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价值的判断》教学设计

2008-12-29朱秋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12期

  教材分析
  
  《信息价值的判断》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信息获取中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是信息获取链中的关键一环。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学习了对问题或任务进行信息需求的分析与确定,本节课就是要解决学生在得到信息后如何做出判断的问题,以便在信息活动中做出好的决策。
  
  教学设想
  
  由于这是一节纯理论课,如果采用一般的讲授法,学生很难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的讨论、探究,使学生掌握信息价值的判断方法和技巧。具备有效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尝试利用信息价值的判断标准来分辨学生平时感知的信息。
  情感目标:养成正确判断所获取的信息价值的素养;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
  难点:如何利用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课件、报纸、学校周和月工作计划、广告纸等。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教师调查:使用过手机的同学请举手。
  师:展示一条“中奖”手机短信。
  师:这条短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在信息社会,判断信息的价值,分辨真伪,是生活中的必修课,是我们随时会遇到的问题,就像每天要吃饭、喝水一样平常。
  那么,如何对获得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并做出好的决策呢?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讨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使用过手机这一个小小的调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又从手机“中奖”这条短信,联想到自己的体验及身边的实例,并思考从这些例子中能得到什么启示,自然地切入课题。
  2,案例分析
  案例一
  师:展示三条手机短信。①三星电子集团大陆分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恭喜您的手机号码中了(二等奖)12.8万元,兑奖热线:13858886588;②你好请把那钱打到我的建行卡上,户名:王小平;③郴州市农行通知:您8月17日在国美电器消费8800元,请您及时到网点缴费,逾期将从您其它账户扣除,如有问题,咨询电话为07356846722。
  师:三条手机短信你信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议论。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分析。①判断信息的各个要素是否客观真实,逻辑推理、查阅、调查的方法进行判断,与同一信息进行比较,出处(来源)是否可信(准确性);②考察信息提供者的目的是什么,信息内容是否公正、有偏见,遣词中是否带感情色彩(客观性);③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权威性)。结论:信息判断的标准是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列举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曾经碰到过的类似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播放两个网络和QQ诈骗的视频,给学生们打打预防针,提醒面对类似的信息时要多一分谨慎,多一分理性,以免上当受骗。
  总结:“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信息价值判断标准:准确性、权威性、客观性。
  设计意图:针对日常生活中收到的典型短信,启发学生从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方面来判断,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掌握判断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手机、网络等信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曾经碰到过的类似案例和观看两个有关网络诈骗和QQ诈骗的视频,使学生形成能够识别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
  案例二
  师:当今社会,广告可谓铺天盖地,地毯式轰炸,让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请看增高广告。
  教师展示“代高乐增高”广告。
  学生思考并发表观点。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信息提供者的目的意图,站在商家(追求巨大利润)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消费者或公立的角度。
  教师播放“代高乐增高骗局”视频。
  总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客观,不权威。信息价值判断标准:客观性、权威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对待信息,播放“代高乐增高骗局”视频的目的让学生把握信息判断的一个重要方法——调查法。
  案例三
  教师展示一个好消息:“汝城樱花首届新娘送钻周盛大开幕,为答谢新老朋友们的支持和厚爱,特举办‘全场套系直减现金1000元,再送南非钻戒一枚’的优惠活动,几活动现场订婚纱照都可以享受一折二免三送四抽奖,并且有机会参加幸运大抽奖,100%中奖绝不落空。活动时间:2008年9月19日至21日,活动地点:汝城县华隆步行街”。
  师:这个好消息对你有用吗,为什么?
  学生先高兴并议论。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过时了吗?对你适用吗?
  总结:信息判断的标准:时效性、适用性。时效性是对信息生命周期的考察;适用性主要衡量对我们是否有用,以及对于解决问题所起作用的大小。
  师:还有哪些信息特别需要注意时效性和适用性呢?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先高兴后得到以上消息没有用时产生的失落感。原因是“过期了、不具备时效性,照婚纱照对我不适用”等结论。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特别注意:时间表、课表、通知、天气预报、招生、招聘、药品保质期、食品保质期等时效性或适用性非常强的信息。
  3,探究交流
  师:联系我们刚才讨论的三个案例,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第24页信息价值判断方法与技巧表格,系统掌握判断的方法与技巧。
  总结: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评价,但并不是每条都需要从这五个方面来评价。根据信息的需求及使用者目的的不同对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样,把握侧重点。如信息本身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天气预报)可从时效性方面判断,招生、招聘等可从适用性和时效性方面判断。
  (1)分组探究:前后邻座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模拟担任政府职能部门、教育机构、企业、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学生中的四种角色,利用搜集到或所发资料中的信息,写下信息的来源和潜在价值及理由,并注明判断的标准。
  (2)汇报成果。要求:落落大方、声音洪亮、讲究礼仪。
  教师分发当日的《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导报》、《湖南日报》、《郴州日报》、《参考消息》等报刊以及广告、学校本周和本月工作计划、汇报表格等资料到各小组。巡回指导,点评,激励学生。
  设计意图:学生对角色扮演兴趣很浓,小组讨论积极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学生汇报成果时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学生高昂的表现欲望和才能得以展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表达能力,组间的竞争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