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英九当局施政困境扫描

2008-12-29张德华杨泽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年6期

  [内容提要]台湾二次政党轮替已近半年,应该说马当局施政相当努力,特别是在缓和台海局势、发展两岸经贸关系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但由于主客观等多重因素影响,总体而言,半年施政表现并不理想,可说是状况不断、困难重重,马及其执政团队的声望大幅下滑,不满意度反超满意度。本文着重就马当局施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以及未来前景作一粗浅分析。
  [关键词]台湾政局 马英九 执政困境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6-0087-06
  
  自5月20日马英九执政团队正式走马上任,转眼间已近半年。检视马当局表现,应该说十分努力,注重以经济民生为重心,摒弃陈水扁政治挂帅、意识形态领先的施政作为,以“活路外交”取代“烽火外交”,变“攻势防御”为“守势防御”战略,特别是在两岸关系上着墨颇深,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效止住“脱中国”化步伐,遏制住“台独”思潮蔓延,极大缓解了台海紧张态势,消除了危机,推动了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但总体看,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马当局执政半年未能达成“马上好”的预期目标,说轻些是“不尽如人意”,说重些可谓是一大败笔,马的声望一跌再跌,不满意度反超满意度,政局发展颇令人关注。
  
  存在的主要问题
  
  马英九以60%的支持率当选,原本信心满满,准备好好大干一场,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未能充分展现领导才能,取得不俗政绩,相反却是状况不断,不满声四起:
  (1)经济建设未见起色令民众极度失望。马英九在选举中主打经济、民生牌,主张全力振兴、发展经济,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实施“爱台十二建设”努力达成“633”宏伟目标。但上台后,在经济、民生问题上不仅无突出表现和耀眼成绩,相反经济却持续下滑、极度低迷,10余年来少见的油、电价格双涨,搞得台湾一片混乱。相关机构陆续公布的若干数据,触目惊心,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收入大幅缩水,上半年实质经常性薪资负成长2.36%,是28年来同期最大负成长纪录;物价飙升,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骤升到5.92%,为1981年以来同月新高;通膨严重、民生痛苦,7月痛苦指数达到9.98,为1981年以来新高;失业率攀升,工厂歇业造成的失业人口达9000余人;股市持续下跌,马上任3个月,股价指数共跌了2348点,跌幅高达25%,市值蒸发5.74万亿元新台币,平均每个股民亏损约60万元。台湾“行政院”主计处8月将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相加,预估2008年的民众痛苦指数可能高达7.2,创下27年来、即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的最高纪录。面对衰退的经济形势,台主计处不得不将全年经济成长率自4.78%下调为4.3%。低迷的经济,使得民众利益严重受损,生活水平大大下降,民怨四起,一片叫骂声,甚至原先挺马的蓝营人士也是骂不绝口。
