使同行成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汲取到先进教育信息资源带来的营养。
3,开展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东西部教师跨区域的经验共享。优秀的经验只有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同行成员之间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其他成员分享、交流,通过从同行中获得信息、借鉴和吸收同伴经验,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来避免走弯路。同行成员还把自己对某个教育现象的经验、困惑、感悟及反思展示给团队成员,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同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的回复中去,和回复者进行论证思辨,实现思想上的深度碰撞。
4,开展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东西部教师思辨式的专题讨论。东西部团队成员共同围绕教育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展开专题式的讨论。同行成员之间畅所欲言,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个讨论过程中,由于每个同行成员讨论的切入点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每个同行成员一方面在为自己的观点进行激烈的辩护,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思考和质疑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5,开展基于教育博客环境下的东西部教师跨区域的沙龙式深度会谈。同行成员之间形成真诚的人际关系,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产生思维互动,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交融和碰撞。这样的深度会谈能诱使同行成员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本课题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为扩展与深化支持西部教育创造了条件
课题研究表明:开展基于跨区域的博客教学研究,是创新教研形式、拓宽教学研究途径、缩小东西部及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不是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才是实现均衡的根本点。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一个条件是资源均衡,跨区域的博客教研就可以有所作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东西部城乡可以形成无障碍的交流,不仅可以省去路上的奔波,而且较课堂教学光盘更加互动、灵活,现场氛围更加强烈。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西部教师同步感受到东部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思想和业务的成果,掌握与东部同步的自我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方法,加速西部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志愿者行动借助已经建成的苏州教育城域网,没有额外的投入,是一次真正“无价”的网络环境支撑的同侪互助行动,超越了人们通常对援助西部的理解。
本课题研究使东西部教师都熟知了全新的情境工作坊研讨方式
情境工作坊是一种以头脑风暴为特征的创新教研方式,是“同侪互助、激发教育智慧”的卓有成效的实现方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采用1+X情境工作坊教研方式进行教学案例研讨。在这里,上传的教案代表着“1”,教师们的讨论意见,群发智慧就是“X”。在情境工作坊环境下,上传的教案及其回复,反映了网络教研、同侪互助的过程,以及在互动过程中建构的新的认识。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启发、收获成果,并且往往会引起教育智慧进发,从而实现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普通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和创新型教师转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在网络上实现的活跃的过程,也是一种对某一课教法的意义建构,与新课程要求的通过过程从事意义建构是一致的。
本课题研究在实现东西部教师专业化同步成长中凸现优势
课题研究表明:基于教育博客平台的博客教研活动在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跨区域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三方面与常规校本教研相比发挥着更大的效应。
1,跨区域的博客教研实现了东西部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改进,有利于推动教师的成长专业化。借助教育博客平台,教师的教学苦恼、问题、体会,都可以通过“发帖”的形式自由地表达出来,阅帖人又会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或是进行询问,或是进行答复,或是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些质疑、批评与讨论都促进了教师们的进一步反思,实现了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
2,跨区域的博客教研实现了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有利于实现教师成长的同伴互助化。博客教研打破了空间、环境的限制,使得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成为可能,教师个体之间的素质差异得以缩小,优秀教师的互助作用得以强化,同时,也让互动的教研资源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
3,跨区域的博客教研实现了教师与专家名师间的互动,有利于教师获得专业化引领。借助教育博客平台,一线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站点实现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交融与碰撞,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
4,跨区域的博客教研改变了研教分离的状态,有利于实现教研的广泛化。博客教研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博客教研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实现“泛研”。“泛研”不仅是针对内容广泛化教研,也不仅是针对活动的教研广泛开展,而是指教研手段、教研过程、教研形式等教研行为、教研思维的广泛化。教研不再仅仅是以教研部门为中心,而是能够使得教师在超越时空的同时还能超越自我,构成丰富多彩的“社会大教研”。所以,博客教研不再仅仅是一种参与形式而是一种行为变革,更是一种创新思维,这会对教研的动力、教研的质量进行深度催化。
本课题研究是一次用教育博客进行课题规范管理的有益尝试
课题的动态过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质量。很多课题在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状况,有些课题甚至还会出现“拼凑”现象。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缺少了课题的“动态”管理过程。那么,如何切实加强课题的动态管理,克服课题研究过程中这些不实的问题,打造真实的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在一个自然的动态过程中扎实完成,并随时接受监控、交流、指导呢?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对运用博客平台进行课题动态管理的一次有益尝试。
1,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动态过程管理,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研究进程、阶段性研究成果,真正实现对课题的全过程管理,避免因终端性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的博客都建立了“东西部同行”管理分栏,苏州教育博客学习一发展共同体首页上也建立了“东西部同行”专栏,这样,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就可以把自己撰写的文章资料及时地上传到“东西部同行”专栏和自己的分栏,形成我们课题组和每一位成员的课题研究原始资料积淀。这既见证了我们课题研究的动态过程,也为今后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积累了原始素材。
2,博客管理课题可以实现课题组成员之间智慧和思想的交流碰撞,帮助课题组成员在交流中提升,在碰撞中发展,实现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自我发展的目的。传统的课题研究中,课题参与者所总结的科研经验不管正确与否,往往是写完就了事,很少获得与他人分享、交流、碰撞的机会。而用博客管理课题有利于发挥博客教研的优势,课题参与者所总结的经验可以获得无限大的分享、交流、碰撞的时空,这种交流碰撞又反过来健使课题参与者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经验总结,日趋接近真理。
3,博客管理课题可以促使教科研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东西部同行课题本身就是行动研究,是实践研究,目的是在研究中不断吸收积累先进经验,研究内容定位于探讨东西部在教材分析、课堂教学、教法研讨、资源利用、教育理念、教育科研等教学“软件”方面同步发展,同时做到课题研究者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分门别类、即时即地将研究的感悟、心得、案例、叙事、论文、课件等上传或发布(也可隐藏),超越传统时空局限,及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因此说,我们的课题研究是真正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而开展的,有其真正的实际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几点反思
借助教育博客实现东西部教师专业化同步发展,在充分发挥博客平台的特长和优势的同时,应注意到博客教研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1,跨区域的博客教研活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组织者的准备工作和主持活动过程中对反馈信息的敏感性。博客教研主持者必须制定明确的研讨主题,设计合理的活动程序,并善于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捕捉各种重要信息,积极引导研讨,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逐步深化,还要及时归纳,落实预定的教研目标。
2,跨区域的博客教研应针对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教学热点问题进行研讨,要关注教师的发展,突出人文性是博客教研工作不可勿视的重要部分,还要防止博客教研脱离学术专业,走上闲聊、诉苦的庸俗化,甚至因为不正当活动走上低级化。所以,注意净化博客教研的空气,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是需要特别加以重视的。
3,根据教研的主题,参加活动的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工作,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达到相互切磋,相互交流,达成共识,共同提高的目的。每次组织活动策划者应提前在博客教研平台上发布教研的主题,使大家事先有所准备,发言时不偏离主题;参与者应提高发言的质量,提高研究的深度和研究的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4,要正确把握博客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关系。开展博客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它和传统教研的目标完全一致,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加强博客教研的同时,传统教研工作非但不能削弱,而且要发挥其在“点”教研方面的优势,发挥其面对面交流的长处,提升传统教研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