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合理导入
2008-12-29董洪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12期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通俗地讲,平时上课开始时的开场白就是导入,就是一种情境创设。其他学科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作为一个新学科一信息技术教学在导入方面研究得不多,更多的是借鉴了传统学科的导入方法。本文在基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导入的基本任务以及导入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合理导入的建议。
导入的基本任务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以说合理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开始。导入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了兴趣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是影响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最直接因素。
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要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教师、指向学习内容,就需要我们通过导入实现学生兴奋点的转移,从而全身心投入新知识的学习。
铺设桥梁,建立知识联系。“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扫除学生在后续新知识学习阶段将要遇到的思维障碍。
揭示主题,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
交流情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导入加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外部条件。
导入时存在的误区
有人认为导入可有可无,有人认为导入一定要精彩,众说纷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导入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时间过长过分渲染
《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案例的导入部分如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段。(学生观看5分钟)
师:我们看过了《海底总动员》片段,看到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大家想不想听关于海底世界的故事呢?
生:想。
师:下面我就讲给大家听。这一天,小仙女青青来到了海底世界,她看到了大海里美丽的景象。海底的景象真美啊,到处都是珊瑚、水草、礁石。你们猜猜,她还看到了什么呢?她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热带鱼游来游去,她还看到了一条热带鱼在水草中穿梭。一只水母悠然地飘了过来,哇,前面来了一只好大的鲨鱼,把青青吓了一跳。(教师讲故事4分钟)
师:故事讲完了,你们想一想,小仙女还会在海里见到什么呢?
生:海里有海马,有海螺,有潜水艇…… 上面案例讲的是“Windows画图的使用”,整个导入很精彩,学生也极为投入。但要注意课堂导入的适度性。一般来说,正常的课堂导入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为宜。导语要短小精练、简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导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时间过长或过短都无法达到导入应达到的目的,不可能是成功的课堂导入。
2,一演到底,过多欣赏
《信息在我们身边》案例的导入部分如下。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获得了一个信息:大家对这门课都非常感兴趣,那么,你们知道这节课是什么课吗?请大家从你课本的封面上获取正确的信息——信息技术课。
师:如天气预报、教师上课、下课的铃声等,都是信息传递的例子。
从广义的信息定义着手,用大量的信息事例让学生明白信息是客观存在的,是与人们的主观感觉无关的。
师:下面我们看一下多媒体课件。(其中有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草原,有清静幽美的小溪,有浩瀚奔腾的大海,有一望无垠的麦田,还有四季分明的森林和各种珍禽异兽。接着又出现了一幅幅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的画面——土地干涸、沙化,树木砍伐,大气污染。时间有5分钟)
这个案例讲的如何获取信息。教师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演示也极其投入。可以说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是势在必行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多媒体只是一种导入的技术手段和工具,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方法”。教师应该避免盲目追求表面花哨和热闹,不顾及导入内容而使导入流于形式的做法。导入要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引入新知识,通过充满情趣的导入,创造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偏离主题过于牵强 《把最真的爱送给你》案例的导入部分如下。
师:在上课前我先出一个常识性的题目考考大家,母亲节是什么时间?
生: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师:那谁记得自己母亲的生日请举手。(举手的同学不多,教师显示出很无奈的样子)
师:下面我们听一首歌。(教师播放《母亲》)
师: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母爱,感激妈妈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一切。母亲节快到了,为了给妈妈送上我们的祝福,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ord中制作既漂亮又经济实惠的电子贺卡。每逢佳节,我们都会为亲朋好友送去精挑细选的贺卡,以表达美好的祝福。(教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精美贺卡)
师:这些贺卡美不美?
生:美。
师:假如是我们亲手制作的是不是更能表达真诚的心愿?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一张电子贺卡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我们的母亲呢?
师:想不想知道这些电子贺卡是如何制作的呢?
师:其实制作贺卡可以用多种软件工具来设计、加工、合成。今天我们就用Word软件来完成这个心愿。(教师展示本课课题)
这个案例所讲的内容为Word的图文混排。教师创设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情境。进行了良好的情感教育。但是忽略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必要的情感、态度教育是应该的,但是与本课知识的关系并不大。导入要目标明确,就是说导入应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要学习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设计导语。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语的内容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不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合理导入的几点建议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导入的应用,又不能完全独立地看待导入,它是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无论课堂导入的方法多么精彩,最终必须落脚在教学效果上。因此,课堂导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
1,明确目标合理应用
首先应该明确为什么要进行导入,这样才能使导入应用为有目的的行为。其次是掌握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和各种类型,根据要求设计和编制合理的导入教案。最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
2,加强训练提高技能
导入如此之重要,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创设的情境恰当、导入合理、贴切呢?答案一定是课下的练习和总结。一方面,要在课前认真设计、编写教学导入方案,经过备课练习后进行实际课堂教学,并将课堂教学实况进行录像或录音,课后重放录像或录音,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其中问题并改进。另一方面,要认真观摩其他同事的示范课,掌握导入的类型和运用的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