  (2)领导、施政能力不足严重影响自身威望。与陈水扁上台完全不同的是,马英九执政i9+twU1NmCBPSna7WMa5LR+9OV2uRMuNcxN26XH/rsc=有绝对优势,高于对手200多万票,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朝大野小,“国会”拥有3/4席次、县市长掌握18席,直接管辖人口超过3/4,以乡镇长、邻里长计,更是握有九成的实力。可马当局却未能善用此等优势开创新局,相反却予外界施政能力不足、平庸无能的负面观感,领导能力受到强烈质疑,严重影响自身形象、威望。马英九无视“民选总统”的事实,自创“二线总统”,不合时宜地当起“甩手掌柜”,被嘲讽为“宅男”;素有台湾经济“总设计师”之称的副手萧万长,外界高度期待,更是退到“三线”,僻居“深宫”无音讯。如此,两位的领导能力自然遭质疑。行政团队的主要成员多系技术官僚出身,政治敏感性不高,对形势把握欠火候,对民情缺乏了解,与基层民众沟通上予人“隔一层”的感觉,在施政及工作处理上常常是不到位,慢半拍,包括在油价调涨、中南部水患、绿卡及台日撞船事件等一系列问题的处理上多有败笔,显示出施政和危机处理能力的严重不足,失分不少。如油价调涨,本无可指摘,但提前公布油价调涨,导致岛内出现大量囤油等不良现象;后又宣布提前上调油价,引发全台深夜排队加油,并出现渔民因“抢油”失败愤而砸毁加油站等暴力事件,刘兆玄为此不得不两度公开道歉。结果被民进党嘲笑是台湾有史以来第一个宣布油电涨价时间的执政团队,后又提前调涨并预告7月还要调涨,再犯同样错误,造成“不可收拾”局面。
  (3)党政步调不一予外界强烈负面观感。二次政党轮替后,执政的国民党内部出现府院党严重不协调的现象,各方步调不一,相互间不是齐心协力,而是常常出现互相拆台的怪现象,予外界强烈负面观感,影响施政能力与品质。“完全执政、完全负责”,这是自年初泛蓝阵营在“立法院”取得3/4绝对优势后,国民党为赢得“总统”选举向民众提出的一项重要诉求和承诺。然而,马当局正式执政后,不少政策和人事案却得不到占有绝对优势的党籍“立委”的支持,甚至遭到他们抵制与反对。新一届“立法院”开议以来的半年时间内,国民党自己提出的59个优先法案,只通过5个。对此,“立委”们反过来指责行政当局,称“行政院”推动、游说法案工作不够积极,甚至不如民间业者。一些重要的人事案,也常出现自家“立委”们横生枝节、有意刁难、给马下马威的情况。如马英九提名具绿色彩的沈富雄、张俊彦出任“监察院”副院长及“考试院”院长,结果在党籍“立委”的狙击下是一波三折,最终告败:沈富雄未获“立法院”半数同意遭封杀;张俊彦无力招架“立委”们的猛烈炮火,不得不主动放弃提名。此事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对马英九、国民党、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可谓是三败。由于党政关系不顺,国民党的作用不受重视,一度处于一种“既不是执政党、亦不是在野党”的尴尬境地,执政党地位弱化,甚至过去极为显赫的“中常委”职务亦不受重视:7月26日在二次政党轮替后的首次中常委选举中,32席中常委总共仅有40人登记参选,当选率高达80%,创历年参选人数“最少记录”,这与往昔争抢“打破头”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跌破眼镜的是,在参与登记的候选人中,没有任何党籍政务官和县市长,这与过去“以党领政”时代中常委都是身居要职的达官贵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说明现时的中常会与当年的中常会已不能同日而语,身价的大掉,更折射出党的地位下降与边缘化。无怪乎国民党高层戏称,真是快要哭出来了,明明已经执政,却像是近日股市,买气明显下跌。如此地位,党对政的支持自然会大打折扣。据反映,沈富雄、张俊彦的人事案最终流产,就是国民党中央和“立法院”党团联手对马英九的反制。
  
  原因探析
  
  短短半年,马当局施政状况不断,马更从“最具人气者”成为“被骂最多者”,满意度与不满意度出现逆转,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1)老百姓期望太高。马英九选举时最重要的竞选口号之一是“马上好”,使得民众充满期待,特别是马以200多万票大幅优势当选,更让支持民众陷入极端、盲目的乐观之中,他们深受陈水扁政权之害,急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早日摆脱痛苦,他们被“我们准备好了”、“马上好”的竞选广告和选举语言冲昏了头脑,深信不疑,望治心切,对马政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对原本就不可能“马上好”的情况缺乏心理准备,真的以为马团队一旦上台执政,就会立即出现“马上好”的奇迹。结果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不满情绪越强烈,马英九不得不概括承受。6·20执政满月,马当局在各方面特别是经济上未满足预期,台湾没有出现“马上好”,民众期望变失望,马英九民调支持率下跌至五成,最低为四成一;到了7月中旬,马执政近两个月,依然未现“马上好”局面,不仅经济无起色,其他方面的施政作为也未令人感到满意,民众由失望转为焦虑,不满情绪升高,马满意度继续下滑,跌到三成四至三成八,比就职时的支持率整整跌了30个百分点;8月份,满意率虽一度有较大回升,9月、10月再次下跌,台《远见》杂志10月下旬的民调显示,对马执政5个月的表现满意率仅24%,不满意率达67%。
  (2)岛内外经济环境拖累。有学者将马当局比作是个“运气坎坷”的当局,不无道理。的确,马上台“天不时、地不利”,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台湾经过民进党执政8年的空耗,局势一团糟,尤其经济更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转型不太成功,财政状况极其恶劣,2007年“中央”债务已近4万亿元新台币,算上台各县市负债(含隐性负债)总额高达13万亿之多。且民进党执政后期,又有意执行油价冻涨政策,使得马当局一上台就面临大幅调涨油价的巨大压力。加之屋漏偏逢连阴雨,赶巧碰上20年来国际经济最差之时,油价飞涨,通胀严重,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严重波及台湾,马当局推动振兴经济的政策和措施,难敌全球性经济萧条,包括两岸周末包机直航及陆客赴台观光等刺激经济的良方,亦是缓不济急,无法在短时期内对岛内经济的提升带来明显效益。如此内外背景,可以说无人有起死回生之术,救台湾经济于水火。经济“马上好”这张马英九竞选开出的最大支票,选后几个月未见成效,自然会招致强烈的不满和反弹声。
  (3)马英九个性及行事风格使然。马英九为人正派耿直,行事风格柔和、不善权谋,颇有君子风范。这些虽都是难得的优点,但在台湾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尤其是担当大位,这些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受制于君子之道。马为官谨守分际,注意政治伦理,处人待物过于正派谨慎,曲高和寡,素有“不沾锅”的特性,结果予外界优柔寡断、平庸无能的印象。当政后,马的个性和行事风格并无大的改变,马自创“二线总统”,任由“行政院长”刘兆玄在一线横冲直撞,惹得本党籍“立委”曾酝酿提议“修宪”实行“内阁制”。马脱离岛内政治现实,一厢情愿推动“政治和解”,要当“全民总统”,启用多名绿色人马出任要职,结果是里外不讨好,绿营不领情,蓝营更觉伤心,一批为马助选的干将得不到重用,却搞了一大堆“绿官”,支持者愤愤不平,遭遇反弹在所难免。马为避免过去“党国一体”、“以党领政”的旧制,在未妥善理清党政关系的情况下,盲目坚持“党政分离”,搞得国民党四不像,处境尴尬,人心涣散,战斗力大减,内部矛盾加剧,暗潮汹涌,党政双方不是同心同德,共赴时艰,而是各唱各的调,甚至予以颜色,关系一度陷入僵局。有学者批评:从马英九起用多名绿营人马,搞所谓的“全民政府”,要做“全民总统”开始,就已违背了普世政党责任政治的基本规则,蓝色执政而搞一堆绿官,这只是用官位来笼络对手阵营的一些政治人物,它搞坏了政治责任的边际,把国家权位与名器当做统治者个人私相授受的筹码“。。。
  (4)执政经验不足产生恶果。国民党虽是百年老店,在台统治50年之久,从政人才济济,但毕竟有了八年空窗期,加上陈水扁、民进党的操弄,时空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党重新执政,凭老经验施政是远远不够的。从百日情况看,马当局的确存在执政经验不足的问题:缺乏政治谋略,政治手腕粗糙,施政不够圆润,操之过急,这也是造成当前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在党政关系处理上,太过超前,与台湾的政治现实和政党政治严重脱节,选举时,党帮助全力打拼,选后,就将党束之高阁,不能很好发挥以党辅政作用,自然会出状况。在对油电价格调涨上,明显表现太过急躁,既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又缺乏通盘考虑和应对措施,才会状况百出,被民进党嘲讽与攻击。如果执政经验老道,绝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
  (5)国民党传统积弊影响。马英九上台后,积极推行“党政分离”、“和解共生”理念,急于营造一种新政、新气象,想打破过去的用人制度,不搞政治酬庸,起用了不少在选举中并未出力、甚至是绿营人士。应该说,马的想法并不错,之所以行不通,这与国民党一些传统积弊有关系。国民党素来派系林立,相互间争权夺利,即便在野八年也未停歇。赢得“总统”大选后,内部对权力是如饥思渴,很多人自认为对胜选有贡献,希望论功行赏,分享权力的大饼。在人事安排上,常常是从个人或是派系立场着眼,别说是绿营人士,即便是党内同僚,亦常常争得是头破血流。而马英九的理想主义加上学究气,却不大理会内部这种强烈的政治需求,甚或极其反感,因而我行我素,坚持任用自己认可的人选,却又缺乏内部沟通、协调。这自然侵犯到自家人的利益,使他们感情上无法接受,有被抛弃的感觉,好不容易打下江山,果实却屡屡让“外人”拿走,当然会有激烈反弹。如党籍“立委”以“立法院”为一番天地,在人事案上,不合意的就对着干,而非以道德操守与专业行使同意权,“小钢炮”王建煊及“沈大炮”沈富雄,是出任“监察院”正副院长相当合适的人选,结果一个是以低票惊险过关,一个被封杀。党主席吴伯雄曾抱怨,一大堆选举债无法还清,曾当面向马表示:“拜托,让我好做人一点”,间接表达了对马用人的不满。
  (6)反对势力刻意唱衰。对于马英九上台,民进党及“台独”势力极为不爽,失去政权,在“立法院”又处于少数地位,资源锐减,使得他们深感危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马上台后的一切,自然是这也不好,那也不是,恨不得新政权立马出现“马失前蹄”,早日垮台。所以,他们逢马必反,对马当局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客观对待,而是“见猎心喜”,刻意唱衰,只知添油加醋,一门心事地加以攻击、指责,推波助澜,惟恐事情闹得不大,反应不够强烈。在他们的眼中,马上台几乎没有做对一件事:治水不力是台几十年的老问题,且民进党刚刚执政8年,却把责任一股脑推在马当局身上;马英九有感于当前经济低迷,从自我做起,外访轻车简从,不搞迎来送往,不坐专机,却被攻击是作秀,是“国格”尽失;在用人上,横竖都不好,起用一些绿营人士,被视为搞权谋,是对绿营进行分化、瓦解,一概予以反对;任用自己人,是老国民党班师回朝,是过去独裁政权复辟;发展两岸关系,是一味向大陆倾斜、投降,出卖台湾主权,甚至岛内的困境亦归咎于两岸关系,最近相继发动了“830”、“1025”呛马反中大游行,特别是针对陈云林访台,更是采取如影相随的“围城”战术,全面动员,不惜引发流血冲突,竭尽杯葛、破坏之能事。民进党的刻意唱衰,对马当局施政自然造成一定冲击。
  
  前景展望
  
  马英九执政半年,总体情况虽不理想,甚至比较糟。不过,此一番行情似乎已经探底,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未来施政状况有回升反弹可能:
  一是设法调整执政作为,施政品质有较大提升空间。经过半年的磨练,国民党府、院、党对当前危机有了深刻认识,现正积极着手加以调整、改进,加强相互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提高执政能力,使施政更为顺畅。马英九原对兼任党主席非常排斥,现态度有所松动,国民党也有意修改党章加以配合,未来真的兼任,对党政运作将“很有帮助”;马已不再强调“党政分离”理念,而代之以“以党辅政”,未来将进一步重视政党这一平台,有意增强中常会功能,设立指定中常委,弥补中常会中无政务官的不足,提高党的辅政能力;行政团队与党籍“立委”问的关系正在逐步调适与改善,只要相互间给予应有的尊重,未来在实现长期执政的共同目标下,将会加强配合度和合作;马已放弃做“二线总统”,亲赴一线,视察灾情、下乡考察,与行政团队一起全力打拼;马渐渐明白政党政治的内涵,从过去的一厢情愿迷思中走出,解密陈水扁国务机要费案,彻查陈水扁洗钱案,有助于找回泛蓝的信心、巩固基本盘。民众对马当局满意、信任度一度有较大回升,8月、9月间多家民调曾显示,马的声望一度回升至47%左右,刘兆玄的支持率增至约43%,均超过不满意度,后虽又有较大回落,主因还是受经济拖累。相信,未来马当局的施政会有较大好转空间。
  二是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经济形势存在长期利多趋势。由于“天不时、地不利”,加之人为疏失,马上任后一段时间,台湾经济不仅未能实现“马上好”的预期,相反跌入谷底。民进党及“台独”势力对此紧抓不放,痛下杀手,全力唱衰,进一步加剧了马当局执政危机。不过,这一切并没能够阻止马拼经济的决心,面对困难,马当局积极想办法,采取各种措施,未来将推动税制改革、整合资本市场法规,检讨调整交易制度、扩大市场规模,放宽资本市场筹资的资金运用限制,鼓励岛外企业(含台商)回台上市,吸引岛外企业(含台商)与财富回流,动员鼓励大企业加大岛内投资力度。台龙头企业——台塑集团近提出未来五年逾5000亿元新台币重大投资案,如果顺利推动,可望带动台湾民间投资大幅成长,有利于拉动经济。近期国际社会正联手应对金融危机,相信未来世界经济形势会有好转,如此,将有助提振台湾经济。加之台湾经济自身体质不错及两岸经贸的稳定发展,台湾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利多的趋势。
  三是坚持发展两岸经贸关系,为岛内经济注入活水。尽管民进党、“台独”势力竭力抹红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口诛笔伐,强力反对,但马当局不为所动,坚持推动。马“反独”立场坚定,利用“一党主政”的优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民进党执政时期推动的“脱中国化”及“台独”作为进行拨乱反正,沉重打击了“台独”势力,“台独”现实危险性大大降低,台海紧张局势进一步缓和,为两岸关系加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马与大陆不谋而合,紧紧抓住当前有利契机,两岸经贸开放步伐之大、之快前所未有,双方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迅速恢复了海协、海基两会的正式协商,实现了周末包机、扩大了“小三通”;双方人员往来得到加强(包括开放大陆居民赴台观光旅游、放宽台县市长赴大陆交流、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放宽大陆专业人士赴台申请时间等);企业赴大陆投资限制放宽(包括放宽投资金额上限至60%、简化投资审查程序、放宽台商投资大陆产业类别限制)。此外,台将开放陆资入岛,一举打破投资领域长期呈现的只有台商赴陆投资的单向格局;有意推动产业合作,台已将签订“两岸综合经济合作协议”(CECA)列为中长期考虑目标。特别是近期马当局顶住巨大压力,如期安排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访台,双方签署了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件直达等四项协议,使得久违的“三通”得以真正实现,此举意义极其重大,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岛内经济增添源头、注入活水,为提振台湾低迷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扁洗钱案风波愈演愈烈,为马施政与改革提供了难得契机。民进党自年初的两场选举惨败后,一直气势低迷,最近,经过一系列调整,稍稍缓过劲来,没想到惊爆陈水扁洗钱案丑闻,再度重创该党,使之政治声威、信任度、支持率跌入谷底。最新民调显示,仅11%民众肯定民进党表现,比红衫军反贪倒扁活动时的好评还少10个百分点,创历次调查新低。这不仅进一步增加了马解密与重新侦办“国务机要费案”的正当性,更为马施政与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目前,随着司法调查的不断深入,案情正不断扩大,涉案人在增多,案外案在增加,扁一些重要亲信被抓。洗钱案的重创,将降低民进党的反弹与压力,有助于马渡过上台之初的执政危机,使之更有信心与机会进行一场大的政治与经济改革,大力道推行自己的政策理念,重塑执政形象,提升自身地位,改变民众的负面观感。
  当然,从半年来的情况看,未来马当局的施政不可能一帆风顺,仍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基本面的情况仍然复杂,严重影响制约施政品质。马当局施政的一些基本面情况没有大的变化,仍十分复杂,如经济问题,无论是国际还是岛内经济形势并不稳定,充满变数,马当局拼经济基础并不扎实。若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将严重影响拼经济的成效,而经济状况得不到改善,随着“马上好”的跳票,“马上渐渐好”无法实现,最终变得“马上糟”,一切都会大打折扣。现今国民党全面执政,更得全面负责,经济大戏唱不好,“一党独大”、“一党主政”的政治格局将很快成为历史,最终可能危及执政地位。国民党的党政关系极其复杂,有评论称“立法院”是怪兽、国民党是“政治恐龙”、县市长的水准参差不齐。马当局对搞好内部关系虽有深刻认识,但要真正处理好与三者的关系、获得他们的鼎力支持亦非易事。一旦处理不好,先前党政不协调、不同步的现象势必重演,从而再度伤害执政形象、影响施政品质。
  其次,在野势力的疯狂反扑,施政仍将受到强力制约。面对一系列的失败,包括“立委”及“总统”选举的惨败,特别是近期曝出的陈水扁家族洗钱案风波,再度重创民进党及“台独”势力。但他们绝不会束手待毙,正想尽一切办法疯狂反扑,图谋重整旗鼓,东山再起。选后,民进党积极展开组织调整及党内检讨,现将目光瞄准下年的县市长选举,拟采取征召方式提名候选人,积极抢夺地方政权,力图重新形成地方包围中央态势。在扁洗钱案重创下,民进党、“台独”团体仍不忘做出重大反扑动作,一方面设法变相为扁辩护,将之营造成政治事件,为扁开脱;另一方面坚持举办830“百日怒吼,全民站出来”游行集会,动员数万人进行大规模“呛马”,危言耸听地表示,台湾正遭到马英九出卖的更大危机,号召支持者强力监督,捍卫“台湾主权”,要求两岸任何协议需经人民公投。对于陈云林访台,民进党及“台独”势力更是大动作反制,先是发起声势浩大的“1025”大游行,后在陈赴台期间,举行系列抗争活动,全力杯葛。可见,未来马当局施政必将受到民进党及“台独”势力的强力掣肘。
  第三,两岸关系是把“双刃剑”,处理不当颇具伤害性。马英九上台后,高度重视两岸关系的发展,这对提升岛内经济、争取民众支持有积极意义。但应清楚地看到,两岸关系对马当局是把“双刃剑”,处理得好,自然能为施政增色加分;相反,处理失当,将会造成巨大冲击。由于两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在台湾定位、国际空间等敏感问题上尚无良方。原本可以采取搁置办法,但马英九近动作不断,以守为攻,明确提出以低调温和方式争取加入联合国及以灵活务实的态度争取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等;首次出访采取极为低调态度,突出“外交休兵”理念,展现推动“活路外交”决心。这些势必增加大陆应对的困难度,处理不好不仅严重影响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更将予民进党、“台独”势力攻击口实,对马当局施政造成重大伤害。近我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发函联合国,强调台湾地区没有资格参加联合国专门机构,结果招致民进党一番狂轰滥炸,称北京此举无疑是打了马当局一记响亮耳光,证明“外交休兵”政策彻底破功,成了外交让渡、外交投降,严重伤害台湾“国家利益”。
  
  责任编辑 张